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歌曲《美丽的黄昏》教唱
教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课堂常规和对音乐的感受力,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他们的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并能自然、有表情地歌唱,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的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能在轮唱的形式中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黄昏》,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表现歌曲的意境。
准确表现这首仅有六度音域的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表现乐句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使演唱的声音达到和谐而优美。
教学重点、难点:
二声部轮唱教学。
教学过程:
气息练习
1.“跑跑走走”
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爬山~先来看看我是怎么爬的?
跑三步“ti ti ti ti ti ti”(示范),走三步“ta ta ta”(示范)。注意咱们爬的时候脚不能离开地面哦,休息的时候感觉气息是往下的,小肚子这里用力。请你们来模仿一下。
生:(模仿)
2.结束句旋律哼唱
师:大家爬得可真起劲!这时,天边飘来了两条云彩,它们变成了两条旋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生模仿用lu学唱)你们知道云彩是飘在哪儿的?(生:天上。)我们试着高位置地演唱。
生:(模仿哼唱)
师:先来唱唱第一条旋律。(边唱,边手划拍)
生:模仿哼唱
师:我们要时刻注意我们的气息,顶住肚子!我们要用更轻巧的声音来演唱第二条旋律,请听老师示范。(做柯尔文手势+范唱)
生:模仿哼唱
新课教学
图片导入:(背景音乐播放《美丽的黄昏》)
师:同学们爬的满身是汗,不知不觉,时间悄悄的过去了,听,太阳公公怎么了?(弹321)
生:下山了
师:夕阳就像你们的一张张笑脸,在天空中开始缓缓下滑,她的余光给小城披上了一件霞衣,美丽的黄昏来了。
初听
问题:1.听到了什么?(钟声)
2.哪里会有钟声?(教堂、寺庙、学校)
师:简介这是欧美地区一首描写黄昏、寺庙、钟声的歌曲。我们今天爬的这座山上也有一口大钟。
复听(要求:师画旋律线,生跟着画。)
讲解旋律线的走向、形状(像山峦连绵不断。)
问题: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舒适、美)
单声部学唱
师: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体会这种悠闲、雅致的感觉吧!
师高位置示范,请生在第一拍轻拍手示意。
问题:节拍?(四三拍)
按节奏念歌词。(注意高位置;轻声。)
跟音乐模唱(师生同做柯尔文手势)
通过柯尔文手势找出音准不足进行单独练习并解决。
拓展:轮唱
师示范,初次感受轮唱
师:同学们的歌声太美了!老师也想加入大家的队伍,老师肯定跑得比你们快,所以我得让让你们,请你们演唱这段旋律(师指着生唱的乐句,预设这个环节唱两遍,先调动积极性。)老师一定能追赶上大家的脚步,在山顶上和你们一起敲钟。请你们不要停下脚步。
问题:师是从哪处开始追赶大家的脚步?
生:第二乐句
师:老师在最后一个乐句走了一条捷径,为了和你们一起敲响山顶上的大钟。(示范唱)
生领师帮
师:这次还是由你们来领路,我请第一组的同学和我一起追赶大部队的脚步,看看我们配合得怎么样?
生生分组,注意手势
师:“请大家看老师的指挥,老师把刚才的旋律采用先后进入的顺序,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两只手手势的音高关系,两只手分别代表了哪两个声部呢?”
生:“老师的右手代表了一声部,左手代表了二声部。”
师:“我们一边来唱一唱旋律,一边来做一做柯尔文手势。”
(经过几次边唱边做手势。)
生:“...3 2 1 | 3 - 4 | ...”
师:接下来请大家仔细听音乐,因为我要把我的任务交给这边的同学了!请你们自己找到路赶上我们的大部队。(注意要相互聆听对方的声部,声音要和谐统一。)
乐器伴奏,合作表演(看具体情况)
师:咱们的歌声如此动听,老师带来的几件乐器朋友也想参加。我就把这几样乐器交给这几位小代表!请你们在每小节的第一拍演奏,其他同学不要着急~咱们把小手当做乐器!一起来表演吧!
总结
师:像这样有两个声部,旋律相同,前后进入的演唱形式就叫做轮唱。
大自然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景色等你们去发掘。让我们再次响起美妙的旋律,请A组的同学带着歌声有序地走出教室,B组的同学等你们的旋律出来后再有序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