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地理 2.1地形和地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地理 2.1地形和地势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22 15:1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能说明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特点。
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主要地形区时,欣赏我国的大好河山,给同学们以美的享受,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重点:我国的主要地形、地势特点及其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难点:运用地图分辨各种地形。

教具学具准备 .
挂图《中国地形图》,学生用空白中国轮廓图一张。
教学设计
(一)本课目标
中国地势特点及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二)教学流程
播放祖国不同地形区的视频短片或图片,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读中国地势图,通过颜色的变化了解我国地势的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并从气候、河流、交通几个方面来分析地势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及人们如何充分利用我国地势
均特点来为其生活、生产服务。
互动1
教师;读中国地形图;通过的颜色的变化,分析我国地势的特征。
学生;学会读图例,找出颜色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明确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西高东低。
互动2
教师;渎图总结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及各阶梯的海拔高度。
学生;根据颜色的变化,明确我国地势变化不是由西向东逐渐降低,而是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为4000米,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平均海拔为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多在500米以下。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而形成的地形是大陆架。我国的大陆架非常宽广。
互动3
教师;在空白图中绘制我国三级阶梯;
学生;在地图上明确我国地形三级阶梯的划分界限。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为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为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湖动4
互动4
教师; 我国这种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的地状况会对其它地理要素,如气候流河流、父通产生哪些影响?
学生;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发源于第一级阶梯,自西向东奔流人海。在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修建水利工程。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自西向东的河流沟通了我国东西部的交通,但是高大山脉也成了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巩固练习
①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②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
A. 高原和盆地 B.高原和丘陵
C.高原和平原 D;丘陵和平原
③我国地势第一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B)
A.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C.天山阴山太行山
D.喜马拉雅山横断山阿尔泰山
④我国第三级阶梯的平均海拔高度 (C)
A 。4000米 B.1000—2000米 C.500米以下 D.200米
⑤绘制我国地势剖面图
(四)板书设计
一、我国地势特点
1.总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3.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二)教学流程
1.复习导入
平均海拔
地形类型
第一级阶梯
分界线
第二级阶梯
分界线
第三级阶梯
通过学生读图、绘图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明确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了解不同地形区的人们是如何适应这一地区的地形特点发展生产的。
(2)四边互动
互动1
教师;对比我国,巴西,日本等的地形图,说明我国的地形特点。
学生;对比我国五种地形都有分布,地形复杂多样。
互动2
教师;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及地表特征。
学生;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及地表特征。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上;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第三级阶梯上。
互动3
教师;在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周围都环绕着山脉,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我国的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 弧 形的山脉由哪些?
学生;东西走向的山脉由北向南共三列为天山—阴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
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由西向东,共三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一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山脉有横断山脉。
喜马拉雅山为弧形山脉。
互动4
教师;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生;在各个不同的地形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各不相同。如黄土高原上的民居为窑洞,内蒙古高原上的民居为蒙古包;青藏高原上的人们多养牦牛,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历来为我国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四周为山地所环绕,气候适宜,又称为天府之国等等。
互动5
教师;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
学生;人们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大了对环境的改造,但无论是“人定胜天”还是 “人不可肚天”都不是可取的,只有“天人合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科学的。
巩固练习
①下列地形区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是 (C)
A.青藏高原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C.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山东丘陵
②我国东西走向的三列山脉,中间一列是 (B)
A.天山—阴山 B.昆仑山—秦岭 C.祁连山 D.天山—秦岭
③位于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之间的山脉是 (B)
A.太行山 B.大兴安岭 C.长白山 D.阴山
④我国的四大高原中,地面最平坦的是 (B)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