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五单元复习检测题
(本卷共五大题,2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试题卷(1—8页)和答题卷两部分(9—12页)组成,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不能得分。
2.考生答题前,请先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等相关信息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下列词语的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红绫 虐待( nùè ) 恋恋不舍 脸色煞白(shà)
B.忧郁 酬劳(chóu) 迫不急待 苫蔽成丘(shān)
C.凌乱 咒骂(zhòu) 主观臆断 匍匐前进( fú )
D.渊博 鲜嫩(xuān?) 装模做样 抖擞精神(sǒu )
2.下面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非要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用词不当,“许多”应改为“一些”。】
B.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九十多岁的老红军。
【搭配不当,应在“老红军”后面加上“的发言”。】
C.王老师对同学们的关怀和照顾,真是无所不至。
【搭配不当,应去掉“和照顾”。】
D. 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人们的关心。
【前后不能对应,应将后一句的“人们”改为“别人”或去掉“也字。”】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下面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离奇古怪,不合常理。【怪诞不经】 B.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怅然】
C.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大相径庭】 D腿脚因为受伤而走路摇摆、缓慢。【蹒跚】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看了看手表,有点着急地问我们。
B.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的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C.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
D.“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只是那个混账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今年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的。
B.好小子,你还知道回来呀,我还以为你偷吃了我的橙子就畏罪潜逃了呢。
C.毕林的妈妈是一位非常能干的母亲,她把家里面收拾得几乎一尘不染。
D.遇到事情要仔细分析,不能没有证据就妄下断语。
6.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元宵赏月而得名。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
B.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这一节日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的内涵。
C.为了表示谦逊的态度,古人在他人面前常用谦称,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常见的谦称有如:鄙人、愚、敝人、晚生等,常见的敬称有令、惠、尊、高贤等。
D.古时女子年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称为及笄;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未达到壮年,所以叫做弱冠。
7.古诗文默写。(4分)
⑴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寄托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达了诗人被凄清幽怨的笛声唤起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赏析(6分)
阅读下面两段选自《荷花淀》中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乙】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⑴【甲】段中作者把月光下银白雪亮的席子比做“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诗一般的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作者把荷花箭比做哨兵有什么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6分)
本单元的课文都与动物有关,学习本单元课文后,七年级(4)班正在开展一场“关爱动物”的语文课外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1)实践活动一:拟写宣传标语。(2分)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拟写一条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
(2)你的好朋友小明的父亲经常捕捉青蛙和蛇到市场上出售赚钱,请你给他发一条60字左右的短信劝他不要捕食青蛙和蛇,注意用语要恰当。(2分)
(3)写出一个含有今年生肖年这个字的成语或俗语。 (2分)
二、课文阅读与鉴赏。(22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章,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了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乙】我因此得到一个颇为清晰的结论:如果我要小凫跟着我走,我得学母凫一样叫才行。“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哞哞的叫声,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布什的诗句正是这种情况的最佳写照。
于是我立刻着手去做这个实验。就在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天,我把一窝待孵的水鸭蛋放在人工孵卵器里。小凫一出壳,羽毛刚干,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我的猜想因此完全得到证实:新出世的雏凫只对母凫的叫声有本能的反应,却不知道母亲该像什么;只要会像母鸭一样叫唤,不管是只肥胖的北京鸭还是一个更胖的人,都成了它们的母亲。
不过,这个代替物却不能太高。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
小鸭子和雁鹅不同,小鸭子对母亲的需索不休,带它们真是累人的差事。想想看,我不但得蹲在地上爬行,还得不停地嘎嘎地叫,这真不是好玩的。
不过为了探求真理,也只好忍受这种考验了。所以,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10.【甲】文的体裁是________ ____,【乙】文的体裁是_________ ________,【乙】文选
自作者的《 》一书(3分)
11. 【甲】文选段中的小猫和作者养的第一只猫相同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但它比第一只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对这只小猫的情感与第一只小猫相比最大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2.【甲】文中作者一家养猫和【乙】文中作者养这些小鸭子有什么不同?【乙】文中的事例说明了什么?(4分)
13. 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一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
14.【乙】文中引用布什的诗句有什么作用?(2分)
15.分析句子中加点字词在文中表达效果。(4分)
⑴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⑵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6.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17. 【乙】文中作者的实验是否成功?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分)
三、古诗词阅读与鉴赏(6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8-20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8.“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19.这首诗既写了眼前之景,又写了想象之景。眼前之景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想象之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对“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历来人们认为这个“涨”用得极其传神,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分)
。
四、课外拓展(18分)
【甲】 《狗事》选段
张立红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有道是:狗不嫌家贫,孩儿不嫌娘丑。狗忠肝义胆,它不像猫那样,从不嫌贫爱富。它看家护院,忠心耿耿不离不弃 ,虽然有时也不识趣 ,偶尔会狗眼看
人低。狗的能耐大得很,狗通人性,如果是训练好了,能委以重任。如缉毒,破案,抓贼,地有震后救人等等。有时比人更智慧,更勇敢,也有为义狗筑坟立碑以做纪念的。
如今的狗,福大运大,被养成了宠物狗,穿狗衣,能享受到宠物店洗澡美容。甚至跟主人同吃同住同眠。有时还要去宠物医院给狗看病打吊瓶,俨然与主人成了一家人,甚至胜过对待双方父母的待遇。这都是些幸运狗,当然也有更多的不幸运的狗,那就是流浪狗了。它们是丧家之犬,无家无院无主人,东一只,西一只,风餐露宿,到处流浪。这些狗或许有过奢华的生活,可不知何故,沦落至此,往事不堪回首,如过眼云烟!它们食无定所,流落乡野街中头。
世上总有善心人,大家并不熟知,有位叫蕙兰的好心人,竟不嫌狗腥气,把一只只流浪狗收养起来,给它们供吃供喝。狗见了她就像亲娘一样,她待狗就像带自家的孩子一样。
附近的村民,得知她收养流浪动物,就把自家养不了的小狗仔子,猫崽子,都扔到她那里。这样,从先前捡来的几只,很快就发展到了一大群。大的小的品种不一, 毛色有别,但竟如同一个大家族。它们快乐得在一起追逐打闹 ,偶有争斗却也极其团结。有饭吃,有同伴,有人关爱,再不用流浪,不用担惊受怕,仿佛,这里就是天堂一样。
【乙】 救命的海鸥
科里?瓦尔克?迪伦
在我12岁的时候,有一次跟着祖父出海捕鱼。
我们满载而归,可是在往回驶的时候,我们的船撞上了一个暗礁,船也沉了下去,祖父领着我游向了一个小岛礁。岛礁上歇着一只海鸥,当我们爬上岛礁时,它只是微微地往后退了退,并没有飞走。
我们离海岸非常近,大约只有几百米,祖父想要领着我游向海岸,不过祖父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我们看见了附近的两条大鲨鱼。祖父告诉我,或许是我们船上的鱼把鲨鱼引了过来,又或许它们本来就生活在这里。它们在附近游来游去,一直没有离去
海岸不远处有树林也有房子,我和祖父就对着房子呼救,可是没人注意到我们。这片海岸都是乱石,没有码头也没有游客,我们靠岸的码头也不在这里——祖父只是为图方便才想要从这里穿行。
整整三天,鲨鱼没有离开,那只海鸥也没有离开。我们什么也没吃,又饿又渴。后来一只螃蟹来到了岛礁上,祖父把它捉住了,然后把它掰成了两半,虽然是生的,很难吃,但我们还是把它吃了下去。当我手上还剩最后一只蟹腿的时候,我把它递给了那只海鸥,它慢慢地靠近。祖父看了看它说:“难怪它一直停在这里,原来它的翅膀脱臼了,我想我能够捉住它,至少……我们能多点食物,不会马上饿死。”
我也留意到了那只海鸥的翅膀,有一块高高隆起的地方,那应该就是它翅膀的骨头。“它真可怜!”我说。
这时,祖父已经伸手捉住了它,他摸了摸海鸥的翅膀告诉我他没有说错,它的翅膀骨头脱臼了,就在祖父打算拧断它的脖子时,我阻止他说:“祖父,你可以治好它的翅膀吗?”
“治好它的翅膀?”祖父问我。
我点点头,祖父迟疑了一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兴奋地把海鸥递给我,接着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湿漉漉的钱和半支记账用的铅笔。他把这些钱拿在手上使劲甩,大约一个小时后,钱终于干了,祖父用铅笔在每一张钱上都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被困在迪拉德海岸附近的岛礁上,我们被鲨鱼围困,请救救我们。”
祖父撕下了衣服的一条布料,他把这些钱绑在了海鸥的腿上。祖父这才从我怀里抱走海鸥,他捏了捏它的翅膀,稍一用力,海鸥一阵长叫,祖父就告诉我他已经把海鸥的翅膀骨头接上去了,然后祖父把海鸥往空中一抛,它在我们的头顶盘旋了很久,最终飞走了。
我们祈祷有人会看见它脚上的钱,会有人来救我们。但是一连两天,什么人也没有出现,我们躺在岛礁上,都以为自己会死在这里。到了第三天中午,我们终于听到了马达声,接着我们远远地看到一艘船向我们驶来……我们终于得救了!
船上的人给我们食物和水,告诉我们今天早上,有人在自家的院墙上看到一只海鸥,它的腿上绑着钱。那个人就把这只海鸥捉住了,把钱取下来后才看到了上面的字,所以连忙通知了他们。“这只海鸥救了你们呀,如果不是它,根本就不会有人知道你们被困在这里。”船上的人这样说。
几天后,祖父买来很多菜回来,请他们到家里来吃烤肉。聚餐结束后,祖父却悄悄地告诉我,真正救了我们的不是他们,也不是海鸥,而是我,是我的爱心救了我们。“如果当时你没有阻止我杀死那只海鸥,那么我们就会失去这个唯一可能使我们获救的机会!”祖父说。
我这才意识到,原来善良是可以救命的。此后,我一直都以最大的善心去对待别人,虽然我并不能当即就收获回报,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无时无刻都在回报着我,并使我感受到快乐……
21.用简短的文字叙述两篇短文的的主要内容。(4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甲】文中的蕙兰和【乙】中的“我”相同的特点是_______ __________? (2分)
23.对两篇短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甲】文写宠物狗是为了与流浪狗形成对比,突出流浪狗的不行命运。
B.【甲】文中“狗见了她就像亲娘一样,她待狗就像带自家的孩子一样。” 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蕙兰与狗的和谐亲密关系。
C.【乙】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坚韧、为了活命不择手段的爷爷形象。
D.【乙】文章以“救命的海鸥”为题,点明了文章的线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4.请梳理【乙】文的故事情节并填空。(2分)
出海捕鱼,触礁被困 → 呼救无果,面临绝境 →( )→ 最终获救,获得回报。
25.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它们快乐得在一起追逐打闹 ,偶有争斗却也极其团结。有饭吃,有同伴,有人关爱,再不用流浪,不用担惊受怕,仿佛,这里就是天堂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6. 【乙】文中当“我”阻止祖父拧断海鸥的脖子并请求他治好海鸥的翅膀时,祖父迟疑了一下。 联系上下文,写出 祖父“迟疑”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阅读本文后,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3分)
五、作文(50分)
28.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令人难忘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在这些过程中,有的事我们能够想到,有的事我们还真的没有想到。请根据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在成长路上”或“我真的没想到”为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名、班级名和老师名。
(3)能写出真人真事、真情实感。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五单元复习检测题答题卷
项目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 积累与运用(34分)
(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1-6小题选择题(18分)
7.古诗文默写。(4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欣赏。(6分)
⑴(4分)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综合性学习。(6分)
⑴(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二、课文阅读与鉴赏。(22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章,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10.(3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6分)
18.(2分)
。
19.(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四、拓展延伸阅读(18分)
21.(4分)【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2分)( )
24.(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五、作文(40分)
2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五单元复习检测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本卷共五大题,2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试题卷(1—8页)和答题卷两部分(9—12页)组成,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不能得分。
2.考生答题前,请先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等相关信息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下列词语的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红绫 虐待( nùè ) 恋恋不舍 脸色煞白(shà)
B.忧郁 酬劳(chóu) 迫不急待 苫蔽成丘(shān)
C.凌乱 咒骂(zhòu) 主观臆断 匍匐前进( fú )
D.渊博 鲜嫩(xuān?) 装模做样 抖擞精神(sǒu )
【答案】C
【解析】A项中“虐待”的“虐”应读“nǜn”,“恋恋不舍”应为“念念不舍”; B项中“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苫蔽成丘”的“苫”应读“shàn”;D项中“鲜嫩”的“鲜”应读“xiān”,“装模做样”应为“装模作样”。
2.下面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非要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用词不当,“许多”应改为“一些”。】
B.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九十多岁的老红军。
【搭配不当,应在“老红军”后面加上“的发言”。】
C.王老师对同学们的关怀和照顾,真是无所不至。
【搭配不当,应去掉“和照顾”。】
D. 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人们的关心。
【前后不能对应,应将后一句的“人们”改为“别人”或去掉“也字。”】
【答案】D
【解析】A项的病因不是用词不当而是关联词语成分残缺,“刨根问底”后面应加上“不可”;B项为搭配不当,应删掉“和倾听”;因为“倾听”的是语言; C项是用词不当而不是搭配不当,应将“无所不至”改为“无微不至”。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下面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离奇古怪,不合常理。【怪诞不经】 B.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怅然】
C.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大相径庭】 D腿脚因为受伤而走路摇摆、缓慢。【蹒跚】
【答案】D
【解析】D项中蹒跚是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不是因为受伤而造成。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看了看手表,有点着急地问我们。
B.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的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C.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
D.“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只是那个混账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答案】B
【解析】A项“吗”字后面用逗号,“同学们”之后用问号;C项两处“小猫呢”后面都要加冒号;D项中“说”字后面应该用逗号。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今年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的。
B.好小子,你还知道回来呀,我还以为你偷吃了我的橙子就畏罪潜逃了呢。
C.毕林的妈妈是一位非常能干的母亲,她把家里面收拾得几乎一尘不染。
D.遇到事情要仔细分析,不能没有证据就妄下断语。
【答案】A
【解析】眼花缭乱是指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不是指视力的好坏。
6.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元宵赏月而得名。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
B.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这一节日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的内涵。
C.为了表示谦逊的态度,古人在他人面前常用谦称,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常见的谦称有如:鄙人、愚、敝人、晚生等,常见的敬称有令、惠、尊、高贤等。
D.古时女子年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称为及笄;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未达到壮年,所以叫做弱冠。
【答案】D
【解析】古代男子是二十岁行弱冠礼。
7.古诗文默写。(4分)
⑴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寄托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达了诗人被凄清幽怨的笛声唤起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8.名著赏析(6分)
阅读下面两段选自《荷花淀》中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乙】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⑴【甲】段中作者把月光下银白雪亮的席子比做“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诗一般的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用:烘托人物的形象,映衬人物美好的心灵;感情:表达作者对白洋淀及白洋淀人民的热爱。
⑵作者把荷花箭比做哨兵有什么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暗示下面将有一场战斗在这里发生(暗示这里的场景将与战斗有关)。
9.综合性学习。(6分)
本单元的课文都与动物有关,学习本单元课文后,七年级(4)班正在开展一场“关爱动物”的语文课外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1)实践活动一:拟写宣传标语。(2分)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拟写一条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
【答案】①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关心你的朋友吧!②爱护动物,就是爱护你自己! ③爱护动物,别让人类成为地球上最孤单的生命!
(2)你的好朋友小明的父亲经常捕捉青蛙和蛇到市场上出售赚钱,请你给他发一条60字左右的短信劝他不要捕食青蛙和蛇,注意用语要恰当。(2分)
【答案】叔叔:青蛙和蛇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可以捕食老鼠和害虫,爱护动物,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叔叔,你这样做,一旦被公安机关发现,就会受到处罚,这会影响到我的好朋友小明,请叔叔三思。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但要在短信的内容中要抓住两点,一是保护青蛙和蛇的意义,二是这样做的危害。同时,还要注意用语要恰当
(3)写出一个含有今年生肖年这个字的成语或俗语。 (2分)
【答案】猪狗不如、辽东之猪、泥猪瓦狗、肥猪拱门、辽东之猪、一龙一猪、扮猪吃老虎、人怕出名猪怕壮、死猪不怕开火烫、猪八戒照镜子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避免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要学生知道今年的生肖,就可以较为顺利地解答此题。此题为开放性问题,学生回答其他与猪相关的成语或俗语也可得分。
二、课文阅读与鉴赏。(22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章,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了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乙】我因此得到一个颇为清晰的结论:如果我要小凫跟着我走,我得学母凫一样叫才行。“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哞哞的叫声,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布什的诗句正是这种情况的最佳写照。
于是我立刻着手去做这个实验。就在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天,我把一窝待孵的水鸭蛋放在人工孵卵器里。小凫一出壳,羽毛刚干,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我的猜想因此完全得到证实:新出世的雏凫只对母凫的叫声有本能的反应,却不知道母亲该像什么;只要会像母鸭一样叫唤,不管是只肥胖的北京鸭还是一个更胖的人,都成了它们的母亲。
不过,这个代替物却不能太高。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
小鸭子和雁鹅不同,小鸭子对母亲的需索不休,带它们真是累人的差事。想想看,我不但得蹲在地上爬行,还得不停地嘎嘎地叫,这真不是好玩的。
不过为了探求真理,也只好忍受这种考验了。所以,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10.【甲】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__,【乙】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_,【乙】文选
自作者的《 》一书。(3分)
【答案】散文;所罗门王的指环。
11. 【甲】文选段中的小猫和作者养的第一只猫相同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我们对这只小猫的情感与第一只小猫相比最大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活泼、可爱;多了一份担心。
12.【甲】文中作者一家养猫和【乙】文中作者养这些小鸭子有什么不同?【乙】文中的事例说明了什么?(4分)
【答案】不同:【甲】文中的养猫是一种情趣、爱好,它能够给主人带来乐趣;【乙】文中作者饲养水鸭子是为了做科学实验,是一件累人的差事。
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科学研究不仅需要承受研究的艰苦,还常常需要承受人们误解。
13. 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一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
【答案】为后来这只小猫的丢失埋下伏笔或为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
14.【乙】文中引用布什的诗句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引用布什的诗句是为了证明作者前面得出的结论,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富有诗意。
15.分析句子中加点字词在文中表达效果。(4分)
⑴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居然”一词表达了我们的惊喜之情,我们对它的喜爱之情不言而喻。
⑵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的暗自得意与游人惊异的神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极富喜剧效果,同时也从侧面表现了作者实验时的忘我投入。
16.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答案】运用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略带调侃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小鸭子们感受不到“母亲”存在时的焦急情态,也表现出了作者对它们的怜爱之情。注意:文中的“好像”不是比喻。
17. 【乙】文中作者的实验是否成功?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分)
【答案】成功;从“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可以看出来。
三、古诗词阅读与鉴赏(6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8-20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8.“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答案】“何当”一词用词精妙,既表达出了诗人对回归家乡的期盼,也表达了诗人欲归不得的愁苦。
19.这首诗既写了眼前之景,又写了想象之景。眼前之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象之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眼前之景:巴山夜雨涨秋池;想象之景:共剪西窗烛。
20.对“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历来人们认为这个“涨”用得极其传神,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分)
。
【答案】这个“涨”字一语双关,富于动态之美,从表面看,它描写的是巴山夜雨之中秋水涨满秋池的景象,而深层含义却是表达诗人愁思的绵长。
四、课外拓展(18分)
【甲】 《狗事》选段
张立红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有道是:狗不嫌家贫,孩儿不嫌娘丑。狗忠肝义胆,它不像猫那样,从不嫌贫爱富。它看家护院,忠心耿耿不离不弃 ,虽然有时也不识趣 ,偶尔会狗眼看
人低。狗的能耐大得很,狗通人性,如果是训练好了,能委以重任。如缉毒,破案,抓贼,地有震后救人等等。有时比人更智慧,更勇敢,也有为义狗筑坟立碑以做纪念的。
如今的狗,福大运大,被养成了宠物狗,穿狗衣,能享受到宠物店洗澡美容。甚至跟主人同吃同住同眠。有时还要去宠物医院给狗看病打吊瓶,俨然与主人成了一家人,甚至胜过对待双方父母的待遇。这都是些幸运狗,当然也有更多的不幸运的狗,那就是流浪狗了。它们是丧家之犬,无家无院无主人,东一只,西一只,风餐露宿,到处流浪。这些狗或许有过奢华的生活,可不知何故,沦落至此,往事不堪回首,如过眼云烟!它们食无定所,流落乡野街中头。
世上总有善心人,大家并不熟知,有位叫蕙兰的好心人,竟不嫌狗腥气,把一只只流浪狗收养起来,给它们供吃供喝。狗见了她就像亲娘一样,她待狗就像带自家的孩子一样。
附近的村民,得知她收养流浪动物,就把自家养不了的小狗仔子,猫崽子,都扔到她那里。这样,从先前捡来的几只,很快就发展到了一大群。大的小的品种不一, 毛色有别,但竟如同一个大家族。它们快乐得在一起追逐打闹 ,偶有争斗却也极其团结。有饭吃,有同伴,有人关爱,再不用流浪,不用担惊受怕,仿佛,这里就是天堂一样。
【乙】 救命的海鸥
科里?瓦尔克?迪伦
在我12岁的时候,有一次跟着祖父出海捕鱼。
我们满载而归,可是在往回驶的时候,我们的船撞上了一个暗礁,船也沉了下去,祖父领着我游向了一个小岛礁。岛礁上歇着一只海鸥,当我们爬上岛礁时,它只是微微地往后退了退,并没有飞走。
我们离海岸非常近,大约只有几百米,祖父想要领着我游向海岸,不过祖父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我们看见了附近的两条大鲨鱼。祖父告诉我,或许是我们船上的鱼把鲨鱼引了过来,又或许它们本来就生活在这里。它们在附近游来游去,一直没有离去
海岸不远处有树林也有房子,我和祖父就对着房子呼救,可是没人注意到我们。这片海岸都是乱石,没有码头也没有游客,我们靠岸的码头也不在这里——祖父只是为图方便才想要从这里穿行。
整整三天,鲨鱼没有离开,那只海鸥也没有离开。我们什么也没吃,又饿又渴。后来一只螃蟹来到了岛礁上,祖父把它捉住了,然后把它掰成了两半,虽然是生的,很难吃,但我们还是把它吃了下去。当我手上还剩最后一只蟹腿的时候,我把它递给了那只海鸥,它慢慢地靠近。祖父看了看它说:“难怪它一直停在这里,原来它的翅膀脱臼了,我想我能够捉住它,至少……我们能多点食物,不会马上饿死。”
我也留意到了那只海鸥的翅膀,有一块高高隆起的地方,那应该就是它翅膀的骨头。“它真可怜!”我说。
这时,祖父已经伸手捉住了它,他摸了摸海鸥的翅膀告诉我他没有说错,它的翅膀骨头脱臼了,就在祖父打算拧断它的脖子时,我阻止他说:“祖父,你可以治好它的翅膀吗?”
“治好它的翅膀?”祖父问我。
我点点头,祖父迟疑了一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兴奋地把海鸥递给我,接着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湿漉漉的钱和半支记账用的铅笔。他把这些钱拿在手上使劲甩,大约一个小时后,钱终于干了,祖父用铅笔在每一张钱上都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被困在迪拉德海岸附近的岛礁上,我们被鲨鱼围困,请救救我们。”
祖父撕下了衣服的一条布料,他把这些钱绑在了海鸥的腿上。祖父这才从我怀里抱走海鸥,他捏了捏它的翅膀,稍一用力,海鸥一阵长叫,祖父就告诉我他已经把海鸥的翅膀骨头接上去了,然后祖父把海鸥往空中一抛,它在我们的头顶盘旋了很久,最终飞走了。
我们祈祷有人会看见它脚上的钱,会有人来救我们。但是一连两天,什么人也没有出现,我们躺在岛礁上,都以为自己会死在这里。到了第三天中午,我们终于听到了马达声,接着我们远远地看到一艘船向我们驶来……我们终于得救了!
船上的人给我们食物和水,告诉我们今天早上,有人在自家的院墙上看到一只海鸥,它的腿上绑着钱。那个人就把这只海鸥捉住了,把钱取下来后才看到了上面的字,所以连忙通知了他们。“这只海鸥救了你们呀,如果不是它,根本就不会有人知道你们被困在这里。”船上的人这样说。
几天后,祖父买来很多菜回来,请他们到家里来吃烤肉。聚餐结束后,祖父却悄悄地告诉我,真正救了我们的不是他们,也不是海鸥,而是我,是我的爱心救了我们。“如果当时你没有阻止我杀死那只海鸥,那么我们就会失去这个唯一可能使我们获救的机会!”祖父说。
我这才意识到,原来善良是可以救命的。此后,我一直都以最大的善心去对待别人,虽然我并不能当即就收获回报,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无时无刻都在回报着我,并使我感受到快乐……
21.用简短的文字叙述两篇短文的的主要内容。(4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甲】文记述了一个叫蕙兰的好心人收养流浪狗的事。
【乙】文写了“我”12岁时在岛礁上救了海鸥,海鸥又救了“我”和爷爷的故事。
22.【甲】文中的蕙兰和【乙】中的“我”相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答案】富有爱心,热爱动物。
23.对两篇短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甲】文写宠物狗是为了与流浪狗形成对比,突出流浪狗的不行命运。
B.【甲】文中“狗见了她就像亲娘一样,她待狗就像带自家的孩子一样。” 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蕙兰与狗的和谐亲密关系。
C.【乙】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坚韧、为了活命不择手段的爷爷形象。
D.【乙】文章以“救命的海鸥”为题,点明了文章的线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C
24.请梳理【乙】文的故事情节并填空。(2分)
出海捕鱼,触礁被困 → 呼救无果,面临绝境 →( )→ 最终获救,获得回报。
【答案】救治海鸥,送信求援。
25.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它们快乐得在一起追逐打闹 ,偶有争斗却也极其团结。有饭吃,有同伴,有人关爱,再不用流浪,不用担惊受怕,仿佛,这里就是天堂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快乐”、“天堂”表现了流浪狗在蕙兰的收留和精心照顾下,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从而赞扬了蕙兰的爱心奉献。
26. 【乙】文中当“我”阻止祖父拧断海鸥的脖子并请求他治好海鸥的翅膀时,祖父迟疑了一下。 联系上下文,写出 祖父“迟疑”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祖父迟疑的原因是孙子在缺少食物,面临生死考验的情况下仍然心存善良,请求他救治海鸥。
27.阅读本文后,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们心中要怀有慈爱之心,要善待动物,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五、作文(50分)
2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令人难忘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在这些过程中,有的事我们能够想到,有的事我们还真的没有想到。请根据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在成长路上”或“我真的没想到”为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名、班级名和老师名。
(3)能写出真人真事、真情实感。
【解析】应在两个文题中选择一个,确立文题后,学生应紧紧抓住“成长路上”或“真没想到”这个条件,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来突出主题,对语句通顺、故事情节完整、思路清晰、事件具体生动,所写事件具有一定中心的作文,可在60-80内给分。.在达到上述要求的基础上,能够在写作中突出重点、情感真挚的作文,可酌情给予高分。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五单元复习检测题
(本卷共五大题,2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试题卷(1—8页)和答题卷两部分(9—12页)组成,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不能得分。
2.考生答题前,请先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等相关信息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下列词语的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红绫 虐待( nùè ) 恋恋不舍 脸色煞白(shà)
B.忧郁 酬劳(chóu) 迫不急待 苫蔽成丘(shān)
C.凌乱 咒骂(zhòu) 主观臆断 匍匐前进( fú )
D.渊博 鲜嫩(xuān?) 装模做样 抖擞精神(sǒu )
2.下面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非要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用词不当,“许多”应改为“一些”。】
B.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九十多岁的老红军。
【搭配不当,应在“老红军”后面加上“的发言”。】
C.王老师对同学们的关怀和照顾,真是无所不至。
【搭配不当,应去掉“和照顾”。】
D. 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人们的关心。
【前后不能对应,应将后一句的“人们”改为“别人”或去掉“也字。”】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下面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离奇古怪,不合常理。【怪诞不经】 B.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怅然】
C.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大相径庭】 D腿脚因为受伤而走路摇摆、缓慢。【蹒跚】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看了看手表,有点着急地问我们。
B.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的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C.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
D.“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只是那个混账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今年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的。
B.好小子,你还知道回来呀,我还以为你偷吃了我的橙子就畏罪潜逃了呢。
C.毕林的妈妈是一位非常能干的母亲,她把家里面收拾得几乎一尘不染。
D.遇到事情要仔细分析,不能没有证据就妄下断语。
6.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元宵赏月而得名。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
B.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这一节日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的内涵。
C.为了表示谦逊的态度,古人在他人面前常用谦称,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常见的谦称有如:鄙人、愚、敝人、晚生等,常见的敬称有令、惠、尊、高贤等。
D.古时女子年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称为及笄;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未达到壮年,所以叫做弱冠。
7.古诗文默写。(4分)
⑴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寄托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达了诗人被凄清幽怨的笛声唤起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赏析(6分)
阅读下面两段选自《荷花淀》中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乙】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⑴【甲】段中作者把月光下银白雪亮的席子比做“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诗一般的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作者把荷花箭比做哨兵有什么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6分)
本单元的课文都与动物有关,学习本单元课文后,七年级(4)班正在开展一场“关爱动物”的语文课外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1)实践活动一:拟写宣传标语。(2分)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拟写一条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
(2)你的好朋友小明的父亲经常捕捉青蛙和蛇到市场上出售赚钱,请你给他发一条60字左右的短信劝他不要捕食青蛙和蛇,注意用语要恰当。(2分)
(3)写出一个含有今年生肖年这个字的成语或俗语。 (2分)
二、课文阅读与鉴赏。(22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章,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了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乙】我因此得到一个颇为清晰的结论:如果我要小凫跟着我走,我得学母凫一样叫才行。“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哞哞的叫声,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布什的诗句正是这种情况的最佳写照。
于是我立刻着手去做这个实验。就在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天,我把一窝待孵的水鸭蛋放在人工孵卵器里。小凫一出壳,羽毛刚干,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我的猜想因此完全得到证实:新出世的雏凫只对母凫的叫声有本能的反应,却不知道母亲该像什么;只要会像母鸭一样叫唤,不管是只肥胖的北京鸭还是一个更胖的人,都成了它们的母亲。
不过,这个代替物却不能太高。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
小鸭子和雁鹅不同,小鸭子对母亲的需索不休,带它们真是累人的差事。想想看,我不但得蹲在地上爬行,还得不停地嘎嘎地叫,这真不是好玩的。
不过为了探求真理,也只好忍受这种考验了。所以,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10.【甲】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__,【乙】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_,【乙】文选
自作者的《 》一书。(3分)
11. 【甲】文选段中的小猫和作者养的第一只猫相同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但它比第一只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对这只小猫的情感与第一只小猫相比最大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2.【甲】文中作者一家养猫和【乙】文中作者养这些小鸭子有什么不同?【乙】文中的事例说明了什么?(4分)
13. 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一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
14.【乙】文中引用布什的诗句有什么作用?(2分)
15.分析句子中加点字词在文中表达效果。(4分)
⑴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17. 【乙】文中作者的实验是否成功?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分)
三、古诗词阅读与鉴赏(6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8-20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8.“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19.这首诗既写了眼前之景,又写了想象之景。眼前之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象之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对“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历来人们认为这个“涨”用得极其传神,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分)
。
四、课外拓展(18分)
【甲】 《狗事》选段
张立红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有道是:狗不嫌家贫,孩儿不嫌娘丑。狗忠肝义胆,它不像猫那样,从不嫌贫爱富。它看家护院,忠心耿耿不离不弃 ,虽然有时也不识趣 ,偶尔会狗眼看
人低。狗的能耐大得很,狗通人性,如果是训练好了,能委以重任。如缉毒,破案,抓贼,地有震后救人等等。有时比人更智慧,更勇敢,也有为义狗筑坟立碑以做纪念的。
如今的狗,福大运大,被养成了宠物狗,穿狗衣,能享受到宠物店洗澡美容。甚至跟主人同吃同住同眠。有时还要去宠物医院给狗看病打吊瓶,俨然与主人成了一家人,甚至胜过对待双方父母的待遇。这都是些幸运狗,当然也有更多的不幸运的狗,那就是流浪狗了。它们是丧家之犬,无家无院无主人,东一只,西一只,风餐露宿,到处流浪。这些狗或许有过奢华的生活,可不知何故,沦落至此,往事不堪回首,如过眼云烟!它们食无定所,流落乡野街中头。
世上总有善心人,大家并不熟知,有位叫蕙兰的好心人,竟不嫌狗腥气,把一只只流浪狗收养起来,给它们供吃供喝。狗见了她就像亲娘一样,她待狗就像带自家的孩子一样。
附近的村民,得知她收养流浪动物,就把自家养不了的小狗仔子,猫崽子,都扔到她那里。这样,从先前捡来的几只,很快就发展到了一大群。大的小的品种不一, 毛色有别,但竟如同一个大家族。它们快乐得在一起追逐打闹 ,偶有争斗却也极其团结。有饭吃,有同伴,有人关爱,再不用流浪,不用担惊受怕,仿佛,这里就是天堂一样。
【乙】 救命的海鸥
科里?瓦尔克?迪伦
在我12岁的时候,有一次跟着祖父出海捕鱼。
我们满载而归,可是在往回驶的时候,我们的船撞上了一个暗礁,船也沉了下去,祖父领着我游向了一个小岛礁。岛礁上歇着一只海鸥,当我们爬上岛礁时,它只是微微地往后退了退,并没有飞走。
我们离海岸非常近,大约只有几百米,祖父想要领着我游向海岸,不过祖父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我们看见了附近的两条大鲨鱼。祖父告诉我,或许是我们船上的鱼把鲨鱼引了过来,又或许它们本来就生活在这里。它们在附近游来游去,一直没有离去
海岸不远处有树林也有房子,我和祖父就对着房子呼救,可是没人注意到我们。这片海岸都是乱石,没有码头也没有游客,我们靠岸的码头也不在这里——祖父只是为图方便才想要从这里穿行。
整整三天,鲨鱼没有离开,那只海鸥也没有离开。我们什么也没吃,又饿又渴。后来一只螃蟹来到了岛礁上,祖父把它捉住了,然后把它掰成了两半,虽然是生的,很难吃,但我们还是把它吃了下去。当我手上还剩最后一只蟹腿的时候,我把它递给了那只海鸥,它慢慢地靠近。祖父看了看它说:“难怪它一直停在这里,原来它的翅膀脱臼了,我想我能够捉住它,至少……我们能多点食物,不会马上饿死。”
我也留意到了那只海鸥的翅膀,有一块高高隆起的地方,那应该就是它翅膀的骨头。“它真可怜!”我说。
这时,祖父已经伸手捉住了它,他摸了摸海鸥的翅膀告诉我他没有说错,它的翅膀骨头脱臼了,就在祖父打算拧断它的脖子时,我阻止他说:“祖父,你可以治好它的翅膀吗?”
“治好它的翅膀?”祖父问我。
我点点头,祖父迟疑了一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兴奋地把海鸥递给我,接着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湿漉漉的钱和半支记账用的铅笔。他把这些钱拿在手上使劲甩,大约一个小时后,钱终于干了,祖父用铅笔在每一张钱上都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被困在迪拉德海岸附近的岛礁上,我们被鲨鱼围困,请救救我们。”
祖父撕下了衣服的一条布料,他把这些钱绑在了海鸥的腿上。祖父这才从我怀里抱走海鸥,他捏了捏它的翅膀,稍一用力,海鸥一阵长叫,祖父就告诉我他已经把海鸥的翅膀骨头接上去了,然后祖父把海鸥往空中一抛,它在我们的头顶盘旋了很久,最终飞走了。
我们祈祷有人会看见它脚上的钱,会有人来救我们。但是一连两天,什么人也没有出现,我们躺在岛礁上,都以为自己会死在这里。到了第三天中午,我们终于听到了马达声,接着我们远远地看到一艘船向我们驶来……我们终于得救了!
船上的人给我们食物和水,告诉我们今天早上,有人在自家的院墙上看到一只海鸥,它的腿上绑着钱。那个人就把这只海鸥捉住了,把钱取下来后才看到了上面的字,所以连忙通知了他们。“这只海鸥救了你们呀,如果不是它,根本就不会有人知道你们被困在这里。”船上的人这样说。
几天后,祖父买来很多菜回来,请他们到家里来吃烤肉。聚餐结束后,祖父却悄悄地告诉我,真正救了我们的不是他们,也不是海鸥,而是我,是我的爱心救了我们。“如果当时你没有阻止我杀死那只海鸥,那么我们就会失去这个唯一可能使我们获救的机会!”祖父说。
我这才意识到,原来善良是可以救命的。此后,我一直都以最大的善心去对待别人,虽然我并不能当即就收获回报,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无时无刻都在回报着我,并使我感受到快乐……
21.用简短的文字叙述两篇短文的的主要内容。(4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甲】文中的蕙兰和【乙】中的“我”相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 23.对两篇短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甲】文写宠物狗是为了与流浪狗形成对比,突出流浪狗的不行命运。
B.【甲】文中“狗见了她就像亲娘一样,她待狗就像带自家的孩子一样。” 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蕙兰与狗的和谐亲密关系。
C.【乙】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坚韧、为了活命不择手段的爷爷形象。
D.【乙】文章以“救命的海鸥”为题,点明了文章的线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4.请梳理【乙】文的故事情节并填空。(2分)
出海捕鱼,触礁被困 → 呼救无果,面临绝境 →( )→ 最终获救,获得回报。
25.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它们快乐得在一起追逐打闹 ,偶有争斗却也极其团结。有饭吃,有同伴,有人关爱,再不用流浪,不用担惊受怕,仿佛,这里就是天堂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乙】文中当“我”阻止祖父拧断海鸥的脖子并请求他治好海鸥的翅膀时,祖父迟疑了一下。 联系上下文,写出 祖父“迟疑”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阅读本文后,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3分)
五、作文(50分)
28.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令人难忘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在这些过程中,有的事我们能够想到,有的事我们还真的没有想到。请根据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在成长路上”或“我真的没想到”为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名、班级名和老师名。
(3)能写出真人真事、真情实感。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五单元复习检测题答题卷
项目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 积累与运用(34分)
(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1-6小题选择题(18分)
7.古诗文默写。(4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欣赏。(6分)
⑴(4分)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综合性学习。(6分)
⑴(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二、课文阅读与鉴赏。(22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章,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10.(3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6分)
18.(2分)
。
19.(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四、拓展延伸阅读(18分)
21.(4分)【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2分)( )
24.(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五、作文(40分)
2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