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重难点集训)3.5 体温的控制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重难点集训)3.5 体温的控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21 11:4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重难点集训
专题3.5 体温的控制

 重难点1: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一、恒温动物(鸟类)和人类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二、产热
(1)安静时:热量主要来自内脏。
(2)运动时: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寒冷时,骨骼肌颤抖,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三、散热
(1)皮肤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
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外界温度低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量
减少;温度高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3)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比较少。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四、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不能及时调节体温,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发生中暑。
重难点2:体温受脑控制
①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②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如增、减衣服),也能调节体温。
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1.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相对速度大小。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中错误是( B )
A.不管休息还是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B.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
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
D.运动时骨骼肌产热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2.在35 ℃时人更容易发生中暑的地方是 (?D? )
A.无风干燥的沙漠??B.建筑物顶部??C.有风湿润的麦田??D.充满水蒸气的车间
3.如图所示是某两类动物耗氧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甲是恒温动物,乙是变温动物 B.甲、乙都是恒温动物
C.甲、乙都是变温动物 D.甲是变温动物,乙是恒温动物

4.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主要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能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某状况下的产热统计图。据图判断他们所处的状态 (?A? )
A.甲处于安静状态,乙处于运动状态?????B.甲、乙都处在安静状态 C.甲处于运动状态,乙处于安静状态?????D.甲、乙都处在运动状态

5.下列关于恒温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都是恒温动物 B.身体各部分的温度并不都是一样的,且温度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 C.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恒温动物都具有保持体温恒定的能力 D.恒温动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相对平衡
6.舒洁同学学了“体温的控制”这节内容后,归纳了以下四句话,其中不当的是( C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不管在冬天还是夏天,都相对恒定在37℃左右
B.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C.当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汗液蒸发是主要的散热方式
D.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来调节的
7.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7 ℃左右,但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不尽 相同,下图反映了一天24小时内小明体温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清晨5时体温最低???????????????
B.下午5时体温最高? C.从5时到24时,小明的体温一直是升高的???
D.这一天中小明体温T(℃)的范围是 36.5 ≤ T ≤ 37.5
8.小明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如下表(其中在15:00测完体温后服用了退烧药)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时间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体温(℃)
36.9
37.2
38.2
38.2
38.5
37.5
37.3
A.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小明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D.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四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9.如图表示五种动物在不同外界温度状况下测得的体温变化情 况,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是(?A?)

A.当外界温度是50℃时,负鼠的体温也可能上升到50℃ B.在实验过程中,猫的体温始终稳定在40℃左右 C.在实验过程中,爬行动物蜥蜴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最明显 D.猫和鸭嘴兽虽都属哺乳动物,但体温调节能力不同
10.如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 ,可知甲图中情况发生时,外界气温_______,皮肤内大多数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皮肤的温度会_______,由皮肤直接散失的热量会________。
乙图是在________情况下发生的,同时汗液的分泌减少,从而使人体的散热量________,这样,可使人的体温保持正常。

【答案】(1)较高 升高 增多 (2)寒冷 减少
11.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图中呈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通过两种情况比较可知,骆驼是通过____增大体温的变化幅度___的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___脑干___(填“大脑”或“脑干”)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

12.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如图中所示 A、B、C为不同温度环境中人体皮肤血管的口径。请据图回答:

(1)人处在低温环境中时,血管为图________中的形状。
(2)人在情绪激动时往往会“面红耳赤”,此时的血管为图________中的形状。
(3)当外界环境的温度高于体温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
(4)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答案】(1)C (2)A (3)汗液蒸发散 (4)皮肤

13.下表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百分比,请回答: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

16
l
内脏
56
8
肌肉与皮肤
18
90
其他
10
1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恒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__________控制。
(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4)夏季,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散热,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5)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内脏 (2)体温调节中枢
(3)骨骼肌 (4)汗液蒸发 皮肤
(5)汗液难以蒸发导致人体内积聚的热量难以散去
14.下面是护士为一位病人测量的体温统计折线图,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护士每隔________小时给该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________℃,最低体温是________℃。
(3)病人的体温在哪一段时间里下降最快?在哪一段时间里体温比较稳定?__________________。
从体温上观察,这位病人的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________。

【答案】(1)6 (2)39.5;36.8 (3)5月8日的0点~6点下降最快;5月8日的6点~5月9日的12点比较稳定 (4)好转
15.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器官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制定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实验步骤:①取两只性别与年龄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作处理作为对照;
③将甲、乙两鼠均置于人工温室内,温室温度为25 ℃,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1)若甲鼠体温________,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2)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明显降低 (2)实验前要测定两鼠的体温;要重复实验避免偶然性;应选同一只小白鼠前后对照。
16.人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对热的感觉有不同的程度,散热越困难时往往会感觉到越热,人的热感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判断,在25℃和35℃时,哪种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两种温度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情况作出解释。

【答案】在 35℃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气温为 25℃时,人体主要靠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体温,散热快慢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差, 相对湿度对人的热感影响不大。气温为 35℃时,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相对湿度越大,汗液蒸发越困难,导致人体散热越困难,所以觉的更热。
【解析】由图表中可以发现在 35℃气温下,相对湿度不高,但是人已经感觉到有些热了, 气温为 25℃时,人的感觉是不热,相对湿度为10%,人体主要靠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体温的,此时汗液分泌的不多,由于人不热,可以说明此时的相对湿度对人的热感影响不大。气温为 35℃时,汗腺分泌的汗液经导管排到皮肤表面,此时的相对湿度增加了,相对湿度为20%,当人感觉热的时候,汗液分泌增多,人体不舒服,所以相对湿度越高,气温越高,人体汗液分泌增多,因此25℃的气温为人体适宜的环境温度。
17.下表所示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劳动或运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百分比,请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恒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__控制。
(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4)夏季,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散热,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5)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

16
1
内脏
56
8
肌肉与皮肤
18
90
其他
10
1
【答案】(1)内脏 (2)体温调节中枢???(3)骨骼肌 (4)汗液蒸发;皮肤 (5)体内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
18.下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l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分钟,然后在B时刻又迅速下降至15℃并一直持续至C时刻。
(1)在A时刻到B时刻期间,皮肤血管的血液流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A至B期间,皮肤还发生了其他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皮肤血流量增加 (2)血管舒张,汗液蒸发
体温与神经系统控制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脑干,所以人的体温调节完全由神经系统调节控制 B.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身体内部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C.人的体温在不同的部位以及随昼夜不一样,但温度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D.当血管扩张,流经皮肤的血流量增大时,有利于产热
2.某健康学生对自己的体温及其生活环境温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1)人体正常体温保持在________℃左右,由此可以判断图中________表示该学生体温变化曲线。
(2)人的正常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主要依赖于________的精细调节。

【答案】(1)37;甲 (2)神经系统和激素
【解析】(1)由图可知,人体正常的体温大约为37℃左右;图中乙曲线的温度明显低于正常体温,所以甲是该学生的体温变化曲线; (2)人的正常体温的相对稳定是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3.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图所示,呈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通过两种情况比较可知,骆驼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________(填“大脑”或“脑干”)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
【答案】增加体温的变化幅度;脑干
【解析】由图可知,骆驼在缺水时,其体温变化的幅度较大,而不缺水时,体温变化幅度较小,所以骆驼是通过增加体温的变化幅度来适应缺水环境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