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比 例
第 2 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1.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例的性质进行判断。
2.通过观察思考、计算验证、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在数学活动中自主获取知识,培养数学思维。
3.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数学辩证思想。
【重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你能把它们组成比例吗?
试着写出几个比值是1.5的比。
2.4:1.6=1.5
60:40=1.5
0.6:0.4=1.5
15:10=1.5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比例的基本性质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作比例的项;
内项
2.4:1.6=60:40
外项
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比例的基本性质
能把上面的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吗?
=
2.4和40仍然是外项,1.6和60仍然是内项。
内项
2.4:1.6=60:40
外项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1)2.4:1.6=60:40
(2) =
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比例的基本性质
2.4×40=96
1.6×60=96
3×15=_____
5×9=_____
45
45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1)2.4:1.6=60:40
(2) =
比例的基本性质
2.4×40=96
1.6×60=96
3×15=_____
5×9=_____
45
45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你能举一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吗?
(1)6:3=8:4
(2) =
比例的基本性质
6×4=24
3×8=24
1×12=12
3×4=12
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比例的基本性质
a:b=c:d(b、d≠0)
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或:=
ad=bc
1
课堂练习
填空。
(3)如果A×5=B×8(A、B均不为0),那么A:B=( ):( )。
8
5
(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0,一个内项是8,另一个内项是( )。
(2)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另一个内项是( )。
2
课堂练习
(1)6:10和9:15
(2)20:5和1:4
6×15=90
10×9=90
所以,6:10=9:15可以组成比例。
20×4=80
5×1=5
所以,20:5和1:4不能组成比例。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2
课堂练习
(3) : 和6:4
(4)0.6:0.2和 :
×4=2
所以, : 6:4不能组成比例。
0.6×=
所以,0.6:0.2= :
可以组成比例。
×6=4
0.2×=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3
1.5:3
0.1:0.5
:
16:20
4:5
5:25
10:20
4:3
把能组成比例的连起来。
课堂练习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堂小结
比例的基本性质:
1
课堂作业
填空。
(1)在=中,外项是( )和( ),内项是( )和( )。
9
(2)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则两个外项的积是( )。
5
(3)4:5=12:15,如果内项5增加5,那么外项4应该增加( )才能使比例成立。
10
4.5
4
2
课堂作业
下面各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苹果/千克 3 5.5
总价/元 15 27.5
能。
3:15=5.5:27.5
2
课堂作业
时间/时 2 3
路程/千米 180 270
能。
2:180=3:270
下面各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3
课堂作业
(3) : 和 :
(4)1.2 : 和:5
× =
所以, : = :
可以组成比例。
1.2×5=6
×=0.6
所以,1.2 : 和 :5
不能组成比例。
× =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