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
课题
《钟声叮叮当》
上课类型
演唱
授课年级
三年级
听课时间
听课教师
教材版本
人音 版 三 年级 上 册第 七 课
课时
教材分析
歌曲《钟声叮叮当》是一首曲调短小精悍,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拍,大调式。歌词“叮叮当”模拟了悠扬的钟声,仿佛使人聆听到美妙的钟声在空中回荡。全曲只有两个乐句,基本节奏型相同,在旋律上,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下方三度的模进,每乐句中都有一个四度的音程跳进,在平稳中呈现出起伏,仿佛动听的钟声在不断地敲着。歌曲的合唱声部,只运用了同音的支声“1”、“5”作为衬托,丰满悦耳的钟声效果,犹如交织成一曲美妙动听的“钟声交响曲”,在人们耳边久久回响。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初步具备一定的课堂常规,对音乐的感受力,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有表情地歌唱,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在合唱的形式中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 2、认识“4(fa)”、“7(si)”、“ⅰ(do1)”三个音,并能在歌曲和其他实践活动中唱准这三个音。
教学重点
能在合唱的形式中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
教学难点
认识“4(fa)”、“7(si)”、“ⅰ(do1)”三个音,并能在歌曲和其他实践活动中唱准这三个音。
教具、学具
教学平台、钢琴、碰钟、图形谱等
教 学 过 程(电子档)详案
同步点评
师生问好。
学习歌曲
聆听歌曲
利用柯尔文手势教唱唱名的“fa、si”。
复习“fa、si”
利用本课中的音阶图及“fa、si ”的手势。唱准“do—do1”的音列。
画图形谱并读唱歌谱
第一、二句
请画出三四句的图形谱,并根据图形谱读唱歌谱。
教师范唱,手弹低声部,嘴唱高声部,请学生仔细聆听。
请问学生听到了几个声部,是怎么听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跟录音合作(或老师唱高声部)唱低声部,教师用手势引导学生唱低声部。
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二声部,可互换声部演唱。
(学生演唱第二声部时,可模仿大摆钟进行演唱,艺术处理,速度、力度、音色、情绪加伴奏)
根据艺术处理完整演唱。
三、小结
(1)小结。
(2)布置课外作业
①、课后搜集有关表现钟声的歌曲、乐曲。
②如果有可能的话去就近的寺庙聆听寺庙的钟声音乐,把你的感受记下来。
③课后完成编创与活动
(3)师生齐唱歌曲《钟声叮叮当》,带着对钟声的回味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