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7-02-04 22: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教学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知道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4 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教学策略
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讲解法,提问法
教学准备
课件设计
教学学时
2学时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大家上课都累了吧,那老师就先来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好不好啊?
学生:好。
教师:但是大家要认真记住故事里提到的问题。
有一天,一条小蚕虫见到一只蜘蛛在织网,就好奇地问“蜘蛛阿姨,为什么你会织网而我不会呢?”蜘蛛说“我也不知道啊,我一生出来就会织网的,但你会结茧我也不会啊”小蚕虫笑着说,“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结茧的。”一旁的小蜘蛛不解的问:“那妈妈,为什么我织的网没有你织的漂亮呢?”“所以你就要多织网啊。”蜘蛛说。
好了故事讲完了,大家还记得其中的问题吗?
为什么蜘蛛会织网而我蚕虫不会呢?为什么蚕虫会结茧而蜘蛛不会呢? 为什么小蜘蛛织的网没有大蜘蛛织的漂亮呢?
大家通过学习这节课就能帮它们解决了。
动物都有各种行为,这些行为从获得途径来分就有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现在先请同学据你理解回答一下什么是先天性行为?
学生1:天生就会的,不用学习的
教师:能举例吗?
学生1:小猫吃奶。
教师;学习行为呢?
学生2;要通过学习才会的。
教师;举一下例吧。
学生2;读书写字
教师;先天性行为即动物生来就具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学习行为指不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教师;请大家区分以下行为;鹦鹉学舌,小鸟学飞, 老虎跳火圈,蜘蛛织网,蚕吐丝,鸟筑巢,大雁南飞
学生1;鹦鹉学舌,小鸟学飞,老虎跳火圈是学习行为,其他是先天性行为。
学生2;我觉得大雁南飞是学习行为
教师:关于“大雁南飞”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大家对这个问题还有争议。其实有些动物的行为,如鸟类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是本能和学习结合的结果,不能绝对化。小鸟学飞也是一样的。
教师;为什么蚕生来会吐丝,而蜘蛛却不会?先天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跟遗传有关。
教师:对,请同学们阅读书中资料1和资料3,你认为先天性行为对动物有什么意义?书中的资料3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书中资料1和资料3中的行为不是学来的,而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且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有利于动物生存繁衍。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不能够适应环境的改变。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请同学们再对比书中资料1与2、3和4、资料1和5后讨论不同动物学习行为相同吗?这说明什么?
   学生:不同动物学习行为不同。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学习形成的时间就越短。
   教师:动物的学习能力有遗传因素作用吗?
   学生:有。
   教师:学习行为对动物有何意义?
   学生: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的繁衍意义重大。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P37“狼孩”的故事,你认为人类的学习行为对人类有怎样的意义?这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人类的学习行为复杂、多样,这使人类更好的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抓住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否则就像“狼孩”一样。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人类是动物界进化等级最高的类群,人类的学习行为也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同时,从某种意义说,人类的生存质量也更多地依赖学习行为。人类有复杂的语言文字,有着其他任何动物都没有的、依靠第二信号系统的学习行为。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人类大脑的发育,人类语言的发展和通过语言文字等信息符号的学习是有关键时期的,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就很难进行补偿。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应该与大脑的发育的阶段相适应。这样一个人才能得到更健全的发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应当珍惜学生时代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教师:动物的行为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研究动物的行为呢?
   学生:可以观察、实验。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中有关动物行为的探究活动资料并分析有关问题,了解探究活动中需注意的问题,如对照实验的设定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本组或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假设并设计探究计划,组内要积极交流,完善计划。
   学生:阅读、讨论,确定本组或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假设并设计探究计划,组内要积极交流,完善计划。(课后进行探究活动,尝试编写探究报告。)
   教师:两周后我们交流探究报告,并进行评比。
教学评价
1. 通过资料分析学生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了解得到加深。
2. 通过探究学习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动物的行为。
3. 通过系统的分析讲解,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板书
第二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
1. 先天性行为
2. 学习行为
2.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小鸟学飞 蜘蛛织网 老虎跳火圈 鹦鹉学舌 蚕吐丝 鸟筑巢 大雁南飞
3. 动物的主要行为
1. 取食行为
2. 防御行为
3. 繁殖行为
4. 迁徙行为
4. 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1. 自拟问题
2. 作出假设
3. 制定计划
4. 讨论和完善计划
5. 实施计划
6.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