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上地理 2.2中国的气候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八上地理 2.2中国的气候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23 08:0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备课时间
月 日
授课时间
月 日
授 课人
课 题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季风的知识(发源地、风向、性质、成因)。
2、掌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3、夏季风进退对我国降水影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当中处处有地理,处处有学问。在生活中学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教学重点
季风的知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教学难点
夏季风进退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教具、学具
地图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读图法、探究法
课时
第三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备注
一、导入:
因为季节不同而风向发生变化的风叫季风。
由于大陆相对海洋增温快,所以在夏天的时候,大陆相对海洋温度更高,那风就从海洋吹向陆地,称之为夏季风。而在冬天的时候,大陆相对海洋温度很快降低,那风就从陆地吹向海洋,我们称之为是冬季风。
二、新授
1、读图2—22“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图。思考:
①、关于风向,风从哪个方向吹过来,就是什么风。填表
风向
性质
范围
冬季风
偏北
干冷
全国
夏季风
偏南
暖湿
季风区
②、在图上我们看到夏季风当到达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时,就止住了脚步,这是怎么回事?
可以看到,夏季风停止前进的地方就是一些山脉,他们分别是什么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正是由于这一些高大山脉的阻挡,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使得夏季风难以到达西北内陆地区,基本不受夏季风的影响,所以以这一系列的山脉为界,把我国分为了东北的季风区和西北的非季风区。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其中的春风就是夏季风,而玉门是西北甘肃省的玉门市。
真正受季风影响比较显著的区域就是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2、正是由于季风的影响,使得在时间上,季风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降水较少。那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还是由冬季风带来的?(夏季风)
3、为什么说季风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因为我国各地产生降水的水汽主要由夏季风从海洋上空吹来,所以各地的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夏秋季节,而冬春季节降水较少;这样就产生了降水的季节变化;又由于各地每年受夏季风影响的强弱不同,就产生了降水的年际变化;再加上夏季风对不同地区影响的时间早晚和强弱都不同,因而形成了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
4、我们就来看看夏季风到底是怎么样进入我国陆地,并如何影响东部地区的降水?
5、夏季风的进退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关系。(自读图2—22上面一段文字了解)
6、阅读材料“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和影响”完成填表练习。
三、巩固练习。
阅读材料“我国冬季是世界上同纬度上最冷的国家”,完成 “活动”题。
四、课堂小结。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二、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的概念
2、
风向
性质
范围
冬季风
偏北
干冷
全国
夏季风
偏南
暖湿
季风区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4、雨带移动与雨季
布置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 “中国的气候”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