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上4.1《植物的光合作用》经典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上4.1《植物的光合作用》经典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21 18:1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

你知道吗 ……
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
2.3kg
90kg
76.8kg
89.943kg
种植
五年后
称重
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1、假如你是海尔蒙特,当时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海尔蒙特忽略了自然环境中阳光、空气等重要因素。
2、现在看来海尔蒙特的结论并不正确,你认为他
  忽视了哪些重要因素?
柳树生长所需的物质来自水而不是土壤
想一想:
怎样来验证阳光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方法:
1.取一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暗处理)
2.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紧,然后将这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遮光处理)
3.剪下遮光处理的叶片,去掉黑纸,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的绿色褪去(酒精脱色)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4.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
(清水漂洗、滴加碘液)
5.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54页的表格中(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实验现象:
结论:
变蓝(有淀粉产生)
不变蓝(没有淀粉产生)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淀粉)
植株的部位 实验现象
叶片未遮光的部分
叶片遮光的部分
思考与交流
1.为什么用天竺葵?是否可以用别的植物?



2.实验前,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移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要用黑纸片?
天竺葵的叶绿而薄,是本实验最好的材料,也可以选用蚕豆、小白菜等植物。
使叶片消耗掉原先制造的淀粉,实验结果检测到的淀粉就是叶片在该实验条件下制造的,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更准确。(消耗原有的淀粉)

进行遮光处理。
思考与交流
4.为什么将叶片的一部分夹紧,而不是全部?



5.为什么是正反两面都要夹紧?



6.为什么又要移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
起对照作用:遮光和不遮光(因为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光,遮光部分是对照组)
为了达到完全遮光,因为叶片正反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思考与交流
7.为什么要浸入酒精中?


8.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9.为什么要滴加碘液?
溶解叶绿素,减少色素干扰。(绿色变成黄白色)
酒精燃点低,如果直接加热,绿色还没有褪去,酒精就会燃烧起来;另外酒精容易挥发,直接加热,挥发太快,会造成浪费。
滴加碘液是为了检测是否有淀粉产生。
家里种植的花草如果长时间放在黑暗处会死去,小麦在灌浆的时候遇到阴雨天气会减产,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实验中叶片被遮光的地方不能制造有机物,说明光照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条件,如果植物长时间不光照,就不能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有机物。
(缺少阳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思考与讨论:
在自然条件下,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 中把 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中,并且放出 ,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概念
叶绿体
二氧化碳和水
氧气
光学作用反应式:
原料
产物
(条件)
(场所)

二氧化碳

氧气
有机物
叶绿体
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完成下列概念图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气
原料
产物
条件
场所

有机物
叶绿体
(贮藏能量)
光照
巩固练习:
1、绿色植物通过 在阳光下制造有机物(主要为淀粉),同时能够释放出 。
光合作用
氧气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A
3、在用天竺葵来进行“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中,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①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②将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 ③用清水漂洗 ④观察颜色反应 ⑤用酒精脱色 ⑥暗处理一昼夜
⑵ 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⑶ 在叶片上滴加碘液的目的
⑷ 在实验中( )
A.没有对照实验 B.叶片未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C.不需要对照实验 D.叶片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⑥ ② ⑤ ③ ① ④
消耗原有的淀粉
检测是否产生淀粉
D
知识拓展:光合作用的发现
海尔蒙特:柳苗生长之迷
他只考虑了土壤中的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没有考虑空气中的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思考: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答:他认为蜡烛燃烧会污染空气,使小鼠窒息而死:而绿色植物则能够净化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浑浊的空气。结论:植物能净化空气
深入思考
提问: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
实验控制条件不同,实验的结果不同,有的学者是在黑暗下重复普利斯特里的实验,植物不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会因为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更严重污染空气!
英格豪斯(荷兰)
英格豪斯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只有在光的照射下,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才能成功 !
绿色植物能够在光下净化空气,并能释放气体
英格豪斯还发现,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气体,这种释放气体的能力在夕阳西下时降低,日落后则完全停止?这说明什么问题?
氧气
1880年,恩吉尔曼的实验
水绵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植物,最明显的特点是有呈带状的叶绿体
好氧细菌是一种只能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
极 细 光 束
1装片中好氧菌集中在被
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
2装片中好氧菌集中在叶
绿体所有受照射的部位。
恩吉尔曼的水绵光合作用实验
实验证明:氧是由叶
绿体释放出来的,叶
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
所。
为什么好氧细菌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植物的绿色和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的?有机物的“加工厂”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一器官?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指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1
2
3
4
1
2
3
4
根据探究现象你认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
叶片的结构
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基粒
外膜
内膜
基质
光合作用过程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主体:绿色植物
场所:叶绿体
条件:光
原料:二氧化碳、水
产物:有机物(贮存了能量)、氧气
物质转变:



能量转变:
光合作用实质
无机物
有机物
光能
化学能
光合作用意义
1.提供食物(有机物)。

2.提供能量。

3.提供氧气。



在严冬季节,我们能吃到的新鲜的蔬菜(反季节蔬菜),是人们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在温室中栽培出来的。那么农民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道理是什么?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农业生产上常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通过调控温室中的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譬如,我们可以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因此有人把增施的二氧化碳被称为“气肥”
讨论:怎样给作物施二氧化碳?
(1)增施有机肥
(2)直接喷施贮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
(3)点煤球炉

思考:人们在实际生产中,如何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来增加农作物产量?
棉花与花生间作套种
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
思考:植物自身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更好地利用光能,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呢?
碰碰香
叶镶嵌
向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