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 8传统纹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 8传统纹样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赣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20 20:3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传统纹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六课“设计·应用”领域的 “传统纹样”。在学生了解了传统纹样的组成形式及其基本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纹样独特的审美情趣及其丰富的内涵,通过对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运用的图片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传统纹样所展现的魅力,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及动手能力,并将传统纹样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体会创意生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学习图案纹样的组成形式。了解传统纹样丰富的内涵。感受传统纹样的魅力。
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装饰生活用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传统纹样的寓意和形式,感受传统纹样的美感和内涵。
2、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利用传统纹样装饰生活用品。
教学形式:学生分成8组,每组5-6人。
课前准备:课件、各种纹样样品,学生动手制作的各种用具。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状态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目的和效果预设
一、
导入
创设
情境
(5分钟)
播放景德镇瓷器图片。
引出“景德镇”与“瓷器”和“中国”之间的小故事, 以及景德镇地名的来历。引导学生说出瓷器上的纹样特征。
边听边看,感受传统纹样的魅力,进入传统文化的意境。
通过图片和故事的引入,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入传统纹样的氛围当中,感知传统纹样的魅力。
二、
传统
纹样的
寓意
(5分钟)
展示象征和谐音寓意以及反映历史发展和图腾崇拜的纹样幻灯片。
请同学们分别用一个寓意美好的词语或者成语表达各个纹样的寓意。
学生积极思考,参与互动。
准确概括出每个纹样的寓意。
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纹样的寓意和形式,感受传统纹样的美感和内涵。
三、
传统纹样
在现代生
活中的应

(4分钟)
播放现代生活中传统纹样应用的滚动图片动画。
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展现着它无穷的魅力,如金银玉器 、瓷器 、年画、现代家居设计、包装设计、服装以及建筑上都有传统纹样的应用 。引导学生总结什么是中国传统纹样。
听讲述,观看滚动图片感受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奇妙应用。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中国传统纹样
让学生感受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所展现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制作的欲望。
四、
传统纹样
的表现形

(8分钟)
展示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的图片和动画。
图案纹样的具体表现形式根据不同使用目的及装饰部位等,分为自由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
概括二方连续纹样的特征,从手工桌上找到相应的纹样样式。
进一步了解传统纹样常见的几种构成样式。
五、教师手工示范适合纹样和二方连续
(6分钟)
教师手工示范适合纹样和二方连续
示范:运用剪纸的方式剪出单独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装饰纸袋。
观看老师示范。大胆尝试创意,用传统纹样装饰手工桌上的生活用品。
学生创作热情被老师的示范激发了。
六、
小组
合作
(15分钟)
播放《青花瓷》音乐
指导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纹样,装饰生活用品。
利用传统纹样
装饰生活用品
学生热情很高,积极参与制作,本课难点得以突破。
七、
展示
学生
作品
(2分钟)
展示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小结本课内容。
客观评价各组制作效果。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让学生有成就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设计后记:这堂课我没有按常理把引导学生学习纹样的制作作为教学重点,而把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作为侧重点,主要是为了突出传统的 “魅力”二字,通过传统纹样魅力的展现,来激发学生对传统纹样认识、学习的欲望,和到生活中发现美及美化生活的热情。
传统纹样教学反思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在教案设计中只是一顶帽子,一个标题,不能够真正检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如我在执教《传统纹样》这一课时,在教参中教学目标是,学习中国纹样,感受传统的魅力,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积极的投入到创作生活的活动中去。这样的目标很宽泛,很难来检验课堂任务是否完成,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学习传统纹样的组成形式及特点并运用所学的设计方法为一块方巾设计自己喜欢的纹样做装饰。只有目标和过程统一,切合课堂实际才不会让教学目标名存实亡,真正落到实处。
一节课的设计,课堂提问是最常用的方法,当提出问题后,要有目的,要解决问题。要让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形成一条线,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梳理清晰,有条理。
现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在美术课中小组合作是最常用的方法。用小组合作要求教师分工明确,让人人有事做,才能更好的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真正成为辅助教学任务完成的手段。
学生作业时间是美术课中占时间最长的环节,作业之前一定要出示明确的作业要求,让学生在设计中有一个标准。如:构思新颖、构图准确、色彩搭配合理、造型美观等。这样最后才能更好地来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现在的教材编排文字很少,内容简单,这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进一步挖掘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给学生更宽泛,更大的知识空间,让我们的课堂更有底蕴。
上好一节课,不是一两天的功夫,不是设计一个漂亮的课件,也不是让课堂环节热闹、花哨就是一节好课。而是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实实在在的了解更多的知识,通过学习能动手设计自己满意的作业。通过听课评课反思,使自己从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