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科目:地理
课型:新授
课题:海陆变迁
授课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并能举例说明。2、知道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了解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规律,说出世界着名山系及火山中、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关系。??? 4、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和协作探究能力。5、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七年级学生思维水平,多媒体演示、学生演示、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相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海陆的变迁,使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2、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是无止境的。?3、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树立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人类对地表形态的认识过程;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三、教学难点
科学观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用板块构造学说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观看动画“沧海桑田”,引入新课。
学生观看,思考。
动画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进
行
新
课
地表形态的变化
展示课本P41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学生回答后给予指正和肯定。
指导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地表形态变化的事例。
学生回答后,给与分类点拨。
展示地表形态变化图片。
●学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回答。
●学生分享搜集资料答。
●学生观察、感悟。
●小组协作,培养小组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和资料独立搜集整理知识能力。
●直观材料,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大陆漂移假说
指导学生自学P41大陆漂移假说,回答:
(1)大陆漂移学说提出者是谁?
(2)总结大陆漂移学说基本观点。
学生回答后,给予肯定和鼓励。
播放大陆漂移动画。
展示陆地拼合图和证据,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由魏格纳的事迹,你得到了什么?
5、小游戏:南美洲和非洲拼合游戏。
●自学课本,自主归纳,举手回答。
●观看,感悟
●分组演示
●动手写一写,举手回答。
●学生代表演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体会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建立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进
行
新
课
板块构造学说
1、指导学生自学P43板块构造学说,总结板块构造学说基本内容。
2、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思考回答:
(1)全球有那六大板块?几乎全是海洋的哪个版块?
(2)图中箭头个代表什么含义?
(3)板块张裂和挤压各会产生什么现象?
3、动手做一做:思考
(1)喜马拉雅山脉是那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安第斯山脉是那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东非大裂谷板是块张裂还是碰撞挤压形成的?
●自学课本,自主归纳,举手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回答。
●小组合作完成纸板碰撞挤压小游戏,讨论完成思考题,推选代表回答。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思考与分析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火山与地震
展示全球火山与地震动画,思考:
全球有那两大火山地震带?其分布有何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4——45火山地震资料,3、
展示火山地震图片,思考地震和火山活动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当地震发生时,应给怎么办?
情景剧:当地震发生时。
●观看思考、回答
●自读资料
●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学生分组表演
●使学生明确: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关系。
●了解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事例。
●掌握救灾避灾的小常识。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总结
新课
师引导学生总结。
学生思考、总结。
师生共同小结,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
板书设计:
海陆变迁
地表形态的变化:永不停息
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德国)
板块构造学说:基本内容
火山与地震:两大火山地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