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22 09: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化学(上册) 版本 人教版
课程名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教学内容 单元复习课
【设计理念】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突出基础性、启蒙性、发展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方法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本单元是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重要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本节复习课的教学重点。“燃烧及其条件”的探究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复习时有必要重温和再现该实验,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燃烧的理解;通过示例分析和中考真题作为当堂巩固练习更能激发学生复习的认真态度,使复习能够事半功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解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及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知道化石燃料的用途;认识化石能源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4)增强对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合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清洁能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整理和归纳,形成单元知识结构的复习方法。
(2)学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环境保护、合理使用使用化石燃料的意识。
(2)树立辩证认识问题的观念,能正面认识化学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用途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由燃烧的条件推出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既有放热反应,又有吸热反应;树立辩证认识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实验视频等
【教学方法】
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课前自主复习→课内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回忆→归纳讲解、强调细节→例题分析、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环节一、考纲解读
(教师)ppt2展示、解读“本单元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引导学生观看、阅读和认知并讲解考纲中变化的考点及考试要求。
(学生)观看、阅读,理解本单元在中考中的考试要求,了解侧重点。
【设计意图】通过考点展示和分析考点中要求的变化,让学生更加清楚复习的要点,更能集中精力完成本单元的复习。
环节二、考点复习
考点1燃烧及其条件
(教师)播放视频“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观看,加深对燃烧条件的理解。
(学生)观看视频、回忆燃烧的条件。
(教师)ppt2展示“考点1燃烧及其条件”的主要知识点,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回答关键的字词。
(学生)回答、补充、评价。
(教师)讲解:“燃烧”概念关键词“通常”,列举实例;“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
(学生)听讲、理解,记录、内化。
(教师)课件展示“例1,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解答。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补充。
(教师)评价、分析。
【设计意图】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是本知识点的基础,通过视频实验再现,课件展示要点、学生回答关键字词予以理解,最后通过典型示例分析强化理解和突破学习的难点。
考点2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教师)ppt4-6展示“考点2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的主要知识点,引导学生回答关键的字词。

(学生)回答、补充、评价。
(教师)讲解强调:“着火点”、“爆炸的条件及爆炸概念的理解”和“火灾现场的自我救护的方法”。
(学生)听讲、理解,记录
(教师)课件展示例2和例3考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解答。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补充。
(教师)评价、分析。
考点3化石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师)ppt7-9展示“考点3化石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的主要知识点,引导学生回答关键的字词。

(学生)回答、补充、评价。
(教师)讲解强调:“煤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都是混合物”、“煤的分解是化学变化、石油的炼制是物理变化”和“天然气是较清洁燃料及可燃性气体使用要防止爆炸”等。
(学生)听讲、理解,记录
(教师)课件展示“例4”,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解答。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书写、补充。
(教师)评价、分析。
考点4开发和使用新燃料及能源
(教师)ppt10-12展示“考点4开发和使用新燃料及能源”的主要知识点,引导学生回答关键的字词。

(学生)回答、补充、书写、评价。
(教师)讲解、举例强调“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理解。
(学生)听讲、理解,记录
(教师)课件展示“例5 2016·包河一模”考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解答。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补充。
(教师)评价、分析。
【设计意图】考点2-4采用课件展示、学生回答、教师强调及示例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帮助学生理清考点、查缺补漏、夯实基础,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环节三、总结与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本单元主要知识和复习收获。
(学生)总结、补充。
(教师)评价、ppt展示安徽中考真题,引导学生读题、解答。
(师生)学生回答、补充,教师评价、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小结、反思,再通过真题解答、检查复习效果,避免复习的枯燥,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复习的自信。
【教学反思】
1.自我感受:
本节课也是学校组织的校内公开研讨课,在学校录课室完成。教学中主要以课件为教学载体,通过问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参与的方式的回答、讨论、板演书写、学生讲解等方式,取得了预设的效果,但学生生成的内容不多。另一方面,老师讲授的成分较多。
2.听课老师的评价:
大多数老师一致认为,本节课设计新颖、有特色,能够抓住当前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学习的态度,比较符合学生的现实情况;教学中结合近几年的中考真题或截选题作为课堂复习的例题或巩固练习,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达到复习中夯实基础,巩固化学基本观念,达成课标的要求;在教学手段上多样化,既有实验短视频再现实验场景,巩固学生对燃烧及其条件的理解,也有通过讲解、问题讨论与分析,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展示等等。
3.学生的反馈:
学生对于本单元复习的练习课后完成较好,对于个别实验探究的问题处理上还有待以后进一步地提高。
总之,本节课的复习也为今后的单元复习,乃至总复习提供一种思路,但是,我想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老师都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作为化学老师,还应该更多地从化学学科的角度思考如何上好复习课,使化学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化学课堂更加精彩是我们一线化学老师教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