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二课时
(1).在实验时,对同一片叶子部分遮光
的目的是什么?
(2)我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叶片见光的部分产生了淀粉,
没见光的部分不产生淀粉,遮光照射前,为了让叶片本身
没有淀粉,怎么办?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复习提问
1.海尔蒙特的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2.在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实验中
为了在同一片叶上做对照实验。
答:暗处理。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让淀粉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是叶片在实验前储存的。)
1.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淀粉。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学习目标和要求
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及能量变化
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的应用
返回上级
1880年,恩吉尔曼实验的材料
水绵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植物,最明显的特点是有呈带状的叶绿体
好氧细菌是一种只能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
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隔绝空气
好
氧
细菌
黑暗,用极细光束照射
光照
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
恩吉尔曼的实验
讨论:
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什么?你得到什么结论?
变量:是光照
结论: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放出氧气
思考题:
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体的哪些部位呢?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植物的绿色和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的?有机物的“加工厂”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一器官?
例如:选材与设置对照(2)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生物教师教学用书(7年级上册)\video\video5\video5-5.mpg
得出结论: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片吗?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片
对于有根、茎、叶的植物来说,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绿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关系,绿色的部分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1.其中有几组对照?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组
实验现象例2
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与4、2与4 、3与4)
——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关系,
绿色部分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1.实验中是如何形成对照的?
2.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
——叶片绿色区域与非绿色区域对照。
实验现象例1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完成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57思考:
1.填写叶片结构图。
2.对于绿色植物来说,有机物的加工厂在哪里?
3.植物为什么会呈现绿色?
4.叶绿体中的哪些物质能吸收光能?
叶绿体
在叶绿体中含有多种色素,其中最主要的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叶绿素使植物呈现绿色。
色素
1
2
4
5
6
3
叶绿体的结构
重要提示
在叶片的叶肉细胞含有大量叶绿体。叶绿体有色素,能捕捉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其中最主要的色素是绿色的叶绿素
根据上面做的几个实验,你能总结出光合作用需要哪些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是什么吗?
原料:
条件:
场所:
产物:
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
将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水和二氧化碳
叶绿体
光
淀粉和氧气
光
二氧化碳
水
氧气
有机物
CO2
O2
HO2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氧气+有机物
光照
叶绿体
光合作用过程
光合作用的公式
水 + 二氧化碳
淀粉(贮藏化学能)+氧气
光(条件)
叶绿体(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水和二氧化碳等简单的无机物合成复杂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
将太阳能转化为储藏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实质
光合作用的概念
在自然条件下,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含的有机物里,在这个过程中还释放出氧气。科学家把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阅读教材P58回答光合作用的意义
返回
第一:制造有机物,满足自身需要,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
第二:转化并储存太阳能,为自身动物和人提供能量来源。
第三:产生氧气,使大气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碳——氧平衡)
第四: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作用
三、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小结
:淀粉(实验证明)、氧气(实验证明)
原料:
水 、 二氧化碳
条件:
光
场所:
叶绿体
巩固练习:
1、绿色植物通过 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等有机物。
2、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同时能够释放出 ,这种气体是动植物呼吸必不可少的
3、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选用 和 作为实验材料,证明了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对于有根、茎、叶的植物来说,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光合作用
氧气
好氧细菌
水绵
叶绿体
叶
4、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