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检测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第一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的最大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的数值是11.2km/s
C.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绕地卫星应具有的速度
D.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做圆周运动的最小线速度
2.2018年11月1日,第四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首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也是第十七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该卫星大幅提升了我国北斗系统的导航精度。已知静止轨道(GEO)卫星的轨道高度约36000km,地球半径约6400k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该静止轨道(GEO)卫星处的加速度最接近多少( )
A. B. C. D.
3.某物体的速度使其质量增加10%,则此物体在其运动方向上缩短了( )
A.10% B.90% C.10/11 D.1/11
4.下列描述不属于经典力学范围的是( )
A.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规律的描述
B.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规律的描述
C.牛顿对物体低速运动规律的描述
D.爱因斯坦对粒子接近光速运动规律的描述
5.1772年,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在论文《三体问题》指出:两个质量相差悬殊的天体(如太阳和地球)所在同一平面上有5个特殊点,如图中的L1、L2、L3、L4、L5所示,人们称为拉格朗日点.若飞行器位于这些点上,会在太阳与地球共同引力作用下,可以几乎不消耗燃料而保持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北京时间2011年8月25日23时27分, “嫦娥二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准确进入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远的拉格朗日L2点的环绕轨道。若发射一颗卫星定位于拉格朗日L2点,进行深空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B.该卫星绕太阳运动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等
C.该卫星在L2处所受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比在L1处小
D.该卫星在L1点处于受到地球和太阳的引力的大小相等
6.已知火星的半径是地球的a倍,质量是地球的b倍,现分别在地球和火星的表面上以相同的速度竖直上抛小球,不计大气的阻力。则小球在地球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与在火星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之比为( )
A.b/a B.b2/a C.a / b D.b/a2
7.—艘宇宙飞船绕一个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要知道该行星的密度,仅仅需要测量( )
A.该飞船的运行的速度 B.该飞船的环绕半径
C.该飞船的运行周期 D.该飞船的质量
8.关于“亚洲一号”地球同步卫星,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运行速度一定小于7.9km/s
B.它可以经过北京的正上空,所以我国可以利用它进行电视转播
C.已知该卫星的质量为1.24t,若质量增加到2.48t,则其同步轨道半径将变为原来的
D.它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5.6倍,所以它的向心加速度约为其下方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加速度的
9.“嫦娥三号”探测器已成功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实现软着陆,“嫦娥三号”着陆前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测量得其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根据这些数据可以估算出( )
A.月球的质量 B.月球的半径
C.月球的平均密度 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10.如图所示,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
B.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C.卫星从轨道1变轨到轨道3的过程中卫星动能变小,卫星的重力势能增加,但卫星的机械能增大
D.卫星在同步轨道3上的角速度等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11.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点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论在轨道1还是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速度都相同
B.不论在轨道1还是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都相同
C.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动量(动量P=mv,v为瞬时速度)
12.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可以求出( )
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
B.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物体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2
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02
D.地球表面近地卫星的角速度平方约是月球绕地球公转角速度平方的602
13.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某时刻卫星的一个小部件从卫星上脱落,则( )
A.小部件将脱离原轨道向地球运动
B.小部件的轨道半径将变大
C.卫星和小部件都在原轨道上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D.卫星将在轨道半径较大的圆轨道上运动
14.有研究表明300年后人类产生的垃圾将会覆盖地球1米厚.有人提出了“将人类产生的垃圾分批转移到无人居住的月球上”的设想,假如不考虑其他星体的影响,且月球仍沿着原来的轨道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运用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垃圾转移前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会逐渐减小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线速度将会逐渐变小
C.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加速度将会逐渐变大
D.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将变小
15.某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4倍,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忽略该星球与地球的自转),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比值为( )
A.1:1 B.2:1 C.1:2 D.4:1
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6.两个质量不同的天体构成双星系统,它们以二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质量大的天体线速度较大
B.质量小的天体角速度较大
C.两个天体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D.若在圆心处放一个质点,它受到的合力为零
17.在太阳系中有一颗行星的半径为R,若在该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物体,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该物体所受的其他力与行星对它的万有引力相比可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条件,不能求出的物理量是( )
A.该行星的密度
B.该行星的自转周期
C.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该行星附近运行的卫星的最小周期
18.如图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b、c是在赤道平面内的两颗人造卫星,b位于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c是同步卫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小于卫星b的线速度
B.卫星b的角速度小于卫星c的角速度
C.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周期等于卫星c的周期
D.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
19.如图所示,两星球相距为L,质量比为mA:mB=1:9,两星球半径远小于L.从星球A沿A、B连线向B以某一初速度发射一探测器.只考虑星球A、B对探测器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器在距星球A为L/4处加速度为零
B.探测器的速度一直减小
C.若探测器能到达星球B,其速度可能恰好为零
D.若探测器能到达星球B,其速度一定大于发射时的初速度
三、实验题
20.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新发现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星数圈后.着陆于该行星,宇宙飞船备有下列器材:
A.精确秒表一只
B.弹簧秤一个
C.质量为m的物体一个
已知宇航员在绕行星过程中与着陆后各作了一次测量,依据所测量的数据,可求得该行星的质量M和半径R(已知引力常量为G);
(1)两次测量的物理量及对应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测得的数据.求得该星球的质量M=____,该星球的半径R=_____.
四、解答题
21.登月火箭关闭发动机在离月球表面112km的空中沿圆形轨道运动,周期是120.5min,月球的半径是1740km,根据这组数据计算月球的质量和平均密度.
22.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到达月球,他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实验:在离月球表面高度为h处,将一小球静止释放,测得落到月球表面速度为v,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求: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月;
(2)月球的质量M;
(3)飞船在近月圆轨道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参考答案
1.C2.A3.D4.D5.B6.D7.C8.A9.C10.B11.B12.B13.C14.B15.A
16.ABD17.B18.ACD19.AD
20.周期T,物体重力F; ; ;
21.月球的质量为7.2×1022kg,平均密度为2.7×103kg/m3
22.解:(1)据自由落体规律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2)在月球表面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有:
可得月球质量M==
(3)近月绕行时,卫星所受万有引力与重力相等,卫星由重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
可得卫星的周期T==
答案第2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