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目标】
1.认识“邓、坛”等14个生字,会写“邓、植”等8个字,会写“植树、满意”等词语。
2.朗读课文。默读第3自然段,能借助图片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3.积累“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等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
积累“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等词语。
难点:
朗读课文。默读第3自然段,能借助图片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春天的故事》,大家知道歌曲中描述的老人是谁吗?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邓小平爷爷的照片,介绍其生平。
2.引导学生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呢?
3.教师出示植树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植树的意义。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视,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 2.同桌互查:生字是否认识,课文能否读通。没读通的句子请同学帮忙。 3.请“小老师”组织同学们“开火车”抽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讨论题:
(1)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时间是哪一天,那一天的天气怎么样?讲解词语“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的意思。
(2)哪些句子是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找出有关句子,并多读几次)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3.复习巩固字词。 (1)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词,重点指导学生记“龄、栽”。 (2)读生字与其它字组成的词语: 姓邓 节日 岁数 年龄 经过 消息 站着 扶着 亲人 行动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用手势告诉教师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2.教师请三名学生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能读正确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1)什么是“铁锹”?
(2)“精心”“茁壮”“移入”“填满”“扶正”是什么意思?
(3)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跟大家一起植树?植树有什么意义?
4.教师用多媒体课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1)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铁锹”的图片,教读词语“铁锹”。
师:这就是铁锹,一种用于耕地、铲土的农具。长柄多由木制,头是铁的。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图片。
(3)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让学生初步了解邓小平爷爷跟大家一起植树的原因,以及明白植树的意义。
四、指导生字书写。
1.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不少生字,你记住它们了吗?
2.出示字卡,开火车检读生字。
3.刚才我们学写了几个生字,剩下的4个生字你会写吗?
4.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学生集体认读生字,教师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1)加一加(熟字加偏旁):木+直=植 自+心=息
(2)换一换(熟字换偏旁):爷——节 那——邓 多——岁
(3)比一比(形近字比较):己——已 红——经
(4)找相同部分:我——栽 拉——站——亲
5.教师指名教读生字,学生集体认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哪些内容。
二、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1.邓小平爷爷是怎样植树的?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2.同桌相互交流找到文中的句子。集体交流。相机教学。
3.学生齐读第2-3自然段,标记相关语句。
(1)出示句子比较:
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有了汗珠,仍不肯休息。
读一读,说一说,你觉得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一个“满”字让你感受到什么?额头上已经满是汗珠,背上?甚至衣服上?
尽管又热又累,额头上已经满是汗珠,可邓小平爷爷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句子中的哪些词语读出来的?出示词卡“兴致勃勃”,齐读。
再看第3自然段,这段话中有许多描写邓小平爷爷动作的词语,你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吗?试试看吧。默读第3自然段,圈出动词。指名交流、相机标示出这段文字中的动词。
出示填空:
邓小平爷爷先是 树坑,然后 树苗, 树坑, 铁锹, 土, 接着 到几步外 , :“不行,不行!”又上前去把树苗 正。
这些动词说明什么?
相机板书:认真。
4.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重点理解“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为什么说“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树长得茂盛、漂亮;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很多人去参观,怀念邓小平爷爷……)
带着对邓小平爷爷的尊敬与怀念读第5自然段。
小练笔。如果你来到天坛花园,面对这株柏树,你会说些什么呢?
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所说的话。83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颗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坑内,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他不仅仅是在栽树,还播下了一个美好的心愿,惊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邓小平爷爷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邓小平爷爷说过“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他的话令人难忘。83岁高龄的他,亲手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热爱祖国、绿化祖国。同学们,现在正是万物复苏、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赶快行动起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吧!
【课文小结】
本文讲述的是1987年4月5日,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柏树的情景。表现了邓小平爷爷做事严肃、认真的态度。
【板书设计】
精心地挑选
小心地移入
邓小平爷爷植树 仔细看看 认真
连声说
扶正
【教学反思】
本文旨在通过描写发生在邓小平爷爷身上的一件小事,让学生感悟邓小平爷爷用实践说话的优良品质。因为课文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经历相近,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因而在教授本课时,我告诉学生邓小平爷爷是我们国家老一辈领导人的相关知识,还让学生查阅关于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并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他们先在小组内互相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总之,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我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让学生从课文的遣词中明白植树的意义,体会邓小平爷爷实事求是、付诸实践的高尚品质,引导学生产生敬爱老一辈革命家的情感。
课件12张PPT。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4课 邓小平爷爷植树课题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春天的故事》,大家知道歌曲中所说的老人是谁吗?相关链接 邓小平(1904~1997),四川广安人,1904年8月22日生,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生字广场认读园地坛 龄 握 致 勃 挖 选 茁 移 挥 填 扶 wò tán líng bó zhì wāzhuó xuǎn huī tián yí fú重点词语植树 格外 满意 休息 精心 挑选 茁壮 邓小平
碧空如洗 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整体感知本文记叙了邓小平爷爷在1987年4月5日这天在天坛公园栽下一棵柏树的故事,赞美了邓小平爷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品读课文学习第2-3自然段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读一读,说一说,你觉得哪一句更好,为什么?2.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有了汗珠,仍不肯休息。品读课文学习第2-3自然段一个“满”字让你感受到什么?额头上已经满是汗珠,背上?甚至衣服上?
尽管又热又累,额头上已经满是汗珠,可邓小平爷爷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句子中的哪些词语读出来的?出示词卡“兴致勃勃”,齐读。品读课文1.为什么说“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树长得茂盛、漂亮;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很多人去参观,怀念邓小平爷爷……拓展延伸 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所说的话。83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颗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坑内,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他不仅仅是在栽树,还播下了一个美好的心愿,惊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拓展延伸 同学们,邓小平爷爷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邓小平爷爷说过“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他的话令人难忘。83岁高龄的他,亲手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热爱祖国、绿化祖国。同学们,现在正是万物复苏、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赶快行动起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