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画人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本课学习人物半身像和头像的表现方法,根据提供的人像的一半,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利用线描、色彩的方法生动的表现人像的另一半。?本课在创新思维方面的训练点是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是指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思维形式。他从一点出发,沿着多方向、多渠道达到思维目标,具有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编辑本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习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美术,根据原作进行想象,充分发挥发散思维去创新设计和表现人物。?学习目标:?
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学习认为头像的画法,运用发散思维添画人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的添画另一半。
教学难点:发散和想象,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表现。?
学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人物头像图片,绘画用具。?
学生:人物头像图片,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导入:
大家在一年级时就从《画自己》开始学习了一系列的人像画的方法,对人像早就不再陌生,(师出示一组人物头像),同学们你们来欣赏一下,说说这些人像作品各有什么特色(绘画风格、人物特点)??????出示课题:添画人像??
探究:?
出示课本中提供的素描、油画、版画、中国画等大师作品。
?1、初步了解人物的基本脸型及五官特征?
你们说的很好,我们在画人物速写时,还应注意人的基本脸型和五官特点。简单归纳脸型:椭圆形、瓜子形、方形、圆形等。我们还可以看出下巴到鼻尖、到眉毛,眉毛到发际线之间的距离大体相同。这是人的脸型、五官的基本情况。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我们在画之前都要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2、欣赏作品中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物特点?
由于不同的年龄特点和性别特点,在人像的表现上也有较大的差别。如从比例上来看:小孩的头大,身体小;大人的头与身体比例适当;老人的身体萎缩。从人物的皮肤上可以表现为:小孩和年轻女人的皮肤比较有弹性,较光滑;男人的皮肤相对较粗糙;老人的皮肤有褶皱。?欣赏不同绘画表现手法的人像作品
?3、简析作品的绘画特色及风格:
a素描注重光影和体积感的表达;?
b立体派油画注重形块的空间表达,简化人物的细节;
c版画突出线条的装饰美感;?
d中国画强调笔墨的韵味、民族的特色。?
设计意图:欣赏画家的人像画作品,了解不同的绘画表达方式。
创作练习: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在准备好的白纸上画一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绘画表现方式,将作品
中的中轴线左边或右边的一半画下来。有条件的可以在课前找一张正面的人像图片剪一半贴在作业纸上。(学生试练习,时间10分钟左右)
我们一起来看这几幅作品,你认为哪几张画的比较好?为什么?这些作品可以怎样添画它的另一半呢??学生答:?
可以用圆珠笔勾线,画线描;?
可以用彩色水笔添画,用夸张的色彩来表现;?
可以用油画棒添画,用色彩明度对比的方法来表现另一半;?可以用颜料来添画,模仿印象画派的风格。?
师:大家说的太好了,我们欣赏过好多不同风格的大师的作品,它们都能给我们带来异彩丰呈的艺术启示,我们也学习过很多的色彩知识,现在是我们展示自己所学的时候,大家放手一试吧!?
作业要求:根据不同人物头像的基本特征,有创造性地画出人像的另一半。???教师巡视,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帮助。?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物头像另一半的添画,尝试有创造性地绘画表达人物头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人物头像的能力。
作业展评:
1、学生自评?
2、我们来看年轻大师们的作品,对照第一次的作品,你是否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呢?并说说这些作品还有哪些不恰当、不足的地方??
(1)添画特色(2)线条(3)形体特征(4)五官特征(5)布局?
3、修改调整?
4、展评。?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交流,相互启发,用语言或文字描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审美情趣。??
总结拓展:?
艺术的灵感来自对生活的热爱,大家对生活多一些细致入微的观察,也能帮助你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热爱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