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练习+音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练习+音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26 17:31:15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人教版初中生物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约 客 【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青蛙在什么时候出来活动?青蛙为什么鸣叫?所有的青蛙都能鸣叫吗?导入新课学习目标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怎样的?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有什么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知道: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自主学习课本14、15页“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思考:蛙的与生殖与发育过程要经历哪几个主要发育时期?雌雄蛙都能鸣叫吗?
雄蛙的口角有一对鸣囊,鼓起来又瘪下去。 在繁殖季节,雄蛙以鸣叫作为求偶方式,有利于吸引雌蛙 繁殖后代。
蛙的鸣叫又什么意义?
抱对有利于刺激雌雄蛙排出生殖细胞,可以使精子和卵细胞向同一个方向排出,这样就会提高卵的受精率。雌雄蛙的抱对有什么意义?
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体外受精一次产卵较多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受精卵发育成熟,有利于两栖动物的种 群繁衍。两栖动物一般一次产出数十枚到数千枚卵,这对它们繁衍后代有什么意义?
受精卵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蝌 蚪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长后腿的蝌蚪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长前后腿的蝌蚪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尾部逐渐消失的幼蛙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成 蛙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蝌蚪与成蛙的比较有尾无四肢无尾有四肢用鳃呼吸用肺呼吸,皮肤辅助通过躯干和尾部的
摆动游泳,适于在
水中游动后肢发达,适于跳跃。后肢趾间有蹼,适于游泳两栖动物中的“两栖”是什么意思?两栖动物: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的动物。青蛙蝾螈蟾蜍大鲵(娃娃鱼)你认识这些两栖动物吗?蝾螈大鲵(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雨蛙树蛙蟾蜍 你知道青蛙和蟾蜍有什么区别?蛙皮肤光滑,卵呈块状,蝌蚪体圆尾细长,褐色,口在身体前端蟾蜍皮肤粗糙,有毒腺,卵呈长带状,蝌蚪体长尾短,黑色,口在身体前端腹面知识拓展1.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抱对
(提高受精率)
体外受精
(水中完成)卵蝌蚪
(用鳃呼吸)幼蛙成蛙
(用肺呼吸,皮肤辅助)
2.发育方式——变态发育 鸣叫
(求偶)3.生殖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知识总结1.在我国某地一个林场附近的公路上,曾出现10万多只青蛙集群迁移。研究表明,这些青蛙是在寻找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的产卵场所。
资料分析想一想:青蛙的生殖环境是怎样的?为什么?青蛙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充沛的水源和良好水质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有着至关的重要性。2.科学家根据地理学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推断,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如下表。想一想:青蛙为什么会由盛到衰?3.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三条腿的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来经过调查,在美国南部、东部、中西部和加拿大部发现了畸形蛙,蛙的畸形个体数达10%左右。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把出现畸形蛙的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爪赡做实验,结果爪赡在发育过程中也发生畸形。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畸形蛙?水质的污染对青蛙的发育有重要影响自然界中的畸形动物你有什么启示?资料:现存的两栖动物中被列为世界濒危动物:无尾目
巴尔胎生蟾蜍 Altiphrynoides malcolmi EN 濒危
巴拿马金蛙 Atelopus zeteki CR 极危
非洲胎生蟾蜍 Nectophrynoides asperginis CR 极危
红带箭毒蛙 Dendrobates lehmanni CR 极危
厄瓜多尔三色箭毒蛙 Epipedobates tricolor EN 濒危
金色箭毒蛙 Phyllobates terribilis EN 濒危
金色曼蛙 Mantella aurantiaca CR极危
蒙面彩蛙 Mantella crocea EN 濒危
绿彩蛙 Mantella viridis CR 极危
红犁足蛙 Scaphiophryne gottlebei CR 极危
有尾目
钝口螈 Ambystoma dumerilii CR 极危
大鲵 Andrias davidianus CR 极危红带箭毒蛙(极危)绿彩蛙(极危)金色箭毒蛙 (濒危)三色箭毒蛙 (濒危)请爱护我们的家园1.两栖动物大多生活在( )
A.干旱的沙漠 B.草原中 C.水边的潮湿地带 D.寒冷的冰雪中C 2.蛙在水中的受精方式是( )
A.体内受精 B.无性生殖 C.变态发育 D.体外受精D3.蛙的幼体用( )呼吸,成体用( )呼吸
A. 鳃 B. 肺 C. 气管 D. 心脏AB巩固练习5. 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 B.受精卵 C.刚孵出的小蝌蚪 D.刚由蝌蚪发育成的小青蛙 6.下列不是两栖动物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的原因的是( ) A.对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缺乏保护措施 B.捕杀和食用两栖动物 C.水源日益减少 D.两栖动物的生活能离开水 BD1.有人说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所以被称为两栖动物,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不对,两栖动物的定义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用肺呼吸,是一种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2.为什么这两种青蛙的体色不一样?生活环境不一样。A生活在青草比较多的地方,B生活在泥塘中。问答题参观花鸟鱼市场,认识其中的两栖动物,有条件的可以饲养一两种两栖动物六角恐龙,学名美西螈,原产墨西哥,在全球作为宠物被饲养。由于原栖息地被大量开发,可生活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被评为极危物种。实践活动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人教版初中生物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
姓名: 班级:
一、填空题
1.天气转暖,在沟渠或池塘旁,经常能听到有青蛙的高声鸣叫,这是    蛙在求偶,它通过叫声吸引雌蛙前来,经过     ,雌、雄蛙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卵细胞和精子在水中完成        作用。
2.蛙的发育过程经过了     、      和成蛙等时期,而且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很大差异,所以把它的发育过程叫做       。
二、选择题
3.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 ( ?)A.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B.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C.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D.体内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4.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 ?)A .卵→蝌蚪→成蛙????????? ?B.卵→蝌蚪→幼蛙?
C.受精卵→蝌蚪→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发出鸣叫的蛙的性别及鸣叫的意义分别( ?)?
A.雄蛙、求偶 ??????B.?雌蛙、求偶?? ??C.?雄蛙、报警?????D.?雌蛙、报警?
6.下列哪项是青蛙和家蚕的共同特征 ( ?)
①生活在水中??②变态发育??③卵生??④体内受精??⑤身体分节?⑥皮肤辅助呼吸?
A.①④⑥?? ?B.②③? ??C.③④⑤? ? ??D.②③④?
下列能够正确表示蟾蜍发育过程的是 ( ?)
A .受精卵→蝌蚪→幼体蟾蜍→成体蟾蜍???
受精卵→幼体蟾蜍→蝌蚪→成体蟾蜍?
C.卵细胞→幼体蟾蜍→蝌蚪→成体蟾蜍??? ?
D .卵细胞→蝌蚪→幼体蟾蜍→成体蟾蜍?
8.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它的幼体区别于成体的显著特征是 ( ?)A.陆生、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 ??
B.陆生、用肺呼吸、无尾、无四肢?
C.水生、用肺呼吸、无尾、无四肢??????
D.水生、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
9.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 ?)?A.乌龟、青蛙、鳄鱼?? ??B.大鲵、小鲵、乌龟?
C.蝾螈、大鲵、蟾蜍??? ?D.蟾蜍、鳄鱼、水獭
10.生物兴趣小组对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和探究,不正确的是 ( ?)
A.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 B.青蛙产下的卵在水中完成受精
C.小蝌蚪用鳃呼吸 D.成蛙水陆两栖,用鳃和皮肤呼吸
11.据表分析: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其主要的自身原因是
( ?)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
3.45亿~2.25亿
种类多,两栖动物繁盛
气候暖潮湿,水域密布
2.25亿年至今
种类减少,两栖动物走向衰退
气候干燥,水域减少
A.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 B.两栖动物的繁殖能力差
C.两栖动物产生了巨大变异 D.两栖动物的神经系统不发达
三、非选择题
12.如图是青 蛙的各时期发育图解,请据图回答:
/
(1)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     ,它的发育属于     发育; ?
(2)图中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     呼吸 ,兼用     辅助呼吸; ?
(3)青蛙发育过程中,运动器官的变化是     ;?
(4)在干旱的沙漠中,很少有两栖动物的踪迹,这是因为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雄,抱对,受精
2.受精卵,幼蛙,变态发育
二、选择题
3.B
4.D??
5.B
6.A
7.B
8.A?
9.D?
10.C
11. D
12.A
三、非选择题
13.(1)B;受精卵 ;变态;?
(2)鳃;肺;皮肤;?
(3)尾→ 四肢;?
(4)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幼体发育需要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