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06
教学反思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二章 陆地与海洋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多变的天气》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本节课是学习自然地理的基础章节,可为后面气温、降水以及气候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内容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起到铺路石的作用。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 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重点 难点
学情分析
个性:好奇心强 乐于探索 知识基础:日常生活的积累 不足:知识储备、认识水平有限
归纳总结法
教法
学法
情境导入法
启发引导法
小组合作法
探究学习法
读图分析法
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知道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使学生有感性认识,引出天气的概念。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参与意识。
设计意图
阴
雪
晴
讲授新课
一、天气及影响
自主学习
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提问层次较低学生)
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提问层次中上的学生)
天气 气候
概念 (见课文) (见课文)
区别 短时间的
多变的 较长时间
变化不大
活动一:认识天气及影响
连一连
*
阅读图文资料,说说天气的影响
谈一谈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教师提问
天气预报
*
与学生一起回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内容播放顺序,然后阅读课文的“卫星云图” 。
如何根据卫星云图判别简单的天气情况?
(根据颜色。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天气晴朗。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
乌鲁木齐
台北
16~22°C
-8~ -2°C
广州
17~22 °C
上海
14~19 °C
2~10 °C
北京
长春
-11~ -6 °C
武汉
13~18 °C
重庆
12~18 °C
20~26 °C
海口
郑州
4~13 °C
3~11 °C
兰州
拉萨
2~10 °C
活动二
把学生分组,各小组任意挑选城市,
发布天气预报。(教师给予肯定、表扬)
常用的天气符号
2分钟速记
小组PK
每组推选1名同学到黑板上画符号并写上天气,小组PK,看哪个小组写的又多又准确.下面同学进行纠错评价。
说出下列图片上的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并判断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合理?
风的表示方法
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风力:指的是风的强弱
准备材料
设计制作
成功喽!
活动四
课堂小节
一、天气及其影响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描述天气
天气的特征
天气与人的关系
了解天气预报的途径
卫星云图
电视天气预报
1.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________,绿色表示________,白色表示________。
2.下列描述中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A.夏热冬寒 B.小雨夹雪 C.四季如春 D.冬暖夏凉
3.下列关于卫星云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卫星云图是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大气图像
B.卫星云图上的白色区域是云雨区
C.因台风移动迅速,卫星云图不能正确显示
D.卫星云图可以直接显示暴雨出现的位置和强度
课堂回顾 知识小结(2mins)
布置作业
作业1
作业2
完成填图册上的相关练习
回去看天气预报,用自己的语言分析当天本地的天气状况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反思:1、教学中,突出重点。在授课过程中,时刻牢记哪些是重点,哪些要让学生记住并掌握,这部分知识重点讲授,用时最长,并适当的跟踪检查。
待改进:语言要再准确、生动一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