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讲座 遗传与变异[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专题讲座 遗传与变异[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1-23 23: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复习
高考专题讲座 遗传与变异
一、知识结构
1.明确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并能通过实验及理论证明这一点;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及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原理。
2.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符号的涵义;对遗传图解会做、会看;能分析解释遗传现象;深入理解遗传基本规律(分离、自由组合)的实质及内涵,并能熟练应用这个规律解决理论和实践中问题的能力。
3.掌握性别决定、性染色体、伴性遗传等概念,明确伴性遗传的特征,并能应用其理论,分析说明遗传病原理及预防方法。
4.掌握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等概念、产生原因、过程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
二、例题解析
例1 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分子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
A.26% B.24% C.14% D.11%
【解析】如下图,如果求得对应链上的G对+C对的百分含量,该题答案即可得出。
已知:
因为 AH=T对,GH=C对
所以
即 =46%
这说明配对的双链碱基总数所占的百分数等于在任意一条链所占的百分数,由此可知
A对=100%-(G对+C对)-T对=100%-46%-28%=26%
例2 我国学者童第周等人从蝾螈内脏中提取DNA注入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约有1%的小金鱼在嘴后长有一根有尾两栖类的棒状平衡器,这个实验证明DNA( )
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B.能够自我复制
C.能控制蛋白质合成 D.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解析】本题考查对遗传物质DNA的功能的掌握和分析、归纳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理解“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控制生物性状的表达。”由此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为C。
例3 为了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性,某医生向学员分析讲解了上图有白化病和色盲病两 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白化病的致病基因为a,色盲的致病基因为b。请回答:(1)写 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Ⅲ8 ,Ⅲ10 。
(2)若Ⅲ8与Ⅲ10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白化病或色盲一种遗传病的概率 ;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3)若Ⅲ9与Ⅲ7结婚,子女中可能患的遗传病是 ,发病的概率是 。
【解析】本题考查了分离规律、自由结合规律、伴性遗传等多个知识点,思维深刻,解题灵活,能力水平考查为逻辑思维能力。
解法:[如(2)小题]先按分离规律分别讨论白化病和色盲的子代发病,分别为1/3和1/ 4,则子代中总发病率为1/3+1/4=7/12,这其中包括只患1种病和两病兼患的3种情况, 又据概率定理,两病兼患者=1/3×1/4=1/12,则只患一种病=(1/3+1/4)-2×1/3 ×1/4=5/12。 (1)aaxBxb或aaxBxB AAxbY或AaxbY (2)5/12, 1/12 (3)白化病、色盲、5/12
例4 图示果蝇体细胞的模示,图中B.b;V,v;W,w分别表示位于染色体上控制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红眼,白眼性状的基因,请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是 性果蝇;
(2)常染色体是 ,性染色体是
(3)经减数分裂后,配子中的染色体总称为 ;
(4)W基因是 遗传;
(5)此细胞的染色体组由 染色体组成,不同种生物,每个染色体组所含的染色体在 等方面是不同的。
(6)遗传学上认为,b基因一般是由 形成的;
(7)若只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该个体与另一只白眼果蝇交配,后代中雄性白眼果蝇占 。
【解析】该题涉及到染色体、性别决定、性染色体、伴性遗传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知识应用能力、识图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答案:(1)雌性 (2)1、2、3、4、5、6;7、8 (3)染色体组 (4)伴性遗传 (5)1、3、5、 7或2、4、6、8;形态、大小、数量 (6)B基因通过基因突变 (7)25%
本周强化练习:
三、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DNA的主要功能是遗传信息的( )
A.储存与分配 B.传递与表达 C.转录与翻译 D.储存与释放
2.喜马拉雅兔是白身黑鼻黑爪,如果在兔背上剃去一块白毛后,放上一块冰,一段时间后会长出黑毛,这一实例说明( )
A.基因对性状的表达作用 B.基因对环境的作用
C.基因的传递对环境的影响 D.环境对基因的表达有影响
3.下列育种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A.辐射育种 B.杂交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4.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这两对等位基因是独立遗传的),F1全为白色盘状南瓜,F2中杂合白色球状南瓜有3964个,纯合黄色盘状南瓜有( )。
A.1982个 B.3964个 C.5964个 D.981个
5.将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不同对的等位基因是独立分配的),在F2中能 稳定遗传的个体占全部个体数的( )
A.1/16 B.2/16 C.1/4 D.1/2
6.父亲耳廓内有一撮硬毛,母亲没有,儿子都有,女儿没有。孙子都有,孙女没有。则该耳毛遗传应是( )
A.常染色体遗传 B.X染色体显性遗传
C.X染色体隐性遗传 D.Y染色体遗传
7.多指为显性遗传,丈夫为多指(Tt),妻子正常(tt)。这时夫妇的双亲中都有一个先天性聋哑患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预计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既多指又聋哑女孩的机率是( )
A.1/2 B.1/4 C.1/8 D.1/16
8.将甲绵羊体细胞核移入乙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再将此卵细胞植入丙绵羊的子宫内发育, 出生的“小绵羊”即“克降绵羊”,此绵羊( )
A.基因型与甲相同,性别一定与甲相同
B.基因型与乙相同,性别一定与乙相同
C.基因型与丙相同,性别一定与丙不同
D.基因型与甲相同,性别一定与甲不同
9.合成一条含100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需要转运RNA的个数,信使RNA上的碱基个数和双链D NA上的碱基对数至少依次是( )
A.1000个、3000个和3000对
B.1000个、3000个和6000对
C.3000个、3000个和3000对
D.1000个、3000个和1500对
10.将基因型为AaBB的雪梨穗条嫁接在基因型为AABB的豆梨砧木上,接穗成活后,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 )
A.AaBB和AABB B.AaBB
C.AABB D.不能确定
11.在下遗传系谱中,最可能属于y染色体遗体病的是( )
12.在完全显性条件下,基因型AaBbcc与aaBbCC的两亲本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
A.62.5% B.37.5% C.100% D.0
13.把培养在含轻氮(14N)环境中一的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轮的时间,然后放回原环境中培养相当于连续复制两轮的时间后,细菌DNA组成分析表明( )
A.3/4轻氮型、1/4中间型 B.1/4轻氮型、3/4中间型
C.1/2中间型、1/2重氮型 D.1/2轻氮型、1/2中间型
14.下列对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的必备条件描述,错误的是( )
A.两条母链都起模板作用
B.复制需酶、能量与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C.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D.复制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分裂期
15.由某生物组织中提的DNA成分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含量的46%,已知其中的一条链的碱基中28%是A,22%是C,与已知链相对应的链中A占该链全部碱基的( )
A.24% B.26% C.27% D.28%
16.萝卜和甘蓝杂交,能得到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有个别种子种下去后可产生能育的后代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基因自由组合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加倍
17.在遗传工程中,若有一个控制有利性状的DNA分子片段为, 要使其数量增多,可进行人工复制,复制是应给予的条件是( )
①ATGTG或TACAC模板链;②A、U、G、C碱基;③A、T、C 、G碱基;④核糖;⑤脱氧核糖;⑥DNA聚合酶;⑦ATP;⑧磷酸;⑨DNA水解酶
A.①③④⑦⑧⑨ B.①②④⑥⑦⑧
C.①②⑤⑥⑦⑨ D.①③⑤⑥⑦⑧
(二)填空和简答
1.在蕃茄中,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的植株是绿茎。 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乃控制缺刻叶,基因型bb的植株是马铃薯叶,控制这些相对性状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下表是番茄三组不同亲本的植株交配结果,试写出 每组交配亲本植株的基因型。
亲本类型 下植株数
紫缺 紫马 绿缺 绿马
Ⅰ.紫缺×绿缺Ⅱ.紫缺×绿马Ⅲ.紫马×绿缺 32140371 101090 31038885 106078
2.下图是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家族血友病的遗传图谱。
(1)从这个遗传系谱上可以看出血友病遗传的特点是:
① 。
② 。
③该病属 遗传。
(2)设血友病基因为h,写出:
①正常女性基因型 。
②正常男性基因型 。
③女性携带者基因型 。
④男性患者基因型 。
(3)维多利亚女王的先辈中无此患者。
①此病是怎样发生的
②最早致病发生在谁身上 。
3.鸡的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E)对单冠(e)是显性。现有A和B两只公鸡 ,C和D两只母鸡,均为毛腿豌豆冠,它们交配发生的后代如下:
C×A→毛腿豌豆冠
D×A→毛腿豌豆冠
C×B→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
D×B→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
(1)这四只鸡的基因型为:A ;B ;C ;D 。
(2)D×B交配后代中,毛腿单冠鸡的基因型 。C×B交配后代中,光腿豌豆冠鸡的基因型为 。
(3)如果C×B交配后代中的光腿豌豆冠全部为公鸡,而在D×B交配后代中的毛腿单冠全部为母鸡。在它们相互交配机会均等的情况下,其后代中出现的光腿单冠基因型为 ;约占后代总数的比例为 。
4.将甲、乙、丙、丁4种二倍体植物进行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可以配对,非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配对情况如下表。请写出每种植物的染色体组成(依次用A、B、C……等字母表示)。
乙 丁
甲 甲与乙各1条配对乙有1条不能配对 甲与丁各1条配对丁有2条不能 配对
乙 乙与乙各2条配对 乙与丁各2条配对丁有1条不能配对
丙 乙与丙不能配对 丙与丁各1条配对丁有2条不能配对
5.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 ,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下图。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 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
(1)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G0 ,G1 , G2
(2)G2代在①、②、③三条带中DNA数的比例是 。
(3)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分别是:条带① ,条带② 。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DNA的自我复制能使生物的 保持相对稳定。
6.观察下列遗传系谱图,分析其遗传类型并回答问题。
A.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B.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C.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D.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1)分析各遗传系谱,回答所属遗传类型。(将正确项写入括号内)
①甲遗传系谱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 )
②乙遗传系谱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 )
③丙遗传系谱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 )
④丁遗传系谱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 )
(2)假设上述系谱中可能属于隐性伴性遗传病的家族,已经医生确认,请据图回答:①设伴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为a,则该家族遗传系谱中第13号成员的基因型为 。②确认该家庭遗传病为伴性遗传的理由是: 。
7.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
(1)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不断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愈伤组织形成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 和小分子有机物等营养物质。
(2)要促进花粉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有 两类激素。
(3)愈伤组织分化是指愈伤组织形成芽和根,再由芽发育成叶和茎。这一过程必须给予光照 ,其原因是 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供试管苗生长发育。
(4)试管苗的细胞核中含有 条脱氧核苷酸链。
(5)培育成的试管苗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 。
8.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同位素15N培养基中培育若干代后,细菌DNA所有的氮均为15N,它比14N分子密度大。 然后将DNA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到14N培养基中培养,每隔4min(相当于分裂繁殖一代的时间)取样一次,测定其不同世代细 菌的密度。DNA复制的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下图所示。
(1)中带含有的N元素是 。
(2)如果测定第四代DNA分子密度,N标记的比例表示为 。
(3)如果将第一代(全中)DNA链的氢键断裂后再测定密度,它的两条DNA单链在试管中的分布 位置应为 。
(4)上述实验表明,子代DNA合成的方式是 。
9.写出下列各例的育种方法:
(1)花药离体培养成新品系属于 。
(2)用抗倒伏,不抗锈病小麦与易倒伏、抗锈病的小麦杂交,育成即抗倒伏又抗锈病的小麦新品种属于 。
(3)小黑麦的培育属于 。
(4)用60Co-r射线辐射稻种培育出成熟期提早的新品系,这属于 。
10.正常男性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正常女性为XX。据观察,染色体组型为47.XXY 的人,其性别表现通常为男性,但睾丸发育不全,不能产生精子。因而无生育能力。这种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的患者出生时,往往与母亲年龄偏高有一定关系。试分析回答:
①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看,阐述这种现象的原因
②患者的核型为47。XXY,但却为男性,从性别决定的内因上,说明其根本原因是
③该患者由于多一个X染色体,而不能发育为正常男性,这个事实可能说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A 4.A 5.C 6.D 7.D 8.A 9.A 10.B 11.A 12.A 13.A 14.CD 15 .B 16.D 17.D
(二)填空和简答
1.要正确回答这一问题,在解题过程中要学习孟德尔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一对性状, 一对相对性状地进行分析,以第1组为例:先分析亲本植珠的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紫色×绿色,第一步先把隐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写出,即绿色;第二步考虑显性性状紫色 ,它的基因型中至少含一个A,写作A ,要断定另一个基因是A还是a,要从已知条件 F1植株数目中去分析,这可以有二种方法:①F1植株中有绿色出现,绿色的基因型是aa ,这一对aa中,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一个a来自母本,因而可知双亲当中的紫色亲本一定含有a基因,由此可写出紫色亲本的基因型Aa。②F1植株中紫色∶绿色=(321+101)∶(310+10 6)≈1∶1,由此比例可以推知,它们的亲本应该是杂合体测交,所以知道紫色亲本应是杂合体Aa。
分析完亲本颜色之后,再分析另一对性状(叶形):缺刻叶×缺刻叶,在这一对亲本中,均未表现出隐性性状,都是显性性状缺刻叶,它是由显性基因B控制的,所以知道双亲的基因型中都含有B,可写成B ×B ,这两个缺刻叶的基因型中另一个基因是B还是b 要从F1植株数目中去分析,这也有两种方法:①F1植株中有隐性性状马铃薯叶出现,它的基因型是bb,这两个b分别来自杂交的双亲,由此可以写出双亲缺刻叶的基因型是B b。②F1植株中缺刻叶∶马铃薯叶=(321+310)∶(101+106)≈3∶1。由这一比例可以推知它们的双亲应该是杂合体自交,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Bb×Bb。
这样通过一对性状,一对性状地去分析,每一对性状都应符合基因分离规律的比例,于是可以推知第Ⅰ组交配亲本植株的最可能基因型是AaBb×aaBb。
同理可推知第Ⅱ组、第Ⅲ组的最可能基因型。
解答:Ⅰ组:紫缺×绿缺
AaBb aaBb
Ⅱ组:紫缺×绿马
AaBB abb
Ⅲ组:紫马×绿马
Aabb aaBb
2.首先应逐代分析正常男女及患病男女,比较男女患者的比例,从这个遗传图谱分析上可以看出:第一代,女王本人正常,第二代,女王的二女正常,一子患病(但不能仅就此代做出是否是伴性遗传的判断);继续看第三代,女王的病儿后代,一男一女均正常,两个正常女儿所生的后代,女性均正常,五个男子三个患病;再看第四代,十个男子中,六个患病,而七个女性中无一发病,至此可以总结出这一类遗传病的传递规律:
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B交叉遗传(致病基因由男传女,女传男),C隔代遗传(患病的外祖父,通过女儿携带着致病基传给外孙)根据以上特点可以判断血友病遗传为伴性遗传, 隐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根据以上分析。答案应为:
(1)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②血友病一般是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③伴性。
(2)①XHXH ②XHY ③XHXh ④XhY
(3)①基因突变 ②女王的儿子
3.(1)FFEE FfEe FfEE FFEe (2)FFee和Ffee ffEE和ffEe (3)ffee 1/16
4.甲:乙:AABB;AA;丙;CC;丁;AABBCC。
5.(1)A;B;D。(2)0∶1∶1.(3)31P;31P、32P.(4)半保留复制;遗传特性。
6.(1)①B ②A;B;C;D。③A ④B (2)①XaY ②母亲患病,儿子全患病;父系正常,女儿全正常。由此可判定患的是伴X隐性遗传病。因为女儿体内的X染色体是从父亲 遗传而来的,儿子体内的X染色体是从母亲遗传而来。
7.(1)水、无机盐。(2)细胞分裂素和植物生长素。(3)叶绿体。(4)24。(5)AB、Ab、aB 、ab.
8.(1)一半14N,一半15N (2)7/8轻,1/8中 (3)1/2分布轻带,1/2分布重带 (4)半保留复制
9.(1)单倍体育种 (2)杂交育种 (3)多倍体育种 (4)人工诱变育种
10.(1)卵细胞形成时,发生了联会的X染色体不分离,形成的卵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 (2)决定睾丸等男性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3)多出的X染色体影响睾丸等男性性状的表达。
www.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