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声音的特性。
?● 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 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教材分析】
? 教材将声音的特性按照音调、响度、音色的顺序进行讲授。但是,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往往将“音调”和“响度”两个概念混同起来。本人考虑到响度比音调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而且响度比音调更加好理解一些。在排除响度的干扰之后,音调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将课本中二者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将知识的处理由易到难。
【教学过程】
?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
耳朵是我们人体能够听到声音的重要器官,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保护。避免耳朵受到伤害。
那么,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都是怎样的呢?是一模一样的还是?(成语:各种各样、形形色色,各具特色。)比如:各种汽车的喇叭声,不同的乐器声,就连人们说话的声音也都千差万别。什么原因:这是因为每一个声音都具有自身的特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声音的特性”(板书)
二、新课教学
1、响度:
什么是响度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说明:
演示1手持一小锤轻轻敲击桌面,请前排和后排同学们仔细听后评价它的声音大小。
演示2手持一小锤用较大的力重击桌面,请前排和后排同学们仔细听后评价它的声音大小。
通过比较,重击桌面时声音的响度比轻击桌面时声音的响度大。
请同学们猜想:声音的响度跟哪个因素有关呢?
演示3用橡皮锤轻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悬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演示4用橡皮锤重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悬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比较后得出结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的响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的响度越小。所以
[板书] 响度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举例:响度在男生和女生说话时体现比较明显。比如由于男生喉结大,声带宽,发声时振幅大,所以一般情况下,男生说话时的响度比女生大。
2、音调:
教师提问:
1、音乐老师弹钢琴时,为什么能在键盘上弹出高音和低音?
2、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遇到哪些情况嗓子发出的声音会变高?
请同学们猜想:声音的音调跟哪个因素有关呢?
演示1手持一对钹相互慢慢碰击,请同学们仔细听后评价它的声音的高低。
演示2手持一对钹相互快速碰击,请同学们仔细听它的声音变化情况并评价。
比较后得出结论: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板书] 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举例:蚊子翅膀虽然很小,但它从人们眼前飞过时可以听到它翅膀振动时音调比较高,蝴蝶翅膀虽然大,但它从人们眼前飞过时却听不到它翅膀的振动声。
对于二胡来讲,琴弦绷得越紧,发出的声音越急,音调越高。拉二胡时,人们是靠调节琴弦的松紧来改变音调的高低的.
向暖水瓶添加开水时,暖水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暖水瓶中空气柱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3、音色
音色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不同差异,或者说声音的质量。
[板书]音色与发声体的材质和结构有关
举例:钢琴和电子琴相比音色不同。
思考题:模仿秀模仿的是声音的哪一个特性?他是怎样做到的?
4、声音的频率对人和动物的听觉的影响
学生自学教材第33页第2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后分组讨论回答:声音频率的变化对人和动物的听觉有什么样的影响?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三个特性,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声音它都有三个特性,只不过我们平时在评价某个声音时,所指的只是这个声音的主要特性。比如:请你说话小声点(响度);你不要喊了(音调);这个小孩唱歌真好听(音色)。
四、课堂练习
五、作业布置
完成学习之友第14页第2节“声音的特性” 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