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检测卷(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检测卷(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21 21:33:00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六单元复习检测题
(本卷共五大题,2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试题卷(1—8页)和答题卷两部分(9—12页)组成,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不能得分。
2.考生答题前,请先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等相关信息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呈报 爵位(jué)  充塞四虚 日月星宿(xiǔ )
B.缥缈 掺和(chān) 揉团泥巴 钦差大臣(qīn))
C.陛下 气概(kài) 天街闲游 杞人忧天(qǐ )
D.恩赐 贪婪(lán) 著步跐蹈 舍然大喜(sh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非议的。
D.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
A.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B.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C.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最基本的标准之一。
D.同学们必须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时不许说话。
4.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
②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日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了389种绿色食品。
③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
④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1.64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5.认真观察右图,最能体现右图所蕴含意境的
诗句是( )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B.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真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关于童话和寓言,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篇幅上,寓言的篇幅一般比童话短小,语言更加凝练,结构较为简单。
B. 在情节上,童话更富于幻想,人物活动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而寓言一般不作曲折复杂的情节描写,而是以简短的比喻性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C.在表现手法上,两者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的,反映社会生活。
D.在修辞手法上,两者都常采用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
7.课文常识填空。(6分)
①《杞人忧天》出自 《 》(书名),作者是 家学派的人物。
②《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 ,他是 (国家)著名作家。
③《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选自_____________(填时期)伊索的作品《 》。
8.名著阅读欣赏。(4分)
⑴.下面的图画所对应的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2分)
① 过火焰山 ② 压在五行山 ③ 拜师学艺 ④大闹天宫
A. ②③①④ B. ③④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③④①②
A. ②③①④ B. ③④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③④①②
⑵阅读下面的选段并完成后面的问题。(2分)
春天,在太阳落山前一刻钟,你背着枪,不带狗,到树林里去。你在靠近树林边缘处给自己找一个地方,向四周探望一下,检查一下弹筒帽,对同伴互相使个眼色。一刻钟过去了。太阳落山了,但是树林里还很明亮;空气清爽而澄彻;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嫩草像绿宝石一般发出悦目的光彩,……你就等待着。树林内部渐渐黑暗起来了;晚霞的红光慢慢地沿着树根和树干移动,越升越高,从几乎还未生叶的低枝移到一动不动的、睡着的树梢。
上面这段优美的景物描写出自小说名著《 》,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对___________________民族的热爱。
9.综合性学习。(6分)
少先队大队的红领巾们正在开展以“创立校刊”为主题的研讨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⑴“少先队大队的红领巾们”一句中加点的词所指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其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2分)
⑵开动你聪明的大脑,为我们的校刊取一个响亮、文雅,有内涵的名字。(2分)

⑶假如你是校刊的主编,请为校刊设计两个板块,并为每一个板块取个名字(2分)

二、课文阅读与鉴赏。(2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皇帝的新装(节选)
丹麦·安徒生
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 )的骑士们来了。两个骗子各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枣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顶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枣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0.这篇文章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旨的主要方式是(   ) (2分)
A.拟人和想象   B.比喻和夸张 C.想象和夸张 D.想象和象征
11.选段开头括号中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勇猛 B. 高贵 C.勇猛和高贵 D. 高贵和勇猛
12. 骗子行骗成功除了骗术高超,投其所好以外,结合课文所学,从下面两个方面分析骗子行骗成功的其他重要原因。(4分)
皇帝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臣、官员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选段中“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一句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一句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4分)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什么小孩敢说真话?作者安排由一个小孩子来说出真相有何用意?(4分)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与鉴赏(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 穿井得一人
①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②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③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④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⑤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⑥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犀怪
余乡延渓有石犀牛,其来颇久。近岁居民艺①麦,被邻牛夜食几尽。牛主惧其讼②己,乃故言曰:“早见石犀牛汗如喘,又口有余青。食邻麦者,殆是乎?”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嗟乎,邻牛食麦,石犀受击,石犀之形,以一击坏,而名亦以众口神,凡事何可不揆③诸理?
【注释】①艺:种植; ②讼:诉讼,打官司; ③揆:度量,考察。
17.下面句子朗读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家无井/而出溉汲 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C. 被邻牛/夜食/几尽 D.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
18.下面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家无井而出溉汲;【灌溉】 B. 石犀岁久成怪【年岁、岁月】
C.众皆信然【书信】 D.不复疑邻牛云 【回去】
19.【甲】文的全文只有一个段落,但事情的发展顺序完整,有开端、有发展,有结局,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短文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20.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以一击坏 求闻之若此
静以修身 若屈伸呼吸
乃故言曰 得一人之使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狼得骨止
2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句子的含义有什么不同?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1)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2)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事何可不揆诸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甲】文的“国人道之”和【乙文】的“众皆信然”,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问题。
自信与命运
牟其志
红马家族祖祖辈辈居住在东域草原。东域草原气候干旱,水草稀缺,它们生活得十分艰苦。有的动物告诉红马家族,西域草原水草丰盛,美景如画。红马家族有一个梦想,就是到西域草原过崭新的生活。可是,去西域草原的路途遥远,需要通过许多关隘,可谓困难重重,险象环生。所以,没有一只红马能够成功地到达西域草原。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它决定帮助它们实现理想。一天,山神找到一只健壮的年轻红马。山神说:“我帮你到达西域草原如何?”年轻红马当然十分高兴。它问:“难道你随同我一块去西域草原?”山神说:“我给你一个锦囊,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打开它。我就会立刻出现在你身边。”年轻红马听了十分高兴。于是,它带着山神的锦囊,高高兴兴地上路了。   第一个难关是一座大山。年轻红马一看,山实在是太高了,一眼望不到顶。它从未攀登过这样高的山。它心里有些害怕,但是,一想到有山神的锦囊在手中,心中就充满了信心。于是,它顽强地向山上攀登。几天过去了,年轻红马累得筋疲力尽。此时,它向山上望了望,仍然望不到顶,好像连一半还没有爬完。它有些失望。当它准备打开山神的锦囊时,忽然有一股凉丝丝的风刮来,令年轻红马感到十分舒服。它想,原来山越高,天气越凉爽。既然这样,就索性向上攀登好了。它越爬越高,山上渐渐变冷了,它有些吃不消了。坐在一块巨石上,它想,如果再向上爬,会不会被冻死呢?它决定打开山神的锦囊。这时,一只小鸟从它的头顶飞过。它的目光跟随着小鸟眺望远处。忽然,它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绵延起伏的山峦低下了头,远处是一片茫茫无际的绿色风景。天哪,自己已经到达了山顶。   年轻红马兴奋极了。下一步,它将下山,进入第二关:闯森林。经过一番努力,它下了山并顺利地进入了一片森林。它早就听说森林中有很多猛兽,所以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它刚进入森林,就遇到了一只黑熊。黑熊张牙舞爪地向它冲了过来。它本想拿出锦囊看一看,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它只得撒开四蹄,狂奔起来。当它停下来的时候,已不见黑熊的踪影。此后,它又遇到了灰狼、狮子、巨蟒等,它都轻而易举地逃脱了。这时它才明白,自己的奔跑速度是非常快的,其他动物很难追得上。这样,它很快就走出了森林。   此后,它又穿越了大河、沼泽地等,都化险为夷。   这一天,它来到了梦寐以求的西域草原。这里青草无边,河水清澈,鸟语花香,如同进入天堂一般。此时,它忽然想起了山神的锦囊。它想打开它,看一看山神是否能够出现。可是,当它打开锦囊之后,等了半天也没有见到山神的影子。它很纳闷。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它返回了东域草原,找到了山神。它质问山神为什么不讲信用。   山神说:“你们完全有能力到达西域草原,可是,你们缺乏的是自信,并不需要我的保护。那个锦囊就是我给你的自信,所以,你成功了。”   年轻红马听了这番话之后,豁然开朗。   此后不久,红马家族成员都顺利地迁移到了西域草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自信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会帮助你把潜能发挥到极致,实现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你的命运也会由此而改变。
24.红马家族的梦想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第①自然段中写道,“没有一只红马能够成功地到达西域草原”,造成这种后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红马家族成员都顺利地迁移到了西域草原的原因又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年轻红马从东域草原到西域草原遇到了那些困难?试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第①自然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40分)
28.题目:当我们放弃了尽情的玩耍、放弃了游山玩水的机会、当我们放弃了周末的聚会、放弃了追星的热情,当我们把精力、时间、智慧集中到一起时,我们获得了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有不舍、有失落、有泪水、有疑惑、有领悟、有喜悦,当成功来到身边时,禁不住百感交集。请以“我获得了成功”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六单元复习检测题答题卷
项目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 积累与运用(34分)
(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1-6小题选择题(18分)
7.课文识记填空。(6分)
①《杞人忧天》出自 《 》(书名),作者是 家学派的人物。
②《皇帝的新装》是 (国家)作家 所写的作品。
③《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选自_____________(填时期)伊索的作品《 》。
8.名著阅读欣赏。(4分)
⑴(2分)( ) ⑵(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6分)
⑴(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二、课文阅读与鉴赏。(22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章,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10.(2分) ( ) 11. (2分) ( )
12.(4分)皇帝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臣、官员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分)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分)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分)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6分)
17.(2分)( ) 18.(2分)( )
19.(2分)( ) 20.(2分)( )
21.(2分)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四、拓展延伸阅读(18分)
24.(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分) 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分)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五、作文(40分)
2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六单元复习检测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本卷共五大题,2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试题卷(1—8页)和答题卷两部分(9—12页)组成,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不能得分。
2.考生答题前,请先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等相关信息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呈报 爵位(jué)  充塞四虚 日月星宿(xiǔ )
B.缥缈 掺和(chān) 揉团泥巴 钦差大臣(qīn))
C.陛下 气概(kài) 天街闲游 杞人忧天(qǐ )
D.恩赐 贪婪(lán) 著步跐蹈 舍然大喜(shì)
【答案】B
【解析】A项中“宿”应读“xiù”;C项中“概”应读“ɡài”;D项中“著”应为“躇”。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非议的。
D.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
【答案】C
【解析】 A项中“高谈阔论”是贬义词,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用在此处明显不当,可改为“畅所欲言”; B项中“随声附和”为贬义词,语境中明显用词不妥;D项中“雨后春笋”是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假冒产品。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
A.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B.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C.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最基本的标准之一。
D.同学们必须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时不许说话。
【答案】B
【解析】A项中50万朵指的是花而不是花粉,应将“50万朵的花粉”改为“50万朵花的花粉;C项中一面不能与两面配合,可去掉“是否”。D项中学生不许说话可不行,应为“不能随便说话”。
4.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
②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日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了389种绿色食品。
③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
④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1.64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答案】C
5.认真观察右图,最能体现右图所蕴含意境的诗句是( )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B.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真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答案】C
【解析】A项为想象之景,既没有西窗共剪的画面,也没有巴山夜雨的景象; B项中“河流大野”、“山入潼关”的意境在图中都没有体现。D项中没有“暮春”的意象;C项中的“满山红叶”与“一鹤展翅高飞”的景象与诗句的意象完全吻合,故选C。
6.关于童话和寓言,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篇幅上,寓言的篇幅一般比童话短小,语言更加凝练,结构较为简单。
B. 在情节上,童话更富于幻想,人物活动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而寓言一般不作曲折复杂的情节描写,而是以简短的比喻性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C.在表现手法上,两者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的,反映社会生活。
D.在修辞手法上,两者都常采用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
【答案】C
【解析】C项中,运用夸张手法是寓言的特点之一,但它不是童话的特点。
7.课文常识填空。(6分)
①《杞人忧天》出自 《 》(书名),作者是 家学派的人物。
②《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 ,他是 (国家)著名作家。
③《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选自_____________(填时期)伊索的作品《 》。
【答案】《列子》,道家;丹麦,安徒生;古希腊,《伊索寓言》。
8.名著阅读欣赏。(4分)
⑴.下面的图画所对应的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2分)
① 过火焰山 ② 压在五行山 ③ 拜师学艺 ④大闹天宫
A. ②③①④ B. ③④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③④①②
【答案】B
⑵阅读下面的选段并完成后面的问题。(2分)
春天,在太阳落山前一刻钟,你背着枪,不带狗,到树林里去。你在靠近树林边缘处给自己找一个地方,向四周探望一下,检查一下弹筒帽,对同伴互相使个眼色。一刻钟过去了。太阳落山了,但是树林里还很明亮;空气清爽而澄彻;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嫩草像绿宝石一般发出悦目的光彩,……你就等待着。树林内部渐渐黑暗起来了;晚霞的红光慢慢地沿着树根和树干移动,越升越高,从几乎还未生叶的低枝移到一动不动的、睡着的树梢。
上面这段优美的景物描写出自小说名著《 》,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对___________________民族的热爱。
【答案】 猎人笔记,俄罗斯。
9.综合性学习。(6分)
少先队大队的红领巾们正在开展以“创立校刊”为主题的研讨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⑴“少先队大队的红领巾们”一句中加点的词所指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其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2分)
【答案】少先队员;借代。
⑵开动你聪明的大脑,为我们的校刊取一个响亮、文雅,有内涵的名字。(2分)

【答案】飘扬的红领巾;春草;红枫叶;红军帽;希贤苑;雏鹰;红蜻蜓;五角星等。
【解析】此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回答能够体现校园和少先队的特点即可酌情给分。
⑶假如你是校刊的主编,请为校刊设计两个板块,并为每一个板块取个名字(2分)

【答案】名师风采;校园新闻;牛刀小试;名人名言;艺苑风采;学海拾贝等。
【解析】此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回答能够体现学校生活的特点即可给分。
二、课文阅读与鉴赏。(2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皇帝的新装(节选)
丹麦·安徒生
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 )的骑士们来了。两个骗子各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枣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顶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枣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0.这篇文章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旨的主要方式是(   ) (2分)
A.拟人和想象   B.比喻和夸张 C.想象和夸张 D.想象和象征
【答案】C
11.选段开头括号中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勇猛 B. 高贵 C.勇猛和高贵 D. 高贵和勇猛
【答案】B
12. 骗子行骗成功除了骗术高超,投其所好以外,结合课文所学,从下面两个方面分析骗子行骗成功的其他重要原因。(4分)
皇帝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臣、官员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皇帝的角度:骗子之所以能够行骗成功,是因为他们抓住了皇帝“爱慕虚荣”的特点,投其所好;皇帝爱衣成癖,愚蠢、爱慕虚荣是骗子行骗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官员角度:胆小怯懦、虚伪愚蠢、自欺欺人和欺上瞒下是骗子行骗能够成功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1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选段中“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一句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写出了皇上穿新衣时做作的丑态,表现了皇帝的自欺欺人,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14.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一句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大臣的行为的荒唐可笑,揭示了大臣的愚蠢、虚伪的本
质和极度阿谀奉承的丑态。
15.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4分)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人物的虚伪、荒唐、愚蠢和自欺欺人。
16.为什么小孩敢说真话?作者安排由一个小孩子来说出真相有何用意?(4分)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因:因为小孩天真无邪,无私无畏,所以敢说真话。
用意:告诫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纯洁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在“小孩子”身上,寄托了作者对戳穿虚伪、改变现实的理想。
三、文言文阅读与鉴赏(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 穿井得一人
①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②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③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④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⑤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⑥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犀怪
余乡延渓有石犀牛,其来颇久。近岁居民艺①麦,被邻牛夜食几尽。牛主惧其讼②己,乃故言曰:“早见石犀牛汗如喘,又口有余青。食邻麦者,殆是乎?”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嗟乎,邻牛食麦,石犀受击,石犀之形,以一击坏,而名亦以众口神,凡事何可不揆③诸理?
【注释】①艺:种植; ②讼:诉讼,打官司; ③揆:度量,考察。
17.下面句子朗读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家无井/而出溉汲 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C. 被邻牛/夜食/几尽 D.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
【答案】D
【解析】D项朗读层次划分应为“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
18.下面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家无井而出溉汲;【灌溉】 B. 石犀岁久成怪【年岁、岁月】
C.众皆信然【书信】 D.不复疑邻牛云 【回去】
【答案】B
【解析】A项中“汲”是“(打井)取水”的意思;C项的“信”是确信,不怀疑;D项的“复”是“再”的意思。
19.【甲】文的全文只有一个段落,但事情的发展顺序完整,有开端、有发展,有结局,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短文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B
20.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以一击坏 求闻之若此 《穿井得一人》
静以修身 若屈伸呼吸 《杞人忧天》
乃故言曰 得一人之使 《杞人忧天》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狼得骨止 《狼》
【答案】D
2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句子的含义有什么不同?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1)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2)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句中的“吾穿井得一人”指的是“打了井如同得到了一个劳力”,⑵句中指的是“打井(打出)挖到了一个人”。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2)凡事何可不揆诸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凡事为什么不仔细考察它内含的诸多道理呢?
23.【甲】文的“国人道之”和【乙文】的“众皆信然”,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轻信他人没有根据的言语,以讹传讹。
四、拓展延伸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问题。
自信与命运
牟其志
红马家族祖祖辈辈居住在东域草原。东域草原气候干旱,水草稀缺,它们生活得十分艰苦。有的动物告诉红马家族,西域草原水草丰盛,美景如画。红马家族有一个梦想,就是到西域草原过崭新的生活。可是,去西域草原的路途遥远,需要通过许多关隘,可谓困难重重,险象环生。所以,没有一只红马能够成功地到达西域草原。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它决定帮助它们实现理想。一天,山神找到一只健壮的年轻红马。山神说:“我帮你到达西域草原如何?”年轻红马当然十分高兴。它问:“难道你随同我一块去西域草原?”山神说:“我给你一个锦囊,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打开它。我就会立刻出现在你身边。”年轻红马听了十分高兴。于是,它带着山神的锦囊,高高兴兴地上路了。   第一个难关是一座大山。年轻红马一看,山实在是太高了,一眼望不到顶。它从未攀登过这样高的山。它心里有些害怕,但是,一想到有山神的锦囊在手中,心中就充满了信心。于是,它顽强地向山上攀登。几天过去了,年轻红马累得筋疲力尽。此时,它向山上望了望,仍然望不到顶,好像连一半还没有爬完。它有些失望。当它准备打开山神的锦囊时,忽然有一股凉丝丝的风刮来,令年轻红马感到十分舒服。它想,原来山越高,天气越凉爽。既然这样,就索性向上攀登好了。它越爬越高,山上渐渐变冷了,它有些吃不消了。坐在一块巨石上,它想,如果再向上爬,会不会被冻死呢?它决定打开山神的锦囊。这时,一只小鸟从它的头顶飞过。它的目光跟随着小鸟眺望远处。忽然,它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绵延起伏的山峦低下了头,远处是一片茫茫无际的绿色风景。天哪,自己已经到达了山顶。   年轻红马兴奋极了。下一步,它将下山,进入第二关:闯森林。经过一番努力,它下了山并顺利地进入了一片森林。它早就听说森林中有很多猛兽,所以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它刚进入森林,就遇到了一只黑熊。黑熊张牙舞爪地向它冲了过来。它本想拿出锦囊看一看,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它只得撒开四蹄,狂奔起来。当它停下来的时候,已不见黑熊的踪影。此后,它又遇到了灰狼、狮子、巨蟒等,它都轻而易举地逃脱了。这时它才明白,自己的奔跑速度是非常快的,其他动物很难追得上。这样,它很快就走出了森林。   此后,它又穿越了大河、沼泽地等,都化险为夷。   这一天,它来到了梦寐以求的西域草原。这里青草无边,河水清澈,鸟语花香,如同进入天堂一般。此时,它忽然想起了山神的锦囊。它想打开它,看一看山神是否能够出现。可是,当它打开锦囊之后,等了半天也没有见到山神的影子。它很纳闷。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它返回了东域草原,找到了山神。它质问山神为什么不讲信用。   山神说:“你们完全有能力到达西域草原,可是,你们缺乏的是自信,并不需要我的保护。那个锦囊就是我给你的自信,所以,你成功了。”   年轻红马听了这番话之后,豁然开朗。   此后不久,红马家族成员都顺利地迁移到了西域草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自信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会帮助你把潜能发挥到极致,实现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你的命运也会由此而改变。
24.红马家族的梦想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迁徙到西部草原过上不同于东部草原的新生活。
25.在第①自然段中写道,“没有一只红马能够成功地到达西域草原”,造成这种后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红马家族成员都顺利地迁移到了西域草原的原因又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缺乏自信;有了自信。
26.年轻红马从东域草原到西域草原遇到了那些困难?试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山太高,太冷,太劳累,有黑熊、灰狼、狮子、巨蟒等凶猛的动物威胁。
27.第①自然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五、作文(40分)
28.题目:当我们放弃了尽情的玩耍、放弃了游山玩水的机会、当我们放弃了周末的聚会、放弃了追星的热情,当我们把精力、时间、智慧集中到一起时,我们获得了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有不舍、有失落、有泪水、有疑惑、有领悟、有喜悦,当成功来到身边时,禁不住百感交集。请以“我获得了成功”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
【解析】文章的主题较为灵活,获得成功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既可以是学习生活,也可以是劳动技能,还可以是生活中其他方面的体验。比如唱歌、跳舞、跑步等等,学生可根据生活实际进行选择。确立主题后,应用具体生动的事例突出主题,对语句通顺、故事情节完整、思路清晰、事件具体生动,所写事件具有一定中心突出的作文,可在60-80分范围内给分。在达到上述要求的基础上,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语言生动形象,能够写出对事件的思考和感悟,酌情给予高分。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六单元复习检测题
(本卷共五大题,2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试题卷(1—8页)和答题卷两部分(9—12页)组成,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不能得分。
2.考生答题前,请先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等相关信息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呈报 爵位(jué)  充塞四虚 日月星宿(xiǔ )
B.缥缈 掺和(chān) 揉团泥巴 钦差大臣(qīn))
C.陛下 气概(kài) 天街闲游 杞人忧天(qǐ )
D.恩赐 贪婪(lán) 著步跐蹈 舍然大喜(sh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非议的。
D.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
A.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B.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C.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最基本的标准之一。
D.同学们必须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时不许说话。
4.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
②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日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了389种绿色食品。
③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
④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1.64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5.认真观察右图,最能体现右图所蕴含意境的诗句是( )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B.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真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关于童话和寓言,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篇幅上,寓言的篇幅一般比童话短小,语言更加凝练,结构较为简单。
B. 在情节上,童话更富于幻想,人物活动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而寓言一般不作曲折复杂的情节描写,而是以简短的比喻性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C.在表现手法上,两者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的,反映社会生活。
D.在修辞手法上,两者都常采用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
7.课文常识填空。(6分)
①《杞人忧天》出自 《 》(书名),作者是 家学派的人物。
②《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 ,他是 (国家)著名作家。
③《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选自_____________(填时期)伊索的作品《 》。
8.名著阅读欣赏。(4分)
⑴.下面的图画所对应的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2分)
① 过火焰山 ② 压在五行山 ③ 拜师学艺 ④大闹天宫
A. ②③①④ B. ③④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③④①②
A. ②③①④ B. ③④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③④①②
⑵阅读下面的选段并完成后面的问题。(2分)
春天,在太阳落山前一刻钟,你背着枪,不带狗,到树林里去。你在靠近树林边缘处给自己找一个地方,向四周探望一下,检查一下弹筒帽,对同伴互相使个眼色。一刻钟过去了。太阳落山了,但是树林里还很明亮;空气清爽而澄彻;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嫩草像绿宝石一般发出悦目的光彩,……你就等待着。树林内部渐渐黑暗起来了;晚霞的红光慢慢地沿着树根和树干移动,越升越高,从几乎还未生叶的低枝移到一动不动的、睡着的树梢。
上面这段优美的景物描写出自小说名著《 》,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对___________________民族的热爱。
9.综合性学习。(6分)
少先队大队的红领巾们正在开展以“创立校刊”为主题的研讨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⑴“少先队大队的红领巾们”一句中加点的词所指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其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2分)
⑵开动你聪明的大脑,为我们的校刊取一个响亮、文雅,有内涵的名字。(2分)

⑶假如你是校刊的主编,请为校刊设计两个板块,并为每一个板块取个名字(2分)

二、课文阅读与鉴赏。(2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皇帝的新装(节选)
丹麦·安徒生
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 )的骑士们来了。两个骗子各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枣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顶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枣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0.这篇文章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旨的主要方式是(   ) (2分)
A.拟人和想象   B.比喻和夸张 C.想象和夸张 D.想象和象征
11.选段开头括号中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勇猛 B. 高贵 C.勇猛和高贵 D. 高贵和勇猛
12. 骗子行骗成功除了骗术高超,投其所好以外,结合课文所学,从下面两个方面分析骗子行骗成功的其他重要原因。(4分)
皇帝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臣、官员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选段中“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一句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一句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4分)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什么小孩敢说真话?作者安排由一个小孩子来说出真相有何用意?(4分)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与鉴赏(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 穿井得一人
①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②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③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④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⑤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⑥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犀怪
余乡延渓有石犀牛,其来颇久。近岁居民艺①麦,被邻牛夜食几尽。牛主惧其讼②己,乃故言曰:“早见石犀牛汗如喘,又口有余青。食邻麦者,殆是乎?”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嗟乎,邻牛食麦,石犀受击,石犀之形,以一击坏,而名亦以众口神,凡事何可不揆③诸理?
【注释】①艺:种植; ②讼:诉讼,打官司; ③揆:度量,考察。
17.下面句子朗读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家无井/而出溉汲 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C. 被邻牛/夜食/几尽 D.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
18.下面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家无井而出溉汲;【灌溉】 B. 石犀岁久成怪【年岁、岁月】
C.众皆信然【书信】 D.不复疑邻牛云 【回去】
19.【甲】文的全文只有一个段落,但事情的发展顺序完整,有开端、有发展,有结局,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短文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20.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以一击坏 求闻之若此
静以修身 若屈伸呼吸
乃故言曰 得一人之使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狼得骨止
2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句子的含义有什么不同?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1)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2)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事何可不揆诸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甲】文的“国人道之”和【乙文】的“众皆信然”,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问题。
自信与命运
牟其志
红马家族祖祖辈辈居住在东域草原。东域草原气候干旱,水草稀缺,它们生活得十分艰苦。有的动物告诉红马家族,西域草原水草丰盛,美景如画。红马家族有一个梦想,就是到西域草原过崭新的生活。可是,去西域草原的路途遥远,需要通过许多关隘,可谓困难重重,险象环生。所以,没有一只红马能够成功地到达西域草原。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它决定帮助它们实现理想。一天,山神找到一只健壮的年轻红马。山神说:“我帮你到达西域草原如何?”年轻红马当然十分高兴。它问:“难道你随同我一块去西域草原?”山神说:“我给你一个锦囊,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打开它。我就会立刻出现在你身边。”年轻红马听了十分高兴。于是,它带着山神的锦囊,高高兴兴地上路了。   第一个难关是一座大山。年轻红马一看,山实在是太高了,一眼望不到顶。它从未攀登过这样高的山。它心里有些害怕,但是,一想到有山神的锦囊在手中,心中就充满了信心。于是,它顽强地向山上攀登。几天过去了,年轻红马累得筋疲力尽。此时,它向山上望了望,仍然望不到顶,好像连一半还没有爬完。它有些失望。当它准备打开山神的锦囊时,忽然有一股凉丝丝的风刮来,令年轻红马感到十分舒服。它想,原来山越高,天气越凉爽。既然这样,就索性向上攀登好了。它越爬越高,山上渐渐变冷了,它有些吃不消了。坐在一块巨石上,它想,如果再向上爬,会不会被冻死呢?它决定打开山神的锦囊。这时,一只小鸟从它的头顶飞过。它的目光跟随着小鸟眺望远处。忽然,它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绵延起伏的山峦低下了头,远处是一片茫茫无际的绿色风景。天哪,自己已经到达了山顶。   年轻红马兴奋极了。下一步,它将下山,进入第二关:闯森林。经过一番努力,它下了山并顺利地进入了一片森林。它早就听说森林中有很多猛兽,所以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它刚进入森林,就遇到了一只黑熊。黑熊张牙舞爪地向它冲了过来。它本想拿出锦囊看一看,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它只得撒开四蹄,狂奔起来。当它停下来的时候,已不见黑熊的踪影。此后,它又遇到了灰狼、狮子、巨蟒等,它都轻而易举地逃脱了。这时它才明白,自己的奔跑速度是非常快的,其他动物很难追得上。这样,它很快就走出了森林。   此后,它又穿越了大河、沼泽地等,都化险为夷。   这一天,它来到了梦寐以求的西域草原。这里青草无边,河水清澈,鸟语花香,如同进入天堂一般。此时,它忽然想起了山神的锦囊。它想打开它,看一看山神是否能够出现。可是,当它打开锦囊之后,等了半天也没有见到山神的影子。它很纳闷。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它返回了东域草原,找到了山神。它质问山神为什么不讲信用。   山神说:“你们完全有能力到达西域草原,可是,你们缺乏的是自信,并不需要我的保护。那个锦囊就是我给你的自信,所以,你成功了。”   年轻红马听了这番话之后,豁然开朗。   此后不久,红马家族成员都顺利地迁移到了西域草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自信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会帮助你把潜能发挥到极致,实现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你的命运也会由此而改变。
24.红马家族的梦想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第①自然段中写道,“没有一只红马能够成功地到达西域草原”,造成这种后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红马家族成员都顺利地迁移到了西域草原的原因又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年轻红马从东域草原到西域草原遇到了那些困难?试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第①自然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40分)
28.题目:当我们放弃了尽情的玩耍、放弃了游山玩水的机会、当我们放弃了周末的聚会、放弃了追星的热情,当我们把精力、时间、智慧集中到一起时,我们获得了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有不舍、有失落、有泪水、有疑惑、有领悟、有喜悦,当成功来到身边时,禁不住百感交集。请以“我获得了成功”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六单元复习检测题答题卷
项目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 积累与运用(34分)
(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1-6小题选择题(18分)
7.课文识记填空。(6分)
①《杞人忧天》出自 《 》(书名),作者是 家学派的人物。
②《皇帝的新装》是 (国家)作家 所写的作品。
③《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选自_____________(填时期)伊索的作品《 》。
8.名著阅读欣赏。(4分)
⑴(2分)( ) ⑵(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6分)
⑴(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二、课文阅读与鉴赏。(22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章,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10.(2分) ( ) 11. (2分) ( )
12.(4分)皇帝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臣、官员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分)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分)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分)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6分)
17.(2分)( ) 18.(2分)( )
19.(2分)( ) 20.(2分)( )
21.(2分)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四、拓展延伸阅读(18分)
24.(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分) 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分)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五、作文(40分)
2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