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上 9静止的生命--- 外国静物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七上 9静止的生命--- 外国静物画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20 20:5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
教材分析
静物画是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以17世纪荷兰画家表现富足生活、装饰家居的静物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以18世纪法国画家夏尔丹表现厨房物品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平凡中蕴含的生活之美。以19世纪末的后印象主义画家洋溢着热情的表现引导学生体会思想之美,以20世纪形式多样的流派引导学生理解富有探索精神的个性之美。这四个篇章将外国静物画的发展演变、风格特点一一展现。本课的教学能使学生从平凡的物品中发现美,感受艺术家对生活的由衷喜爱和细致的观察,提高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初步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静物画的赏析,使学生对静物画的发展概况有初步的认识,了解静物画的画面构成要素、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静物画的赏析方法与要点,具备分析画面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静物画赏析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领会外国静物画中呈现的自然美、艺术美。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画面构成要素的分析理解。
课前布置:在教室进出口处贴上3d立体画。(设计意图:创设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
1、先来看一幅画,这是谁画的《蟹篓图》?(齐白石)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齐白石作品导入,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同时前后呼应,让教材内容形成整体。)
同学们,本册课本共有2节美术欣赏课,在第1课《中国花鸟画欣赏》中我们了解到我国的传统绘画中国画从绘画内容来分主要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类,外国油画从绘画内容来分也分为三类,有同学知道是哪三类吗?(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大家比较一下,名称略有变化。(课件分别展示)这是意大利卡拉瓦乔油画《果篮》,同样是画蓝子,不同的画法给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设计意图:中外绘画对比,对比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易接受)
3、关于西方的静物画,还有这样一个来自古希腊的传说:
(映示幻灯)(学生朗读)阿尔贝列斯和德甫克西斯是古希腊两个杰出的画家。他们互相闻名,互相钦慕,却从未见过对方的作品。有一次,德甫克西斯去拜访阿尔贝列斯,受到热情接待。客人要求看一看主人的作品,主人带他进入画室,指着墙说“请看吧!”整面墙被挂帘遮蔽着,德甫克西斯以为画放在挂帘后面,伸手去撩挂帘,不料却摸到了冰冷的墙壁──原来“挂帘”是阿尔贝列斯画在墙上的。德甫克西斯对阿尔贝列斯的画艺大为叹服,同时真诚邀请后者到他的画室去,阿尔贝列斯欣然前往。一进入德甫克西斯的画室主人就端出一碟鲜艳欲滴的葡萄招待客人,阿尔贝列斯伸手摘食葡萄,不料主人的猫扑上来与客人争夺葡萄。主人生气地把猫斥退,而客人也同时发现,碟子里的“葡萄”也是主人画上去的。主客相视大笑……
故事听完了,你有什么感受?(一个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明明是画,却以假乱真,猫上当了,也欺骗了人的眼睛。原本静止的物体在画家的笔下充满了生命力,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探(结合课件讲解)
1、了解——静物画的范畴和概念
静物画是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大多取材于日常用具、花卉、水果以及猎获物等。它作为独立的画种源于17世纪的荷兰画派。能在课本P38迅速找到这个概念吗?(第一句话、小卡片中)
2、了解——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
最早可以归入静物画范畴的绘画出现于罗马的庞贝城遗址所留存的壁画,P38
(课件映示庞贝古城壁画作品)这些作品中开始出现静物画内容。
3、简单介绍: 一般认为欧洲最早的静物画,是意大利画家巴尔巴里1504年所作的《鹧鸪与铁臂铠》。 这幅画代表静物画作为三大绘画内容之一开始出现。
三、走近
而其作为独立的画种则出现于十七世纪的荷兰。刚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荷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荷兰人热爱家庭生活并对居室中的相关物品感兴趣,表现这些物品的静物画也成为市民喜爱的对象。人们购买这些绘画作品,用以美化自己的住宅以及公共场所。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得静物画在荷兰达到了繁荣的高峰期。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出手不凡的荷兰画家:
1、博兰格——《瓶中的郁金香》博兰格是专门描绘鲜花的画家,他对后世的花卉画家有很重要的影响。据说,荷兰的郁金香热便是由他的作品引发的。使得作品真实呈现了自然之美。
17世纪的荷兰人真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不仅画美丽的山川河流,也描绘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器物,用高超的写实技巧将他们精致细腻的身影定格下来,成为永恒。
2、彼特·克莱茨——《有玻璃杯和银器的静物》画中那些闪亮的银盘、透明的酒杯,无不表现出画家高雅的审美情趣、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
3、一起来看课本P40彼尔特《有樱桃和草莓的静物》集体欣赏,请1-2名同学谈谈你最欣赏画面中画家画的什么?
4、(课件连续展示图片若干)当几百年前的静物画呈现在眼前时,我们不仅看到了背后主人的生活,更被这些惟妙惟肖、细腻逼真的绘画彻底征服。那透明的玻璃杯中葡萄酒闪着诱惑的光,鲜美的水果令人馋涎欲滴,金银器皿蕴含着古老的神秘……这一幅又一幅优雅的静物画是那么赏心悦目,让我们震撼!
让我们通过这一幅又一幅静物画品味——静物画的生活之美。
(学生观看,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5、欣赏:德·海姆《有青瓷水罐和花卉的静物》如果刚才同学说彼尔特《有樱桃和草莓的静物》中的樱桃让人口水都要流出来的话,那么看到这幅画中的鲜花我们就似乎闻到了?看到了画中削了一半皮的柠檬我们就似乎可以闻到柠檬的?(清香),感受到它什么样的味道?(酸酸的)。发现了吗?这其实是西方画家在画中所体现的隐喻的美,就如同我们在《中国花鸟画欣赏》中例如赵佶《芙蓉锦鸡图》中锦鸡具有隐喻的含义一样,一幅看似平常的外国静物画中也会包含多种含义,请同学把书翻到P42,一起来看雅克·林那德的油画《静物》:画面上的桃子和剥开的石榴象征着(味觉)?两侧的镜子和风景画象征着(视觉)?依次类推,花瓶里的花卉代表(嗅觉),钱币和扑克牌代表(触觉),而桌前翻开的一本乐谱则代表(听觉)。→发现——隐喻之美
6、发展:如果说17世纪的荷兰画派是欧洲静物画创作的第一个高峰,那么18世纪法国画家夏尔丹的作品则代表了静物画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他把静物的题材范围扩大到了以往不被人们注意的形象上——朴实、简单的厨房用具和食物,把极普通的对象变成了富于美感的艺术品。
厨房用具,食物……同学们,你留心过身边的这些平凡的器物吗?你觉得它们美吗?你是否有被它们质朴的美丽打动的时候?
提炼——静物画的平凡之美
(课件映示夏尔丹作品)
夏尔丹是十八世纪法国主要描写市民阶层生活的杰出的风俗画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静物画家。夏尔丹用他的眼睛和心灵静静地注视着铜罐、碟子、水果、面包、酒瓶、刀叉、灶台这些极为普通的东西,《铜壶》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画面中表现的正是当时法国巴黎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铜壶,极其普通的日用品。
(欣赏与表述)欣赏作品,请你描述画家所描绘的铜壶。
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不是崭新的铜壶。与17世纪的静物画相比,荷兰画派的静物作品为了强调物体的不同质感而不时提炼炫目的色彩和光线,让人赏心悦目。
夏尔丹为什么要表现这样的一个铜壶?它实在太寻常了,如同碟子、水果、面包、刀叉那样普通到人们天天在用、司空见惯且谁都不会在意它们的存在。
(学生思考回答)
因为普通的物件,特别是使用过的旧的物品,它们有着生活的痕迹,这些常见、平凡的东西,总能引起热爱生活的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
(课件映示文字)罗丹说:“所谓的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夏尔丹正是这样的大师,他把生活之美凝练在简单的静物画里,缓慢而深情。
(课件映示文字)(学生一起朗读)每一件看似平凡的物体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美,将它们宁静的仪态定格下来,它们的生命仿佛在画中静静地绽放。
7、转变阶段:这幅《鱼》是我们前面《花鸟画欣赏》中朱耷所画,朱耷作为明朝皇室后人,明朝灭亡后他隐姓埋名出家为僧,画中最大的特色就在于鱼翻着白眼,以此表达朱耷自己的内心情感:冷眼看世界。同样的道理,西方的静物画发展到19世纪末后印象主义,画家同样开始了新的探索阶段。(课件展示真实的向日葵图片和凡·高的《向日葵》)对比,(并板贴写实绘画的《向日葵》作品,)你通过凡·高的《向日葵》可以感受到凡高绘画时怎样的情感?色彩造型表达的热情、激情。
8、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他认为:世间万物都可以用几何形体来概括。在创作中塞尚排除繁琐的细节描绘,而着力于对物象的简化、概括的处理。他的作品中,景物描绘都很简约,而且富于几何意味。开拓了静物画创作的新天地。板贴学生所学画的塞尚《静物》,这个同学在画面中也尝试着用几何形体来概括对象。
9、创新阶段:发展到20世纪,西方画家描绘静物更另类,他们大胆追求着各种彰显个性的表现手法。(课件映示图片)毕加索《水壶、锅子和烛台》
毕加索深受塞尚的影响,是立体派的先驱,他将绘画带入到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他用自由重组世界的天才画家。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皆能。他是20世纪最享盛名、作品数量最多的艺术家之一。
小结:从17世纪荷兰画家精美逼真的装饰画风、到18世纪法国夏尔丹朴实无华的生活之美、再到19世纪荷兰凡·高充满主观情感的思想表达,还有20世纪西班牙毕加索个性十足的流派创建。静物画经历了形式和思想的一系列变革。
四、感受和体验
今天我们在温故中对比学习新的知识,循序渐进的欣赏了外国静物画的发展:呈现了自然之美,品味了生活之美,发现了隐喻之美,提炼了平凡之美,探索了思想之美,张扬了个性之美。对这些优秀的画作进行了欣赏,体会作品的艺术美和所表达的情感。
欧洲画家将静物的生命定格在画面上,历经数百年依旧散发着感人的魅力!
同学们,让静物在我们的笔下,亦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任选你喜欢的方式作业
1.用画笔进行描绘。临摹课本名画或其中任一局部,体验静物画的独特魅力。
2.用文字描述描述你最喜欢的一幅画,写一段欣赏感受。
五、交流反馈
六、课堂总结
课后我们同学还可像这些同学一样深入描绘和学习。(板贴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