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四节 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连食物链培养学生的合作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
食物链及食物网
教学难点
增强爱护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人类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教学方法
引导、讨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P25进一步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和两个探究知道了,环境影响着生物,生物也对环境有着适应与影响,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构成完整的整体——生态系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
师:请问一片草原是不是生态系统?
学生讨论并回答:请他判断,并告诉判断标准,导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师:(用课件展示不同的生态系统)请他们回答生态系统的类型。
三、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理解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师:下面我们走进一片森林中,看看森林生态系统。这个大家庭中有哪些成员?
(播放影片《美丽的大森林》)
请大家说说森林里有哪些成员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
非生物:阳光、空气、水等
请大家看书本P23的图,资料中展示了现在森林中正发生的事,请大家四人一小组讨论并回答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为什么?
那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能不能缺少哪个角色呢?
(理解相互依存)
四、游戏连线,明确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概念,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师:大家再看看这图片。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吃与被吃)
那为什么消费者要吃生产者呢?
(导出物质和能量流动)
有没有同学来将它们之间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关系用箭头来表示呢?
(食物链的概念,物质和能量随食物链方向流动。)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7位扮演7种生物。
游戏: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师事先准备好大纸片,用毛笔写上课本25页“观察与思考”的其中的7种生物的名称。
(1)选出10位同学,分别代表草(植物)、食草昆虫(蚂蚱)、吃虫的鸟、蜘蛛、青蛙、蛇、猫头鹰。分发纸片,贴在前胸。
(2)投影展示7种生物的名称,让同学们先了解各种生物的食性,记住自己所代表的生物和可以被自己食用的生物名称。
(3)根据自己可以食用几种生物,将手搭在被吃者的肩上。
看他们的造型,像什么啊?
(导出食物网)
思考并回答问题:可以连接出几条食物链?
请写下来并投影。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数出5条食物链。
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如果各个食物链与草(植物)断开,这个食物网会怎样?——解体。
五、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增强环保意识
师:假如兔子的量增加了,其他动物的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讲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那大家看书本的P25完成讨论。(或者课后完成)
师: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那为什么还会出现黄土高原呢?(出示幻灯片)
(导出能力有限)增强环保意识。(影片生态平衡破坏)
六、探究自己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分析资料增强环保。(看时间而定)
检查课前布置的第25页“进一步探究”,用实物投影仪来展示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食物种类制定的食物网。明确人也在食物链、食物网中,明确自己是生物圈中的一员,要依赖生物圈生存。
P26资料分析,增强环保意识。例子日本的水俣病。
人类站在最高位置,保护生态系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七、总结
那学习了这节课,你又增加了哪些知识,懂得了哪些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