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探索乐园:简单的组合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探索乐园:简单的组合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1 16:4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配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1——9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能够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与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初步的符号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如何搭配,并找到搭配方法。
教学难点:有序地思考问题,能用连线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小衣服学具(3件上衣,2件裤子)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环节一: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给你三个字——不——怕——辣。试着读一读,并变换它们的顺序。好玩吗?
只这三个字,你们就想出了这么多种不一样的读法,真不错。接下来呀,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
环节二:
妈妈要带聪聪去参加一场家庭聚会,聪聪可高兴了,他找出了几件平时喜欢的衣服,想把自己打扮得酷酷的。
我们先来看一看,都有哪些衣服。
你能不能帮聪聪建议一下,穿哪一套呢?
老师告诉大家,这可不是小小的穿衣问题,她里面还蕴藏着有趣地数学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搭配问题”。(板书:搭配问题)
【以游戏活跃调动气氛,作好铺垫,同时,由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产生亲近感,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活动一:衣服搭配
如果一件上衣只能搭配一条裤子,猜一猜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哦,同学猜测出了不同的答案,到底哪一个正确呢,接下来我们来验证一下。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老师发给你的学具摆一摆。
(屏幕出示温馨提示)
①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衣服摆一摆。
②动手的过程中,别忘了数一数到底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同组内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的。
谁愿意代表你们组到前面来汇报一下,请边摆边说,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看。
预设1:选中一件上衣依次与下装搭配。
预设2: 选中一条下装依次与上装搭配。
预设3:随机选取搭配。
师:你们认为哪种搭配方法比较好呢?
师小结:搭配时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像这样有顺序的搭配的方法,我们就把它称为有序的搭配方法。这样就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让学生自己动手寻找搭配结果,在集体反馈中修正、完善,找到不重复,不遗漏的搭配方法】
活动二:探究方法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用学具动手摆一摆,如果不依靠学具,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知道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预设:列表法、图片连线法、图形符号连线法、文字叙述法,计算法
师着重计算法:
(1)先选上衣,一件上衣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就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衣也可以分别与三件不不同的下衣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3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先选下衣,一件下衣分别与两件上衣搭配,有2 种不同的穿法,三件下衣就有3 个2种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种不同穿法。
【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文字,数字等进行有思考,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初步强化符号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自主练习,巩固应用
师:通过有顺序的搭配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其实不光穿衣当中有搭配,吃饭当中也有搭配问题呢。
活动一:早餐搭配
1、师: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想想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用我们刚学的有序搭配的方法来试一试吧。
2、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3、请学生反馈、展示、交流。教师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分析纠正错误。
师:你是怎么搭配的?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活动二:午餐搭配
师:这道题很简单,没有难住你们,老师要给大家来个有难度的。看看午餐,从两种主食三道菜中,选择一种主食和一道菜,有几种不一样的方法?
请观察大屏幕,看看哪里有变化了。选择一种主食和两道菜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小组内先讨论一下,看哪组能最先想出好办法。
点拨:看来一种主食搭配两种菜的时候,我们要先找到两种菜的搭配结果,然后再进行计算。
【梯度练习,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力求使学生的应用意识、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得到不同程度提高。】
四、拓展提升,布置作业。
俗话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谁还能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自己再提一个问题?
好,这个问题就当作我们的课下作业,大家共同研究找到它的答案下节课,我们再来汇报。
五、全课小结,总结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搭配问题。其实,它不仅在穿衣吃饭中,数学知识,无所不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有心人,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观察,就一定能探索出更多的数学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