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名校模拟】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课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真题+名校模拟】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课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1 11:3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2019·安徽·真)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
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2019·西安·模拟)西晋时,一位商人想到都城做生意,他应该去 (  )
A.洛阳 B.长安 C.建业 D.成都
3.(2019·深圳·模拟)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完成统一的标志是 (  )
A.西晋灭蜀 B.西晋灭吴 C.西晋代魏 D.少数民族的内迁
4.(2019·徐州·模拟)西晋时期发生的“八王之乱”,其根本目的是 (  )
A.争夺地盘 B.争夺皇位 C.统一全国 D.巩固统治
5.(2019·内蒙·模拟)西晋是我国继秦汉以后的大一统王朝,但存在时间短暂。导致西晋成为一个短命王朝的根本原因是 (  )
A.统治阶级内部的腐朽和斗争 B.阶级矛盾的尖锐
C.民族矛盾的激化 D.南迁匈奴族力量的强大
6.(2019·东台·模拟)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
A.鲜卑 B.匈奴 C.羌 D.蒙古
7.(2019·吉林·模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其中,至今还存在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 B.氐族 C.鲜卑族 D.羌族
8.(2019·菏泽·模拟)西晋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只存在了三十多年,似秦朝般短命而亡。下列关于西晋短命而亡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西晋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B.西晋地主残酷压迫内迁少数民族
C.统治集团内斗,耗尽国力 D.民族矛盾尖锐,氐族人推翻了西晋统治
9.(2019·郴州·模拟)学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课后,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西晋的历史非常短暂,请回答关于西晋的下列问题:
①西晋的建立者是谁? 他于哪一年统一全国?


②导致西晋衰落的事件是什么?


③西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这与哪一朝代相似?




(2)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 各迁到什么地方?


(3)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什么?



(4)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少数民族持怎样的态度? 后果如何? 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2019·连云港·真)21.“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这直接说明江南地区( )
A.得到大规模开发 B.自然条件优越 C.人口数量增加 D.社会环境安定
2.(2019·内蒙古·真)4.“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则材料说明的是( )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
3.(2019·济南·模拟)“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曾定都洛阳的朝代有 ( )
①曹魏 ②西晋 ③东晋 ④东汉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2019·马鞍山·模拟)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六朝”先后顺序是 (  )
A.东晋—孙吴—宋—齐—梁—陈 B.孙吴—东晋—齐—宋—陈—梁
C.孙吴—宋—齐—梁—陈—东晋 D.孙吴—东晋—宋—齐—梁—陈
5.(2019·南宁·模拟)秦汉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 (  )
A.四川盆地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东北平原
6.(2019·青海·模拟)东晋南朝时,我国南北方经济就出现了互相交流的局面,这时南方人可以种植的北方粮食品种是 (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白菜
7.(2019·南通·模拟)小明在阅读《晋朝那些事儿》后,对两晋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司马懿建立西晋 B.八王之乱导致东晋衰落
C.淝水之战后,东晋统一全国 D.420年,武将夺权,东晋灭亡
8.(2019·四川·模拟)南朝是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统称。南朝都城都在(  )
A.成都 B.洛阳 C.建康 D.长安
9.(2019·吉林·模拟)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因素是(  )
A.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 B.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C.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 D.先秦以来,南方的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10.(2019·衡水·模拟)设计表格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A.北方经济的恢复 B.江南地区的开发C.北方人大量南迁 D.三足鼎立的局势
11.(2019·济宁·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译文
材料二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1)《晋书》里描写的东晋时的江南与《史记》中描述的西汉时期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2)根据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这一变化的原因。



(3)上述材料反映的江南经济变化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5 BABBA 6—8 DDD
9.(1)①司马炎。 280年。 ②“八王之乱”。 ③秦朝。
(2)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迁到山西一带;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3)“十六国”。
(4)态度:西晋统治者向内迁各族人民征收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
后果:激起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最后灭掉西晋。
启示:多民族国家必须处理好民族关系,否则会导致民族矛盾,甚至发生战争,导致国家的分裂。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5AACDB 6-10ADCCB
11.(1)《史记》中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的程度也很低。《晋书》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使用。
(2)秦汉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位于北方的黄河流域,东汉以前的江南地区人口稀少,尚未得到开发。但东晋南朝时期,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而江南地区本身自然条件优越,社会比较安定,再加上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3)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的发展需要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技术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