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家乡山连山 》
年级: 三年级
科目:音乐
课型:新授课
类别:唱歌
主备教师:
导学教师: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这是一首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农村儿童天真纯朴的感情,抒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通过颇具特色的儿童心理活动,把谷垛比作山,生动、形象地表现力农村一派大丰收的欢乐景象。
歌曲为五声羽调式,一段体。引子后的第1-8小节是两个句首相似的平行乐句,节奏相同,旋律忽高忽低,十分贴切地描写了母子(女)俩的对话。第三乐句第9-14小节,节奏紧缩并插入两个间奏,表现出兴奋、喜悦的心情。第四乐句以跳音唱出爽朗的笑声,充分抒发了两人幸福的心情。最后8小节是一个扩充乐句,节奏拉宽,歌声柔和连贯,使人感受到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无限深情。
歌曲的音调很有民族特色,形象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特征,是一首很好地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儿童歌曲。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感受能力,并能有一定技巧、有感情的演唱、表现歌曲,但依然好动好玩,因此,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通过听、唱、演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寓教于乐的教学中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
自学生疑
自学内容
教材第50-51页的内容。
自学要求
说说自己家乡的特色(列举1-2)。
导学释疑
学习目标
A类
基标类
学会用喜悦、自豪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B类
导学类
歌曲表现中,能够正确区分顿音与连音两种演唱法。
C类
拓展类
通过歌词创编、动作创编,激发学生对家乡农村丰收喜悦感受的表现欲望。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用欢快、自豪的情绪有感情地唱好《如今家乡山连山》,唱出对家乡的爱。
学习难点
运用顿音与连音的不同唱法及强弱的变化表现欢庆丰收、赞美热爱家乡的情感。
过程预设(第1课时)
导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学意图
一、确定向导
交流学唱:
1、学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2、了解 :学习目标。
1、导入新课,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2、梳理提炼
3、确定学习目标:
A 学会用喜悦、自豪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B 歌曲表现中,能够正确区分顿音与连音的演唱法。
C 通过歌词创编、动作创编,激发学生对家乡农村丰收喜悦感受的表现欲望。
确定本课时终极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依向自导
学唱歌曲,解决质疑。
1、练声曲《丰收喜悦—开怀大笑》。顿音符号和连音符号的学习。
2、初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要求:对口型,不发声,用“la”模唱歌曲旋律。
3、分乐句学习歌曲。
4、完整跟音乐演唱。
1、练声曲《丰收喜悦—开怀大笑》,学习顿音记号,引导学生找跳跃的感觉;
2、让生带着要求欣赏歌曲。
3、采用听唱法、教唱法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唱歌曲。
4、播放音乐,让生跟音乐演唱。
5、查看学生学唱情况和解决问题情况,并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培养学生自觉学唱、独立思考的能力 ,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怀。
三、合作互导
在小组内互相学习和讨论交流:
1、根据音乐,结合歌词创编歌词。
2、为歌曲创编动作。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学唱的情况,设置问题,安排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并给以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他们的演唱进行指导和评价。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精神,掌握和积累歌唱的方法,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四、汇展主导
完整跟伴奏音乐,学生进行表演唱展示。
教师作出及时的指导,根据教学时间,可为学生设计多种演唱形式进行表演。
培养学生想唱、敢唱、能唱、会唱的能力。
五、达标评导
教师作指导。
1、通过本课的学习,生说说自己家乡的特色(列举一二)。
结合本课的学习,让生说说自己家乡的特色列举一二,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中结束课堂。
掌握学生学唱情况,给予评价。
自省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板书设计
《如今家乡山连山》
2/4拍 丰收 喜悦 欢快地
(教学中临时出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导学反思
课后在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