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e
◎课前预习
知识点1基督教的兴起
1.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
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
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
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这种信仰耶稣
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
2.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
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知识点2法兰克王国
3.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
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
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4.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很有远见和
才干的国王。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
信仰了基督教。
5.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到他去
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
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实力强大
知识点3封君与封臣
6.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
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
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
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
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
日益流行开来。11世纪,这种以土地的封赐
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7.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1)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
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2)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
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
(3)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4)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
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知识点4查理曼帝国
8.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
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
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
9.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
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
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
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10.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
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
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
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
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共14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8课
西欧庄园
e
◎课前预习
知识点1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
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
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
在庄园里。
2.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
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3.庄园的土地分类
(1)直领地:庄园的土地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
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
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
(2)份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
户的生活来源。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
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
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领主还向
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知识点2庄园法庭
4.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
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5.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佃
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
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6.庄园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领主可以
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
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庄园法庭
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
主的特权
◎课堂检测
、选择题
1.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C)
A.种植园B.手工工场C.庄园D.城市
2.欧洲中世纪社会经济的特点是
(A)
A.封建庄园的出现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逐渐形成
C.基督教会控制西欧封建经济
D.手工业者在工场劳作
3.“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基本单元。
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
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
包师。庄园的土地除了可耕地之外,还有林地和
草地,土地分为庄园主的土地和村民的份地,庄园
主除了耕地之外,还有森林和草地,庄园中的磨
坊、桥梁、牲畜等都属于庄园主。庄园里的村民们
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
地,每周都要有几天为庄园主干活。”这段话说明
(A)
A.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B.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
C.庄园里的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D.庄园里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好
4.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
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
是
(C)
A.自己备带农具和耕畜在领主直领地上每周无偿
劳动三天
B.除了拥有一定的耕地使用权外,还可以耕耘
片自己的草地和牧场
C.自己不需要向领主捐税
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
法庭审理(共16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e
◎课前预习
知识点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
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
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那些以手工业
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意大利、法兰
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
的城市。
2.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
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
争
3.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
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
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
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
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知识点2城市居民的身份
4.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
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很多人进入
城市以前还是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
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
主无权强迫他重新变成农奴。随着更多的城市取
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
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5.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
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
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
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知识点3大学的兴起
6.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
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
花朵”。
7.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
的学校。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
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
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
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8.当时,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
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
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大学的课程设
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
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课堂检测
、选择题
1.中古西欧城市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
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
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
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
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从这段话中可
以得到的信息是
(B)
①中古西欧城市交通便利
②市民阶层是资产阶级的前身
③城市通过斗争拥有了自治权
④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封建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共16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e
◎课前预习
知识点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西
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
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2.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
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3.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
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
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委员会把历代
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
《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
要》。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
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
马民法大全》。
4.《罗马民法大全》
(1)内容
①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
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
“会说话的工具”。
②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
确规定。
(2)历史地位:《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
的基础。
知识点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5.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
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早就垂涎东方
土地和财富的西欧封建主组建了十字军进行
东征。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
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
的大部分领土。
6.1453年,奧斯曼帝国攻破君土坦丁堡,改名为
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7.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影响
(1)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
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
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
产生过重大影响。
(2)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
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课堂检测
、选择题
1.《查士丁尼法典》共12卷,包括历代罗马皇帝颁布
的敕令;《新法典》收编了查士丁尼颁布的100多条
法令。上述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B)
A.皇帝的命令就是法律
B.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C.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
D.罗马法只是皇帝法令的汇编
2.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命人删除以往罗马
皇帝所颁布的法令中矛盾和不合时宜的地方,将
其按时间顺序汇编成册,名为《查士丁尼法典》。
后来,又陆续编订了3部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
大全》。这说明
①东罗马帝国继承了罗马的文化
②东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建设
③罗马法在不断被完善
④查士丁尼否认过去的罗马法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