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乡的小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家乡的小吃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20 20:2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家乡的小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本地区的饮食文化,简单了解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制作方法;
2.尝试着采用多种食料来来制作一份家乡小吃,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家乡小吃的宣传,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家乡小吃的历史、习俗,加深对本地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家乡的小吃。通过宣传介绍家乡小吃的特色,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
教学难点:怎样把传统的小食品做得更有创意和新意。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普洱小吃的特色:酸、辣、为主。
1.展示小吃
2.品尝“舂鸡脚”,说说舂鸡脚的味道
3.了解舂鸡脚的制作
观看舂鸡脚的制作录象
二、欣赏家乡小吃的图片
师:(刚才我们口福享了,耳福也享了,现在让我们的眼睛也来享受一下。)
1. 牛撒撇
“牛撒撇”是傣族的一道美食,是傣族人家用来宴请宾客的传世名菜,传用牛未消化的胃液与民间的作料制成。
师:请同学尝一尝,说一说
生:味道微苦反甘甜,我们很喜欢这种味道……。
2.再出示三尖角粑粑的图片
三尖角粑粑是普洱地区、景东、镇沅、景谷、思茅一带流行的食品,其特点是壮如菱角,薄如蝉翼,口感柔和,糯而不腻,是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三尖角粑粑有花生、芝麻、韭菜等。
3豆汤米干
豆汤米干是取当地圆润饱满的干豌豆磨成豆面粉,经三道筛滤后细如淀粉,放在锅中煮沸调成糊状豆汤,然后把刚蒸熟的新鲜米干切成条丝状,放入碗中舀入豌豆面糊汤,并加上韭菜、豆芽、姜蒜汤、酱油、味精、麻油、油辣椒等佐料,配以一碟泡腌萝卜或泡腌京白菜即配套成了普洱豆汤米干,吃后回味无穷,是普洱最有特色的小吃之一。
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豆汤米干吗?
还有麻脆、墨江紫米、孟连傣族凉拌酸蚂蚁、二中鸡脚、舂米干、炒竹虫等……。还有最具特色的长街宴
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吃过那些小吃?最喜欢那种小吃。
教师小结:我们普洱的小吃丰富多彩,全部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它给予我们无穷的回味,带给我们胃蕾的冲击,也是我们家乡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拓展欣赏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万年,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讲究“色、香、味”俱全的五味调和的境界,因此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北京小吃驴打滚
②天津“狗不理”包子
③河北驴肉火烧
③陕西小吃锅盔
湖南小吃臭豆腐
1.教师:这些小吃大家喜欢吃吗?说说为什么?
四、教师示范
师:现在我们马上来试一下!老师这里有些普通的野果子,怎样把它们变得更有创意呢?
1.学生说,教师现场做
2.教师示范各种技法,出成品
(最普通最简单的野果子,在同学们的制作下,都变成了具有特色的小吃,有句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真是一点不错!你们都是很棒的小艺术家!)
五、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今天我们要来举行一个校园美食节,你们大展身手的机会来了。
建议:
1.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一份家乡的小吃
2.推广你的小吃
如:一张美食推广卡、设计一句独特的广告语、宣传自己的小吃。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可都是真材实料,我们要来做真的小吃!所以刚才一再强调要把手和用具洗干净,希望同学们做得又快又好!
六、 推销评价和课后延伸
1.美食展销会:
师:大家把做好的小吃放到我们的展示台上,谁先来推广你做的小吃? 学生:介绍自己的小吃并推广
师:我们的展销会真是太热闹了,谢谢大家带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惊喜和感动!同学们,你们用智慧为我们的家乡献上了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2.课后延伸:为家乡的小吃设计包装、写广告语、在网上发帖子等等,继续推广家乡的小吃,为我们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尽绵薄之力。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家乡的小吃》教学反思
本课是六年级美术新教材中的一课?它主要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了解传统的家乡小吃,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本课重点用手工制作形式完成,我让同学们用本地所特有果实、材料等制作,以多种形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一种采用果实制作家乡的小吃,另一种形式是用本地的“食材”直接制作家乡的小吃。在教学中,我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家乡的小吃”一课在孩子们快乐地游戏中拉开了序幕。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拌一拌凉米干,捏一个三尖角粑粑,让学生自己当厨师。此时课堂一下就变得情趣万千充满勃勃生机。同时重视实践,让游戏伴随着孩子们学习与活动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美术课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实践、游戏的过程。学生的情感在升华,起到了“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效果。充分体现“现代课堂上以学生为主”的精神。新教材中的一课,它主要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了解传统的家乡小吃,并能制作家乡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