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1 21:3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同步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与“自强”有关的军事工业是(  )
①轮船招商局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
A.创办军事工业????????????????????????????????????????B.开办民用工业
C.建立新式海陆军????????????????????????????????????D.兴办新式学校
3.清朝官员李圭参加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后,发出了“机器正当讲求”的疾呼。当时,下列派别的主张与其观点一致的是(  )
A.洋务派????????????????????????????????????????????????????B.顽固派
C.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4.“它打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大门,是中国最早的工业文明,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和意义。”材料所评论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广州起义
5.一同学想设计一份主题为“洋务运动三十年”的历史小报,你认为他应收集下列哪些人物的资料比较妥当(  )
① 曾国藩? ② 林则徐 ?③ 李鸿章? ④ 左宗棠? ⑤ 洪秀全? ⑥ 张之洞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③④⑥
6.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的钦差大臣是(  )
A.陈化成????????????????B.洪仁??????????????????C.左宗棠????????????????D.左宝贵
7. (2019·福建仿真模拟卷·12)图4所示人物活动的共同之处体现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为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而不断奋斗的历史。其体现的合适主题是(  )
?
A.西方列强的侵略????????????????????????????????????B.近代中国人民英勇的抗争
C.近代中国不同阶层的探索????????????????????D.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8.下列对洋务运动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从此富强起来????????????????????????????B.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9.“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该材料评述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下列关于《马关条约》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开始????????????????????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1.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崇尚英雄、纪念英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邓世昌等清军将士英勇抗敌、为国捐躯的事迹发生在(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他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号召变法图强。“他”是(  )
A.康有为????????????????B.严复?????????????????????C.梁启超????????????????D.谭嗣同
13.“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基于这一认识梁启超主张学习西方的(  )
A.政治制度????????????B.科学技术?????????????C.思想文化????????????D.生活方式
14.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  )
A.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B.公车上书
C.创办《万国公报》????????????????????????????????D.发表《变法通议》
15.《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规定是(  )
A.赔款4.5亿两白银??????????????????????????????????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6. (2019·江苏南京溧水教育联盟10月月考卷·19)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
A.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D.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17.“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下列信息不能从材料中直接获取的是(  )
A.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B.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趋势
C.义和团运动的性质????????????????????????????????D.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
18.“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的口号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帝国主义侵略加剧????????????????????????????????B.人民群众迷信鬼神
C.贪官恶霸横行乡里????????????????????????????????D.清政府的腐败
二、材料题
19.阅读以下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1)你知道图中A.B.C的三位历史人物是谁吗?他们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2)1839年派人物B前往广东查禁鸦片的是哪位皇帝?
(3)人物C参与的重大改革最终失败了,该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0.观察图片,阅读史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东三省就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于是英国要求租借威海卫和九龙及长江流域的优越权利,法国要求租广州湾及广东、广西、云南的优越权利,……这种瓜分运动就是甲午的败仗引起来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几个月内,八国联军救出了公使馆人员,帝国朝廷逃离首都。中国再次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和约,其条款包括进一步承认商业特许权和赔款33300万美元。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图一是什么战争的示意图?图二所示的战争中,试举出一例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从图一到图二说明列强侵略势力有什么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材料中涉及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的败仗”后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与中国民族危机有何关系?
(3)写出材料三中提到的和约名称。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人饱受屈辱、苦难的原因有哪些?
2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在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他们以为由一个封建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封建主义的束缚就会解脱,这只能是一种幻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稿》
材料三 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1901年—1920年期间……是为上升积聚力量的时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的特点,并根据材料概括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
(2)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在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当时“封建皇帝”是谁?这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何时开始?请举例2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的代表人物。
(3)根据所学,结合材料三,中国从开始“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1901年以后,孙中山等人是如何为挽救民族危机积聚力量的?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经历了怎样的近代化历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C
B
A
B
D
C
C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选项
C
B
A
A
C
A
A
A
二、材料题
19.(1)A邓世昌,黄海海战殉国B林则徐,虎门硝烟C康有为,主张变法
(2)道光帝
(3)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4)爱国主义精神等。
20.(1)战争:鸦片战争。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变化: 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一国军事侵略到多国军事侵略。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历史现象: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具体表现:划分“势力范围” 、强租海港;条约:《马关条约》。关系:《马关条约》的签订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3)和约:《辛丑条约》;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原因:外国列强入侵(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国内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
21.(1)特点:由官府控制,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
目的:与外国竞争或“分洋商之利”;辅助军事工业。
(2)历史事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封建皇帝:光绪皇帝。开始时间:1898年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任答两个得2分)
(3)开始沉沦:鸦片战争。完全沉沦:《辛丑条约》的签订。
积聚力量: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4)历程:由学习西方器物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