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 一 历 史(文)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齐人”“鲁人”这种表述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依据标准是( )
A.功绩 B.品德 C.血缘关系 D.才能
3.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象征着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也象征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随时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叛乱。试想一下,兵马俑应该面朝(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4.秦朝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后所征服的地方,像“河南地”、五岭等地,当时称为“化外之地”,因人心不稳,由中央直接控制。由此,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度 D.承相制度
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分工的原则,使中央政府能维持有效的运作,以管理庞大的帝国。其中履行监察职责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刺史
6.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巩固国家统一?????????C.强化贵族特权????????D.加强君主专制
7.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 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宋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很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8.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反映的是( )
A.血缘世袭制度????????B.社会推荐制度???????????C.门第恩荫制度??????????D.考试选拔制度
9.下面文字内容节选自一则民间收藏的清代圣旨。若其为真,则该圣旨的撰拟机构应是( )
A.中书省??????? B.内阁?????????????????????????C.军机处????????????????????D.吏部
10.将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明代内阁出现 ②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③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11.伯里克利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雅典人进行决策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五百人会议? B.公民大会???????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12.《十二铜表法》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其原因是( )
A.在平民的要求和斗争下颁布????????????????? B.法典赋予平民一定利益
C.贵族不能再随意解释习惯法???????????????????????D.法典给予家长绝对权力
13.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②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③首相是内阁政府首脑 ④掌握司法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些规定( )
A.解决了大州与小州的分歧????????????????????? B.违背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C.调和了南方和北方的矛盾????????????????????????? D.奠定了长期稳定的基础
15.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个国家应是( )
A.英国?? B.美国?????????? ? C.法国 D.德国
16.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为纪念这次伟大的革命,法国人把每年的7月14日定为国庆节,那么它应该属于( )
A.农事节日 B.祭祀节日 C.纪念节日 D.贺岁节日
17.1896年,德国首相俾斯麦说:“反对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最高层”是指( )
A.皇帝 B.首相 ?C.联邦议会? D.帝国国会
18.《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下列对该书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出版于1848年2月 ②由马克思单独起草
③认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革命作用 ④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口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下列是某同学在网上搜到的一个历史事件的关键词“四月提纲”、“攻打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这个历史事件应该是( )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
C.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D.俄国十月革命
20.“战争本身到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戳破‘天朝’的威严门面。”这里的“战争”指( )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21.《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列强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2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政体采用美国式的总统制,但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却将总统制改为法国式的内阁制。这一修改( )
A.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B.避免了政权的频繁更替和政局动荡
C.体现了孙中山政治理念的改变?????????????? D.反映了革命派有“因人设法”的嫌疑
23.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C.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胜利?????????????????????? D.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4.2017年1月,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 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起自(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5.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的,其目的主要都是为了( )
A.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B.在两党政治斗争中争取民心
C.共同商讨国内和平 D.以和谈换取部署内战的时间
26.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27.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然而民主政治却难以实现,主要原因是( )
A.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B.南京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临时政府不够完善? D.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缺乏民主精神
28.有关下列人物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由选举产生?????????????????????????????
B.都可以解散议会
C.都对议会负责?????????????????????????????????????
D.任期都是四年一届,连任不超过两届
29.“导致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是政治上觉醒的工商阶层和1919年已达二、三百万之众的劳动大军的迅速崛起。”“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标志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0.抗日战争与中日甲午战争比较,中国方面的最大变化是( )
A.抗日的领导者已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
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D.国家综合国力已经大大增加
二、材料阅读
31.(16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8年)几乎在这个宣言发表的同时,欧洲好几个国家都爆发了革命。
材料二 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袖是毛泽东(1893—1976)。他虽然也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却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他认为,中国革命的载体不是数量较少的工人,而是农村的广大贫苦农民。
——以上二则材料皆选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 实际上,俄国社会主义者即通常所说的布尔什维克,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功地夺取政权,建立起有史以来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府。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宣言”及其发表的重要意义。(8分)
(2)毛泽东所选择的“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他的依据。(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俄国布尔什维克成功夺取政权的原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2分)
32.(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年代
阵亡人数
1937
125 130
1938
249 213
1939
169 562
1940
339 530
1941
144 951
——摘自《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材料二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创造了历史契机。……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还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李长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8分)
高一历史(文)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5ACACC 6-10ACDCC 11-15BCACC 16-20CACDA 21-25CDBAD 26-30CAADB
31.(1)“宣言”:《共产党宣言》;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8分)
(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依据:中国革命的载体是农村的广大贫苦农民。(4分)
(3)原因:一战的爆发;(2分)
(4)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各国革命的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我们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总分2分。)
32.(1)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作战比较积极,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6分)
(2)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10分)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第一次赢得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世界各国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