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重难点集训)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重难点集训)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21 11:4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重难点集训
专题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重难点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混合物,如泥水、血液就是悬浊液;
乳浊液:液体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混合物,如油水、牛奶、肥皂水就是乳浊液。
溶液中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重难点2:配制溶液和操作过程
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粉末状固体或细小晶体用药匙取用,也可用纸槽取用。粉末状药品加入试管中的操作为:先将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来。
液体药品的取用: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试剂瓶的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加入到试管中。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1.下列混合物中的物质,不能称为溶质的是( C )
A. 碘酒中的碘 B. 糖水中的糖 C. 泥水中的泥沙 D. 生理盐水中的盐
【答案】C
【解答】A.碘酒是固体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溶液,碘为溶质,酒精为溶剂,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糖水是糖的水溶液,糖是溶质,水是溶剂,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泥沙不溶于水,泥沙水不是溶液,故泥沙不能称为溶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D.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 )
A.葡萄糖注射液    B.冰水混合物 C.泥水 D.牛奶
3.下列液体放置较长时间,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B )
A.石灰乳 B.生理盐水 C.泥水 D.墙体涂料
4.现代教室中安装有白板,用白板笔写字时能闻到一种特殊气味,这是因为其所用墨水溶剂常常是( C )
A. 水 B. 食盐水 C. 酒精 D. 植物油
5.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如果把家庭中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B )
①面粉 ②白糖 ③植物油 ④高锰酸钾 ⑤白酒 ⑥牛奶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全部
6.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 海水是盐溶液,所以冬天海水不易结冰 D. 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7.鱼类可以在水中生存是因为( C )
A.水不断分解出氧气,可供鱼类呼吸
B.水中含有氧元素,可供鱼类呼吸
C.水中溶解有一定量的氧气,可供鱼类呼吸
D.水可在鱼类的体内分解释放出氧气
10.下列几种溶液中,溶剂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D )
①碘酒 ②糖水 ③70%的酒精 ④稀硫酸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小杰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让他挂青霉素盐水。小杰观察了一下,发现青霉素是一种粉末状的固态物质,护士给他注射时,先用少量的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和青霉素粉末混合成一种浑浊混合物后,再用注射器注入大瓶的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中。请问小杰注射的青霉素属于( B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无法判断
9.如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A )
X
Y
Z
A
溶质
溶剂
溶液
B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C
细菌
真菌
微生物
D
浓溶液
稀溶液
纯净物
10.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将2~3小粒碘放入小烧杯中,加入20毫升汽油,振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碘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的表示碘分子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的分布示意图(汽油分子没有画出),你认为符合事实的示意图是__甲__。
11.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__氢氧化钙__,溶剂是__水__。
(2)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酒精__,溶剂是__水__。
(3)碘溶解在酒精液体中所得的溶液里,溶质是__碘__,溶剂是__酒精__。
配制溶液和操作过程
1.欲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 用托盘天平称取10.0 g氢氧化钠固体 B. 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C.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量筒 D.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答案】C
【解答】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100g×10%=10g,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氢氧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量筒、玻璃棒,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试管在科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应是( C )
A.   B.  C.      D.
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A.闻气味    B.倾倒液体 C.取固体药品   D.称取氯化钠
4.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主要的操作顺序是( B )
A. 过滤、溶解、蒸发 B. 溶解、过滤、蒸发 C. 蒸发、溶解、过滤 D. 溶解、蒸发、过滤
【答案】B
【解答】粗盐提纯的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故B正确。故选B。
5.如图所示为取用液体药品的示意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细口瓶的瓶塞应__倒__放在桌上,原因是__防止试剂被污染__。
(2)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要朝向__手心__,原因是__防止标签被腐蚀__。
(3)倾倒液体时,瓶口要__紧挨__试管口,缓缓倒入,原因是__防止液体倒到试管外__。
(4)倒完液体后要立即__盖上瓶塞__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__向外__。
6.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性和哪些因素有关,做了下面的3个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归纳实验结论。
(1)在盛有水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蔗糖和松香粉,充分振荡后,发现蔗糖溶解了,而松香不溶解。这说明了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
(2)在盛有无水酒精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蔗糖和松香粉,充分振荡后,发现松香溶解了,而蔗糖不溶解。比较(1)和(2),说明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
(3)在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过量的食盐,充分振荡后,仍有少量食盐未溶解;然后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一会儿,试管内的食盐就溶解了。这说明了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的高低有关 。
7.小英在做饭时,发现许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__搅拌__,你的预测:__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__。
因素②__温度__,你的预测:__温度越高食盐的溶解越快__。
因素③__颗粒大小__,你的预测:__颗粒越小食盐的溶解越快__。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搅拌因素:在两个烧杯中各放入50 mL水,分别称取2 g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放进烧杯中,在一个烧杯中搅拌,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食盐完全溶解所需时间(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
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溶解度/g
?甲
15
25
50

15
20
30
(1)10℃时,欲将15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要加水多少?
(2)某同学欲将20℃时300g 20%的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300g×20%=(300g﹣x)×40%
解得:x=150g
试分析: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10℃时,乙的溶解度为15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50g×13.0%=(150g+x)×6.5% x=150g故:需要加水150g;
(2)不能。20℃时,20%的甲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解答】(1)10℃时,乙的溶解度为15g,求出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需要加水多少;
(2)由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可知,该温度下的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某同学欲将20℃时300g20%的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20℃时20%的甲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恒温蒸发水,温度不变,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他不能达到目的。
9.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其在分离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方面的重大贡献。
?(1)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某同学构建了如图所示的青蒿素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则图中B表示的是? ??元素。
(2)青蒿素易溶于氯仿丙酮,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这说明物质溶解能力与溶剂? ??有关。
?(3)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血液传染病,主要以吸血蚊子为传播途径。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从传染病角度看,疟原虫属于??? ? ?(选填“传染源”或“病原体”)。
【答案】(1)O ? (2)种类 ?(3)病原体
【解答】(1)青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由此可知,A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B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由于青蒿素易溶于氯仿、丙酮,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可知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剂的种类有关;
(3)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疟原虫属于寄生虫,属于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