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比例
第 10 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含义。
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扩大或缩小的过程;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难点】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缩小
放大
放大
放大
你知道吗?
在计算机上,可以通过鼠标的拖动,把图片灵活地放大或缩小。
原图
缩小
放大
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按2:1放大,就是把各边的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正方形放大后还是正方形。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宽比还是2: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正好是原来的2倍。
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斜边是否也变为原来的2倍呢?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比较它们的内角、边长、周长,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内角没有变,边长和周长都是原来的2倍。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1:3,长方形按1:4,三角形按1:2缩小。各个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方格纸上画画看。
内角没有变,边长和周长都缩小了。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观察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不变。
图形名称 比例尺 形状 边长 周长 面积
正方形 2:1 不变 扩大2倍 扩大2倍 扩大4倍
长方形 1:4 不变 缩小4倍 缩小4倍 缩小16倍
三角形 1:2 不变 缩小2倍 缩小2倍 缩小4倍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先按4:1把下面的三角形放大,再把放大后的图形按1:2缩小。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
下面哪个图形是图形A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
A
B
C
D
高度没有变
宽度没有变
高度和宽度都扩大了2倍
答:图D是图形A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
2
自己选定比例画图形,把三角形A放大后得到三角形B,再把三角形B缩小后得到三角形C。
(1)哪些三角形可以由A放大后得到?
A
B
C
三角形B和三角形C都可以由A放大后得到。
2
自己选定比例画图形,把三角形A放大后得到三角形B,再把三角形B缩小后得到三角形C。
(2)哪些三角形可以由B缩小后得到?
A
B
C
三角形A和三角形C都可以由B缩小后得到。
2
自己选定比例画图形,把三角形A放大后得到三角形B,再把三角形B缩小后得到三角形C。
(3)观察三角形A和B,它们的面积有什么变化?面积与边长是按
相同比例变化的吗?
A
B
C
三角形B的面积比三角形A的面积扩大了9倍。面积与边长不是按相同比例变化的。
要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只要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即可。
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分为三步:
1.看原图形每边占几格。
2.计算按给定的比将图形的各边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
新图形每边各占几格。
3.按计算出的边长画出原图形的放大图或缩小图。
1
填空题。
(1)拍照片、设计房屋建筑图纸都是将物体( ),放大镜、
投影仪是将物体( )。它们都没有改变物体的( )。
(2)一个图形的长是5cm,宽是2cm,按5:1放大后,长变成
( )cm,宽变成( )cm。
(3)一个20°的角,按3:1放大后,这个角变成了( )。
缩小
放大
形状
25
10
20°
2
看图填空。
A
B
C
D
E
(1)图( )和图( )是图C放大后的图形,分别是按( )
和( )放大的。
(2)图( )是图A缩小后的图形,是按( )缩小的。
A
E
2:1
3:1
C
1:2
3
画一画。
(1)将三角形A的各条边按5:3放大,得到三角形B。
(2)将三角形A的各条边按1:3缩小,得到三角形C。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