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基本信息
名称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执教者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教材分析
介绍了地球仪上的赤道和纬线及纬线的特点,借用地球仪,使用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了解纬线的含义及纬度划分的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初一的孩子们来说,对地理充满了好奇,很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地理仪的使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地球仪上的赤道和纬线及纬线的特点。借用地球仪,使用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了解纬线的含义及纬度划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用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了解纬线的含义及纬度划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纬线的特点、纬度的划分。
难点
纬度的划分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对于本节课我做了如下处理:
1、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
2、为了适应初中生的学习口味,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小组协作能力和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地球仪上除了点,还有相互交织的线,即经线和纬线。
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和两极,找出地球仪上的纬线。
激发学习兴趣。
教
学
过
程
纬线:
1、在地球仪上标注赤道的位置
2、任意标注的两条纬线,指导学生观察,它们与赤道的位置及大小关系。得出结论:什么是纬线。
3、引导从形状、长度、指示的方向三个方面得出纬线的特点。
观察地球仪,说出赤道有什么特点。
(1)与两极距离相等
(2)地球仪上最大的圈圈。
讨论回答:
(1)纬线指的是什么样的线?
(2)它们与赤道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
观察地球仪和课本图总结纬线特征,完成活动1.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知识的疏离整理。
二、纬度:
1、起始线:赤道00
2、划分方法:
3、表示方法:N S
4、度数的排列规律:
北纬:向北增大
南纬:向南增大
练习:
5、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讨论:为什么用赤道作为纬度的起始线,它与其它纬线有何不同?
观察课本地图,讨论南纬,北纬度数大小,排列规律。
说出A、B两点所在纬线的纬度。
相同度数的纬线有几条?怎样区分?
说出高、中低纬度的范围。
练习:有三条纬线
A、00 B、25N C、700S
(1)最短的纬线______
(2)在北半球的______
(3)所在的纬度范围
学会思考,探索新知。
南北半球的划分:
指导读图,说出半球界线;
判断亚洲所在半球;
为什么说赤道是一条重要的纬线?
学生分组讨论
在讨论的求知,在探索中进步。
课堂小结
2分钟
纬线指的是地球仪上,指示东西方向且与地轴垂直的圆圈,其中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同时,以此作为纬度的起始线和南半球的分界线。
布置作业
1分钟
看地球仪:
1、掌握纬线和纬度及其特点。
2、纬线的范围
3、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赤道。
板书设计
?《第二节?纬线和纬度》
一、纬线: 二、纬度:
1、赤道 起始线
2、纬线及特点 划分法
度数排列规律
三、纬度范围: 四、南北半球划分——赤道
1、低纬度
2、中纬度
3、高纬度
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得来说是较成功的。为了适应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首先采用让学生自学,使学生先有一个整体认识,激发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知,体会到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为今后学好地理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