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新课落实 实效课堂 助推您的教学,让课堂出彩!
一 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__性质__、__组成__、__结构__与__变化规律__的科学。
二 化学与人类的关系
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利用化学生产__化肥和农药__,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2)利用化学合成__药物__,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3)利用化学开发__新能源__和__新材料__,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4)利用化学__综合应用自然资源__和__保护环境__,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三 化学发展的阶段
__道尔顿__和__阿伏加德罗__等科学家创立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__元素周期律__并编制出__元素周期表__,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类型一 化学研究的范畴
例1 下列是厦门市要打造的百亿产业群项目,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
B.钨的冶炼与加工
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
[解析] C 材料的合成、金属的冶炼属于化学研
究范畴,而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属于计算机研究的领域。
[方法点拨] 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生物、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它主要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
类型二 化学的重要作用
例2 雅安中考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
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解析] A 化学的发展会对环境有保护作用,生态环境恶化是人为破坏造成的,故A错误。
[方法点拨] 化学科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但在化学科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塑料垃圾的“白色污染”等。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尽可能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类型三 化学发展史
例3 以下事实中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火的发现与利用
B.原子论与分子学说的创立
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D.纳米技术的应用
[解析] B 原子论与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使化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
[方法点拨] (1)古代:火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生存的条件;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很多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陶器、铜器、铁器、纸、火药等。
(2)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现代:利用先进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并正在探索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有特殊功能的产品;“绿色化学”的提出,使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知识点? 化学研究的范畴
1.取一些食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食盐由什么组成
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
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
[解析] B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食盐的产地不是化学研究的领域。
知识点? 化学的重要作用
2.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C.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D.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答案] D
知识点? 化学发展史
3.下列关于化学的相关看法错误的是( )
A.化学科学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和动力
B.化学科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C.实现物质或能量的转化是人们开展化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解析] B 化学的发展会对环境有保护作用,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的乱砍滥伐、人为破坏造成的,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
一、选择题
1.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C.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解析] B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化学与生物、物理都属于自然科学
B.化学与人们的衣、食、住、用、行关系都非常密切
C.生命活动的过程充满着一系列化学反应
D.治病的药物没有化学成分
[答案] D
3.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B.“绿色化学”的提出
C.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答案] D
4.根据化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②“绿色化学”的提出
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写了元素周期表
④火的利用和发现
⑤利用先进仪器进行微观探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④①③⑤② D.④①⑤③②
[答案] C
5.下列近代化学关于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其本质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B.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C.原子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答案] C
6.“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
[答案] D
二、填空题
7.以下是小东摘录的教材“绪言”中的部分图片说明:
①东汉“酿酒”画像砖拓片
②越王勾践青铜剑
③单晶硅为信息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提供了基础材料
④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
⑤具有超塑延展性的纳米铜
⑥战国前期彩漆鸳鸯形盒
⑦用玻璃钢制成的船体
⑧用于观察固体表面的原子排列情况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⑨宋代鹭鸟纹蜡染褶裙
⑩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其中指我国古代化学成就的是____________;指现代化学技术的是____________;展示现代化学成就的是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序号)
[答案] ①②⑥⑨⑩ ⑧ ③④⑤⑦
1.威海中考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关于化学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绿茵场上的足球运动员、青草和足球都是物质
B.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
C.你的身体就是由你摄入的化学物质做成的
D.看不见的东西都不属于化学物质
[解析] D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绿茵场上的足球运动员、青草和足球都是物质,A正确;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B正确;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化学物质,我们摄入的物质也不例外,C正确;世界上的物质无论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都是化学物质,D错误。
2.昭通中考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
B.化学在医药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解析] C 化学就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为目的,A说法正确;化学能开发新的医药产品,B说法正确;化学的发展能帮助解决生态问题,C说法不正确;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是近代化学的基础,D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