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第十四 电磁现象14.7学生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第十四 电磁现象14.7学生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23 21:26:5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学 科 物理 年 级 八年级 课程类型 新课
课题名称 14.7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初中物理最后一个探究性实验,电磁感应作为联系电场和磁场的纽带,不仅是电场和磁场知识的综合和扩展,也是以后高中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电磁感应的发现在科学技术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它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及规律,使得人类进入了一个充分利用电能的新时代,使人类文明迈进了一大步,因此,本节无论是知识内容,对学生能力培养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中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安排是在学习了电流的磁效应后学习电磁感应,对于电磁感应现象教学,学生往往感到比较抽象。本节课中,首先教师利用计算机演示多媒体教学软件,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正式开始实验前,教师先为学生演示实验基本操作,而后学生以小组方式动手实验,并归纳实验结论。最后阶段,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电磁感应应用实例,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引导学生练习生活实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3.了解动圈式话筒的结构和原理; 4.了解发电机的结构,知道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而制成的,它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描述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体验研究问题的方法。进一步体会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经历“问题—思考—探究实验—结论”的实践过程,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2.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工具都源于物理学的发明创造。初步具有发明创造的意识。


重点: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难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和发电机的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观察对比法
学法指导
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以便于学生的思考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灵敏电流计,蹄形磁铁,线框,导线,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学生准备 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发电机的构造、原理等。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 入 新 课 二、 新 课 教 学 新 课 教 学 新 课 教 学 新 课 教 学 新 课 教 学 问题引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漫漫的人类历史长河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的问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我们刚刚跨过的二十世纪,更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建设离不开能源,人类发明也离不开能源,而最好的能源是电能,可以说人类离不开电。饮水思源,我们忘不了为发现和使用电能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法拉第。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由此受到启发,开始了“由磁生电”的探索,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于1831年8月29日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开辟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探究活动1: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思考:要探究磁生电需要哪些器材?①用什么实验器材最方便获得磁场? ②用什么实验器材检测电流? ③要把电流表接入电路需要哪些器材? 实验器材:探究过程: 实验现象: 磁生电的条件:(1).电路闭合(2).部分导线(3).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一、电磁感应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探究活动2:感应电流方向和哪些因素有关? 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问题: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3.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动圈式话筒原理:电磁感应 构造:永久磁体,锥形纸盆,线圈等 问题:动圈式话筒的作用?三、发电机1.原理:电磁感应 问题:如何让导体在磁场中可以连续转动。 演示:手摇发电机。 观察:(1).手摇发电机的构造;(2).观察手摇发电机转速对小灯泡亮度的影响;(3).检验手摇发电机电流方向的变化。 交流发电机: 2.交变电流(1)频率:数值上等于每秒内完成周期的次数。 (2)我国交流电频率:50Hz 介绍:旋转磁极式发电机。 分析 思考 交流 思考、交流和讨论 实验、思考 交流 观察实验现象、小组思考、讨论 交流、总结 思考、讨论 交流、讨论观察、思考、合作、 实验 小组交流讨论,话筒的作用是么? 观察发电机的构造,交流讨论发电机工作是的能量转化。 分析,思考 阅读课本,了解我国交流电的电压,频率等。 教师讲解电生磁和磁生电的发展史,导入新课。 设置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经过分析和小组讨论,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学生在交流总结的过程中,体会探究过程,学会通过实验现象归纳和总结物理结论的能力。 通过教师的问题设置,为后来学习发电机的原理打下基础。 类比电动机,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迁移。 通过学习和认识话筒,学生体会到物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紧密。 学生通过观察手摇发电机的工作,体会知识的应用。 通过具体实验展示,了解手摇发电机的构造,体会交流电的产生过程。 理论联系实际,介绍生活中真实的发电机。让学生体会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课堂小结:一、电磁感应(1)定义:当导体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回路中九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3)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发电机(1)原理:电磁感应(2)构造:转子和定子(3)交变电流:
分层作业设计教材:P166 作业1、2 ,较差生做 P166作业 4
板书设计: 14.7 学生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定义 磁场方向一、电磁感应 2.感应电流的方向3.机械能→电能 电流方向 1.原理:电磁感应 (1)频率 二、发电机 2.交变电流 (2)我国交流电频率50Hz 3.组成:转子和定子
教学反思: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为“探究性”教学,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增强他们对物理 (?http:?/??/?www.zxxxk.com?/?wl?/??)学习的兴趣,我利用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思路分为以下几步:“演示实验,导入课题→设计实验→学生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拓展应用”。在教学引入上,介绍了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艰苦过程,法拉第坚信磁能生电,并历经十年的不懈努力,最后终于发现电磁感应规律的物理学史料的介绍,是一个很好的德育切入点,同时也体现了教材对学生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 (?https:?/??/?www.baidu.com?/?s?wd=%E7%A7%91%E5%AD%A6%E7%B2%BE%E7%A5%9E&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的熏陶,以此对学生进行科学 (?http:?/??/?www.zxxxk.com?/?kx?/?" \t "http:?/??/?blog.sina.com.cn?/?s?/?_blank?)研究态度的教育和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设计好实验,并边进行实验,边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中存在的不足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处理教师讲的太多,留给学生思考和分析的时间太少,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并归纳得出结论,老师最后在做总结,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