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秋天》名师课堂实录
课前播放音乐
师:谁知道这次活动叫什么?
生:“金秋十月”教研活动。
师:今天我们很幸运的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关于学诗同学们有什么可以交流?
生:要有感情地朗读。
师:诗人西渡关于读诗有自己的见解。
(课件显示:一、通过诗的声音体会,二、一字一句的细读。)
生齐读本诗
师:通过诗歌的声音体会诗情。
一女生读课文
师:读得正确吗?
生:读的节奏不怎么好。
师:他读出了他对秋天的感觉,你觉得他读出了你心目中的秋天么?
生:没有。
(众生笑)
生:感情不足。
师:感情不足,嗯,很好。我们同学读诗啊,确实是这样,个人有个人的风格。但是要读好还是要技巧的,那就是理解诗歌的内容。所以读,要读准字音、节奏、意象和感情,特别是后面的感情是有点难度的。那么怎么读出来了呢?我们还是一起来参照西渡的第二条“一字一句的用心的去细读,读出它的言外之意。”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的,这个字就可能有着非常深刻的含义。它可能是个无底洞,它可能有很多很多的意思在里面。那我们今天试一试啊。老师先举个例子,“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这句中的“飘”字用得好,伐木声原来是有噪音之嫌,一般声音用“传”这个字,可是这里用了“飘”就觉得特别的柔婉,声音悦耳,像歌声一样,用声音来反衬出幽静。所以我就这样读,读的时候舒缓一些,这样可以读出慢慢地飘的感觉。
师读。
师:好,现在我们自己管自己,去读诗,去研究每一个字后边。你觉得它用的很有意思,用笔在边上写一写,圈出来。
(生读,师巡视)
师:我看到我们同学就在找到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字,现在我们两个人或三个人,或者前后也可以交流一下,把你找到的跟同学分享一下。
生开始讨论。
师:咱们来交流一下,好吗?(指一学生)你先来是吧,好。
生:“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我觉得这句中的“披”字用得非常好。
师:这个“披”好在哪里?
生:因为“披”就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而在露珠上用上“披”,就给人一种早上非常清新的感觉。
师:我现在就披着一个披肩,对吧。这个“披”字感觉到非常的清新、轻盈,对吧。那种轻盈的感觉非常好。你这句话能读一读么?
(生再读)
师:很好,还有谁起来讲讲?我们先看第一节吧,第一节还有谁有发现的?
生:“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很好。
师:饱食很好,你说呀,说它好在哪里?
生:它用了拟人手法,好像镰刀吃过饭一样。
师(笑):好像镰刀吃过饭一样。
生:还有就是那个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让人感觉到这个季节就是秋天。因为他们收完稻子了。
师:嗯,所以写出了秋天的?
生:丰收。
师:这个句子我把它改一改,你听一下,好吗?我把它改成“放下割过稻子的镰刀”。
生:俗。
众生笑
师:那你就把这个“好”读出来。
生读
师:也就是说要把“饱食”和“稻香”,要怎么样?
众生:读重一点。
师:重一点,你再来用你的感受读一遍。你读你的,我读我的。我先来。
师:“放下割过稻子的镰刀。”
生:“放下饱食过稻子的镰刀。”
师:怎么样,你有这个“丰收感”么?
众生:有。
师:好,你再给大家领读一遍。
生读,众生跟读
师:我觉得“稻香”还可以慢一点。
师:很好,继续来,还有么?
师:很精彩。
生:“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我举得这个“丁丁”用的很好。“丁丁”这个音听起来非常的清脆、柔缓,就是写出了这个伐木声轻柔的感觉。
师:轻柔柔的感觉,很好,把它读一遍。
生再读
师:好不好啊?
众生:好!
师:比我好。还有么?
生:我觉得“秋天栖息在农家里”,这个“栖息”用得好。它把秋天写得富有生机,写得生机勃勃。
师:“栖息”你认为是生机勃勃。“栖息”一般形容什么?
众生:鸟类。
师:鸟类怎么样啊?鸟类经过了捕食之后,现在?
生:回到家里。
师:回到家里啊,停下来了是吧。好,那么你觉得秋天用“栖息”写出了秋天的什么?
生:秋天的生气。
师:生气。秋天还很紧张么,像夏天一样?
生:很凉爽,很喜悦。
师:很喜悦,还有一点松弛下来了,可以休闲了,是吧。好,把这一句读一读。
生读
师:嗯,很好。那么我们说这个,从第一节当我们读到了诗人的什么,读到了这个秋天的什么?什么样的情感?
众生:丰收的。
师:感觉有点喜悦是吧。这个是农民的喜悦,农民的丰收,还有谁的喜悦?还有谁也在喜悦?
众生:秋天。
师:秋天,还有谁?
众生:诗人。
师:诗人,很好。现在除了诗人,还有谁?
众生:我们。
师:我们也带着丰收的喜悦把丰收读一读。
众生齐读第一节
师:很好,秋天不仅仅在农家里,还在其他的地方,来,说说看。其他的,第二节有吗?
生:“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这一段“轻轻”用得好。“轻轻”这一叠词显示了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师:“轻轻”合格叠词悠闲自得的心情,同意吗?
众生:同意。
师:情把她的智慧在旁边写一写。很好,还有谁要说的?
生:“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我觉得这个“游戏”用的非常好?好像写出了渔人不在意捕鱼的多少,只在意休闲地感受秋天。
师:哦,这个渔翁之意不在鱼,而在于感受秋天的什么?
生:带来的心情。
师:怎样的心情?
生:愉快的心情。
师:还有吗?刚刚他说的什么样的心情?
众生:闲适的。
师:闲适的、悠闲的心情,很好。关键词在边上记一记啊。还有么。这一节里面?
生:“像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这一句中的”冷雾“用得好。因为雾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朦胧的。这里用上“冷雾”,就烘托出一派朦胧的感觉。而且雾又很好的抓住了秋天的特点。
师:嗯,雾,秋天的特点,有一中年朦胧的感觉。还有一点早晨的清凉,对吧。好,这个环境抓得好。还有吗,第二节?我们就说说渔家的秋天。来,这同学发言非常积极。
生:“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载”字用得好,白霜应该是连在那里,搭在那里的哦。他用“载”比喻成船,很雅。
师:这个白霜本来就铺在这上面,它说“载”着,那说明这个环境怎么样?
生:很雅。
师:很优雅,没有人去破坏它,而且太阳有没出来啦?
众生:没有。
师:好,还有么?第二节里面老师有一句话不明白。好,这里有说。
生:“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这里的“归泊”实际上是暗示时间,与第一段中的清晨相呼应。是船家轻轻地摇着归泊的小桨。
师:也就是说打鱼归来了,是吧?该是怎样归来了呀?
生:应该是很欢愉,很愉快。
师:哦,很欢愉地回来了。很好。
师:嗯,这里有一句诗老师不明白,“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我们把它缩一下句子,就变成了什么?
生: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好像捕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
师:好像捕起的、捞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那么就是他到底有没有收起鱼啊?
生:没有。
师:那收起的是什么?
生:收起的是青鳊鱼。
师:青鳊鱼不是鱼么?
众生笑
师:收起的是什么啊?
众生:影子。
师:那到底有没有收到鱼?
众生:没有。
师:我们把这个句式换一下,就变成收到鱼了,怎么换?
生:收起乌桕叶影子似的青鳊鱼。
师:那就收起了什么?
众生:青鳊鱼。
师:诗歌的语言啊,经常就是这样的,跳跃性的。比如说,我们熟悉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把它改编一下,“我轻轻地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写得好么?
众生:不好。
师:但是现在这句诗也一样啊。所以说不管收起的是鱼还是叶子,我们的渔人同样是怎样的?
众生:悠闲的、快乐的。
师:就是这样来品出来。第三节呢,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喜欢的字词?
生:“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
师:少女怎样的情怀?
生:似喜似羞的情怀。
师:似喜似羞?喜什么,又羞什么?
生:看见了秋天。
师:哦,喜在看见了这么美丽的秋天的景色,有点喜。好,羞呢?
师:羞在哪里,干嘛要羞?我们从诗里继续找答案。羞在哪里呢,再想想?她提出这个问题,“梦寐”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睡梦。
师:那这个牧羊女不在放牧而在睡觉、做梦,对么?是这个意思么?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
师:梦寐在眼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咱们通过这个窗户看到了牧羊女的什么?
生:看到了他的感情。
师:怎样的感情?
生:对秋天的感情。
师:它前面有个问句,它怎么问的?
生: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师:对啊,这个问句谁在问啊?
生:牧羊女。
师:那么牧羊女有种什么样的情怀啊?
生:思念牛背上的笛声。
师:思念牛背上的笛声的情怀。有这样的感觉么,得出来了吗?好,各位在座的少男少女们,我觉得你们肯定也有过梦寐的时候,有吗?比如说,因为美丽的景色,梦寐过么?比如说,为刚刚过去的童年?为之前的同窗好友,现在已经异地求学了,有些到实验初中读书了,是吧?有没有想过呀,有没有梦寐过?
众生:有。
师:那么我们就一起带着这种梦寐的感觉把这一节读一遍。
众生读第三节
师:少女思念丰收的第二幅画,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
生:霜晨归渔图。
师:为什么师霜晨?
生:因为它说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师:哦,所以是有霜的早晨,归渔,是吧。读到现在啊,我想我们对这首诗的内涵就更加的……
(一生举手)
师: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啊?
生:那个“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是什么意思哦?
众生笑
师:他有问题提出来,谁能帮他解决?
生:香指瓜果飘香,热指夏天的炎热。
师:夏天还有什么香?夏天的香,这个草原上的花草香。她在想什么?
生:想着夏天瓜果飘香和炎热。
师:想着很炎热的时候,还有个谁啊?
生:还有笛孔。
师:笛孔是谁发出来的啊?
生:她。
师:他是谁啊?
生:她是那个女的。
师:他是那个少女么?
众生:牧童。
师:诶,是牧童,牧童的笛声。夏天是游牧的,秋天是要圈养的。游牧的这个牧童现在回家去了,她在想着这个牧童的笛声,明白了么?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深情地再来把这首诗读一遍。
师:我申请读一段,还有谁读一段,你来。还有其他同学是要齐读是吧,还是谁来读?好,那就这样吧,我们三个人每人一节。
音乐起。师生读。毕,众生鼓掌。
师:这么美的诗是谁带来的呢?
生:何其芳。
师:何其芳,80年前,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20岁的翩翩美少年。他收藏了这样一篇美丽的枫叶,是因为他有一颗何其芬芳的心灵。是因为它热爱生活,所以他会发现生活的诗意。我们说世上的树叶成千成万,没有两片是一摸一样的。请翻到课文64页,看一片来自美国的秋叶。
师:酝酿下感情,你认为应该怎样把它读出来。谁愿意把它读一下?
生读狄金森的《秋景》,生读完,众生鼓掌
师:这首诗里面传递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生:一种愉快、舒适的感情。
师:很好,他喜欢秋天,所以赞美秋天。秋天真的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季节。
师:我上个礼拜拿着相机到田野里去寻找秋天看到了这些(师展示图片),我还捡了一片落叶在我的诗里,写了几句诗:
一片零星的落叶
静静地落在大理石板上
我弯腰捡起了这把金色的小扇子
悠悠地扇起从远古吹来的秋风
秋天夹进了我的笔记本里
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写一写我们心中的秋天。拿起笔,就在我们书上的图片旁,也写两句,写一句也可以。
(音乐起)
生:秋天像一位可爱的仙女,给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生:飘落的秋叶为我送来秋的讯息,笔记本里夹着的那片枫叶,是我心中永远的美。
生:秋天,金色的心情,丰收的季节,愉快的季节,我心中的秋天永远那么美。
生:有人说我心中的夏天最美,也有人说我心中的秋最美,但我告诉他们,我心中永远是秋天最美。
师:有没有注意到秋天的那些个小小的再身边的一草一木。
生:雾轻柔柔地笼罩着大地,又悄然地飘走了。
师:嗯,秋雾,真美。
生:静静地走在田野里。细细地品味着那道姑的芳香。回到家中,慢慢地回味着秋天的美。
师:走在田野上,他闻着的是稻子的清香,非常好。
师:孩子们热爱我们的生活吧。因为诗就是生活,诗就是忍不住要喷涌的情感之泉。热爱生活你就会关注到身边的一草一木,你会关注到野菊花开了,你会因此而高兴。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温暖而有诗意。好,我们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