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生物 课题 输血与血型 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例举ABO血型的类型; 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3、了解输血的基本常识,体验生活和科学的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 课下学生搜集有关输血和献血的知识和故事,事先了解有关献血的一些常识,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 课上通过讨论交流后来获得知识、提高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2、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知识网络点拨 1、血量:成年人血量为体重的( ),如果一次失血超过( )会危及生命。 2、输血的基本原则:( )。 3、请用箭头标出可以输血给受血者的输血者 输血者 受血者A型 A型 B型 B型 AB型 AB型 O型 O型 4、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 )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献血是( )岁健康公民应尽的义务。
重难点诠释 重点诠释: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这样事,对于义务献血许多人还是存有一定的恐惧,这种恐惧就是源于对献血的无知。人体内血量是相对稳定的,对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的时候,最好输入同型血。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输入少量的O型血,因此O型血的人也就称为万能输血者。AB血型的人,除可以输入O型外,还可以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但是,大量输血时,仍需要实行同型输血。难点诠释:为什么只有血型相合才能输血呢?因为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凝集成团的红细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接着这些红细胞又破裂溶血,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当大量血红蛋白从肾脏排出时,又可以堵塞肾小管而损伤肾功能,引起少尿或无尿。这一连串的反应可以引起下列症状:皮肤发青、四肢麻木、全身发抖、胸闷、腰疼、心跳加速、血压下降,严重时甚至死亡。因此,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巩固拓展
一、思考题:(1)、在了解了关于血型及输血的有关历史后,你有何感想?你怎样看待和评价人类历史的每一次进步和认识上的每一点提高?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说一说了解ABO血型有什么用途?资料库:1、输血的历史1665年的一天,英国科学家查理?罗尔看到一条小狗出了意外,失血过多,小狗濒临死亡。查理?罗尔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可能拯救小狗生命的方法。他尝试着将一条健康狗的血管间接地与那条奄奄一息的小狗的血管连通,过了一会儿,奄奄一息的那条小狗神奇地起死回生了。查理?罗尔的这种使血液得到补偿的有效方法,使人们第一次认识到在不同个体间输血是可能的。这个300多年前的实验是后来输血术发展的萌芽。 1668年,在法国医生丹尼斯的诊室里,一位年轻的妇女恳求医生把羔羊的血输入她性格暴戾的丈夫的身体里,她的丈夫也很想通过输血,让羊羔温顺的性情改变自己暴戾的性格。因为在古代,人们曾将血液视作是"灵魂的主宰"、"性格的象征",因此当时的人们有这种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丹尼斯医生出于无奈,被迫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开始进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人体输血的工作。但是很不幸,就在为这名男子输人羊血时,悲剧发生了,这名男子突然心跳加快,痛苦万分,最后在一阵歇斯底里的狂躁后死去了。丹尼斯医生因此被人指控为"过失杀人"而人狱,从此再也没有人敢采用输血的技术了。 1818年,有一天英国的生理学家兼妇产科学家詹姆士?博龙戴尔医生接收了一位难产的孕妇。在孕妇生产时突然发生了大出血,怎么办?如果不及时给孕妇输血,她就必死无疑。善良的詹姆士医生为了拯救孕妇的生命,在征得孕妇丈夫的同意后,果断地作出决定,立即为孕妇输血。在丹尼斯医生输血事件沉寂了150年后的这一天,詹姆士将一名健壮的男子的血输给了那位失血过多的产妇,终于使她得救了。同年12月22日,詹姆士医生在伦敦医学年会的讲台上作了人与人之间输血成功的第一例报告。但随后的多次实验证明并非每个受血者都能够获得救治,甚至有的还出现严重的生理反应而加速了死亡。看来输血技术还存在许多理论问题未能得到解决。2、兰德斯坦纳发现了血型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许多科学家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输进别人的血安然无恙,而有的人却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这个问题同样也困扰着奥地利医生卡尔?兰德斯坦纳。有一天,他终于想到:会不会是输入的血液与受血者身体里的血液混合产生病理变化,而导致受血者死亡?1900年他用22位同事的正常血液交叉混合,发现红细胞和血浆之间发生反应,也就是说某些血浆能促使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但也有的不发生凝集现象。于是他将22人的血液实验结果编写在一个表格中,通过仔细观察这份表格,发现表格中的血型可以分成3种:A、B、O。 1902年,兰德斯坦纳的两名学生把实验范围扩大到了155人,发现除了A、B、O三种血型外还存在着一种较为稀少的第四种类型,后来称为AN型。到1927年经国际会议公认,采用兰德斯坦纳原定的字母命名,即确定血型有A、B、O、AB四种类型,至此ABO血型系统正式确立。兰德斯坦纳也因贡献的意义重大,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二、思考题:(1)、试着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2)、根据你所做的鉴定,如需输血治疗该血型应该输什么血型的血?资料库:1、 ABO血型系统血型鉴定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的情况而将血液分成4型。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凝集原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种类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红细胞中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红细胞中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红细胞中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同时,从调查研究中还证明,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因此,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O型人的血清中则两种凝集素都有。 血型 红细胞凝集原 血清凝集素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AB型 A、B 无 O型 无 抗A、抗B2、输血与受血关系凡是互为对抗的凝集原与凝集素相遇,血液就会发生凝集,而导致受血者死亡。输血的时候,主要是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三、思考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九条规定:血站对献血者采集血量一般为200ml,最多不超过400ml。这是什么原因? ( 2)、我国目前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将来等你长大成人了,你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吗?请说出你的理由。资料库:1、什么叫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不以追求金钱为目的,不计任何报酬,公民完全基于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是献血的最高层次,是检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2、献血有利于健康 血液中的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白细胞为13天,血小板仅为5天。也就是说,最多在120天,人体内的血液细胞要完全更换一次。 芬兰科学院的一项研究提示,献血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危险;美国研究结果提示,献血和降低铁的水平可能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他们认为,铁储备量高可能损伤心肌,降低血浆抗氧化能力,并可能增加血液循环及血管壁中的脂质过氧反应。每次献血200-400毫升,仅占人体总血量的5%,而人体20%血液储存在脾、皮肤等“血库”内,献血后“血库”会代偿补充,对健康毫无影响,经常献血会促进新陈代谢和健康长寿。适量献血,有利于您的健康。 3、《献血法》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国家提倡十八周岁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
反思与评价
我成功的 地方
我需改进的地方
(共31张PPT)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运载血细胞,运输物质)
一、血型的发现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
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
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
血浆,却不会发生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经过进一步研究,他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
AB型、O型四种类型,即ABO血型。
自从ABO血型发现以后,输血就成为临床上实际
可行的重要治疗措施。
兰德斯坦纳 (K.Landsteiner)
1868年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继续留校,学习化学。1900年发现A、B、O3种血型。1919年在荷兰巴库的一所医院工作。1922年赴美,受聘于洛克菲勒研究所。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1943年逝世。???
兰德斯坦纳的贡献
?? 卡尔·兰德斯坦纳是奥地利著名医学家,他因发现了A、B、O血型而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 1900年,兰德斯坦纳在维也纳病理研究所工作时,发现一个人的血清有时会与另一个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随后,兰德斯坦纳进一步发现人的血液按红细胞与血清中的不同抗原和抗体,可分为不同类型,他以A、B、O三个字母来代表他发现的三种不同类型的血液。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在一起,就会发生凝血、溶血现象。 ??? 1902年,兰德斯坦纳的两名学生把实验范围扩大到155人,又发现了较为稀少的AB型血。1927年,国际上正式采纳了兰德斯坦纳原定的字母命名,确定血型有A、B、O、AB四种类型。至此,现代血型系统正式确立。 ??? 兰德斯坦纳在认识人类血型方面的杰出研究成果,不仅为安全输血和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免疫学、遗传学、法医学的发展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血
型
的
发
现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
血型:A型、B型AB型、O型。
红细胞
血清
凝集
不凝集
遇到
血
量
和
输
血
成人的血量大约是体重的7 %~ 8%;
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有生命危险;超过800~1000毫升,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等症状;
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提出问题?
做出解答
ABO血型系统
是如何定型的?
ABO血型系统是以人体
红细胞上的抗原与血清
中抗体的种类而定型的。
抗原
A
B
抗体
抗A
抗B
红细胞中含A抗原
血清中含抗B抗体
红细胞中含B抗原
红细胞中含A抗原、B抗原
红细胞中无抗原
血清中含抗A抗体
血清中无抗体
血清中含抗A和抗B抗体
同
型
输
血
血型 凝集原
(红细胞) 凝集素
(血清)
A A 抗B
B B 抗A
AB A、B 无
O 无 抗A、抗B
输血前必须
要做的是什么事?
验
血
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
存在的抗体与输入的红细胞
抗原会发生凝集反应。
三、血量和输血
正常成年人血量:
约4800毫升(占体重的7%-8%)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危及生命
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
头晕 心跳 眼发黑 出冷汗
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
2-3周得到补充而恢复
输血关系表
二、输血原则
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异型血只能输入少量
某人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 B 、AB、 O AB
O O A、B、AB、O
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体内新鲜的血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未献血者,其精力更 充沛,身体更健康。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于1997年3月第41次无偿献血,以此作为69岁的生 日纪念,他常说: 献血使自己更显年轻。
流动献血车
我国何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1998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什么样的人可参加献血?
国家提倡18—55岁符合体
检标准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一次献血量是多少?
200—400
毫 升
献血程序
填
表
体
检
化
验
献
血
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
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
提高用血质量
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献血意义
为向全世界献血者尤其是长期志愿献血者表示敬意,进而唤起更多人特别是青年人自觉加入无偿献血,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等作出决定,将发现ABO血型的医生卡尔·兰德斯坦纳生日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日”。
问1:血型最早是谁发现的?
答:1900年奥地利兰德斯坦纳。
问2: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
答:A型、B型、AB型、O型四种。
问3:输血原则是什么?
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异型血只能输入少量。
问4:健康成年人,每次可献血多少?
答:200—400毫升。
问5:ABO血型系统是如何定型的?
答:是以红细胞上的抗原和
血清中抗体的种类定型的。
问6:人的血型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由遗传决定。子女的血型是
由父母双亲的染色体遗传而来。
问7:血型除用于输血外,还有何用途?
答:侦破案件、亲子鉴定等。
问8:输血一定要输全血吗?
答:不一定。
什么是成分输血?
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
地选用血液中的某种成分输入病人体内。成分
血可以是血浆、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
成分血可以通过血液分离机采取。目前临
床需要较多的成分血是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