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4 07:5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试卷
命题范围(岳麓版必修一前三单元结束)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试卷分两卷,第Ⅰ卷为客观题,选择题60分;第II卷为主观题共40分
第Ⅰ卷(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人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可见与我国姓氏有密切关联的制度( )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2.“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说明周朝政治的本质特点之一是( )
A.神权政治 B.分权政治 C.族权政治 D.官僚政治
3.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 地理位置
晋 姬姓贵族 山西
卫 姬姓贵族 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鲁 姬姓贵族 山东南部
齐 功臣 山东北部一带
燕 姬姓贵族 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柳宗元认为:“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长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诸侯国势力上升 B.周天子势力衰微 C.分封制走向崩溃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5.秦《峄山石刻》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占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秦始皇针对这一问题,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 )
A.推行郡县制 B.实行三公九卿制 C. 修筑长城 D.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
6.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7.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
A.刺史制度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8.“(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左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材料中提到的官吏选拔方式对当时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
A.保持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 B.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9. 下列三个场景,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灾,中央政府的动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山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场景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A.秦、唐、元 B.汉、宋、明 C. 秦、唐、明 D.秦、元、清
10.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害,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是( )
A. 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 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 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 派遣文官做知州
11.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政治作用是( )??
A.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      B.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
C.为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筹措军粮 D.防止人民反抗
12.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是( )?
①御史大夫 ②通判 ③刺史 ④唐朝门下省 ⑤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3. 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
A.御史府 内阁 军机处 B.中朝 内阁 军机处
C.中朝 中书门下 军机处 D.尚书台 都察院 内阁
14. 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经历长期演变,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这里所说的趋势应包括(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③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④地方官吏的自主权不断加强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16. 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都创造了不同类型的辉煌灿烂的文明,这种不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华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而希腊文明产生于蓝色的海洋
B.公民素质的不同:古代中国人的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远远落后于古代希腊
C.政治制度的不同: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而古代希腊实行民主制度
D.经济制度的不同: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发达,而古希腊的商品经济发达
17.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真正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几票( )
A.1票 B.2票 C.3票 D.4票
18. 雅典涌现出了众多卓越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历史学家如希罗多德,戏剧家如埃斯库罗斯,艺术家如菲狄亚斯。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
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19. 网络监督是政府或人民大众通过互联网对某一件事的了解、关注、研究,并提供信息或介入支持,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条件下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它是互联网时代一种群众监督的新形式。古希腊民主政治中起到类似作用的是( )
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20. 下列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其中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 )
①2004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 ②美国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分权制衡
③2002年3月上旬,英国议会就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
④举手表决成为我国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重要方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 罗马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说明罗马法( )
A.维护了财产私有 B.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C.维护奴隶制度?????????? D.体现充分的民主性
22.西方法律大多继承了古罗马法。古罗马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原则,今天依起作用的有( )
①陪审制度 ②律师制度 ③“不告不理”的原则 ④三权分立的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 D.②③④
23. 有一个叫奥赫的罗马平民赶着马车在山坡上行走,结果马车退下来碾死了一个奴隶的小孩,孩子的父亲向法庭提出诉讼。依据罗马法,法庭应该( )
A.判处奥赫死刑 B.判处奥赫过失杀人,处一定的罚金
C.判处奥赫向孩子的父亲道歉 D.不予受理
24. 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A.筹集税款 B.任命大臣 C.指挥军队 D.干预立法
25. 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英国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
①成为英国某一政党的领袖 ②要得到议会2/3议员的投票认可
③所在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④得到国王的任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6. 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 )
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 B.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
27. 下列关于美国联邦政府三权分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联邦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
B.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在白宫办公
C.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利
D.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28.“驴象之争”反映了美国的政党政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B.两大政党控制了国会,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C.两大政党在本质上不同
D.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特色
29.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织的国民议会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器:“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
A.共和制欲被君主推翻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30.所谓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各国代议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首相不经选举产生,由议会少数党领袖担任
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机构的制约
C.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多数票选出
D.德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皇帝负责
第II卷(非选择题 40分)
本大题共2小题,31题23分, 32题17分。要求审清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23分)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后,回答问题:

不管叫什么名称,中国的制度确实和欧洲人所知道的任何制度不一样。……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封建主,即皇帝统治,而由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掌握管理;这个机构就是从“文士贵族”中任用的非世袭的文官系统,或官僚系统,或官吏阶层……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士贵族”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
——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封建主”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为维护这一制度,秦始皇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4分)
(2)汉武帝和唐太宗是怎样从“文士贵族”中任用非世袭的文官系统的?他们任用官员的标准分别是什么?这对今天的干部选拔有何启示?(10分)
(3)官僚系统的确立和维系对于国家机器的运转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保证这支队伍的廉洁和效率也同样重要,因此,从秦汉时期开始,官员监察制度便确立起来。请问秦始皇、汉武帝分别采取了怎样的监察措施?其共同作用是什么?(5分)
(4)假如你生活在北宋初期,有意从政,你将会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目的?作为当时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你能够耳闻目睹宋太祖削弱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32.(17分)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强调“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材料二 漫画


材料三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描述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雅典民主制创造出了一系列民主的运作方式,为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验。请列举两项说明。(6分)
(2)材料二的漫画反映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其法律依据是什么?(2分)
(3)材料三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所体现的政治制度特点是什么?(3分)
(4)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角度谈谈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4分)
(5)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认识。(2分)

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DCBCA 6——10 BDACD 11——15 BABCA
16——20 DADCC 21——25 ABDBA 26——30 CACBC

31.答案:(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制定严酷的秦法(答出其中三条即可)(4分)
(2)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2分)。唐太宗实行科举制(2分)。标准:汉以德行(品德)为标准(2分),唐以学识能力(考试成绩)为标准(2分)。启示:把德放在首位,德才兼备,推荐与考试相结合,杜绝不正之风(2分)。
(3)秦始皇设御史大夫,汉武帝设御史府和十三州刺史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3分)。作用:有利于整顿史治,防止官吏腐败;有利于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2分)。
(4)科举考试。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4分)(回答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所有州郡直属中央,长官由文臣担任,下设通判监督;地方财赋由专门机构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也可)。


32.答案:(1)人民主权、轮番而治(4分)。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任意两项即可)(2分)
(2)政体:君主立宪制。法律依据:《权利法案》。(2分)
(3)《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3分)
(4)异:英国王权受到议会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4分)
(5)民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民主的形式和途径各不相同。应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选择适合的政体。(观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