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正比例与反比例第 2 课时 正比例北师大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1.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2.依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关注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重点】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难点】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 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ⅹ时间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总价=单价ⅹ数量玩过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这是笑笑和妙想两人玩游戏的情况:1.表中有哪两种量?
表中有玩的次数和分数两种量。
2.分数是怎样随着次数变化而变化的?
分数随着次数的增多而变大。 10315 4 56 72025 3035 23.相对应的分数和次数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相对应的分数和次数的比和比值分别是:
5:1=5 10:2=5 15:3=5
20:4=5 25 : 5=5 30:6=5 35:7=5玩过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这是笑笑和妙想两人玩游戏的情况: 10315 4 56 72025 3035 2下面是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变化情况。把表填完整。23481216根据统计表描出各点,并连接起来。16420121410864231周长/cm边长/cm下面是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把表填完整。234491616420121410864231面积/cm2边长/cm根据统计表描出各点,并连接起来。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都是随着边长的增加而增加的。观察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并说说你分别发现了什么。周长总是边长的4 倍,而面积与边长的倍数关系不断变化。 4 :1 = 4, 8: 2 = 4
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不变 。1 :1 = 1, 4 :2 = 2
面积与边长的比值不相等。 观察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并说说你分别发现了什么。一辆汽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 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如下。把下表填写完整, 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 观察上表,回答问题:450540630720(1)表中哪两个量是相关联的量?表中时间和路程是两个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越长,所行驶的路程就越多。一辆汽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 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如下。把下表填写完整, 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 观察上表,回答问题:450540630720(2)这两种量之间变化规律是什么?(3)关系式可以怎么写?谁是定量?
关系式: 速度=路程÷时间
…...速度是定量。一辆汽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 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如下。把下表填写完整, 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 450540630720像这样, 路程和时间两个量, 时间变化, 所行驶的路程也随着变化, 而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也就是速度) 一定, 我们就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一辆汽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 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如下。把下表填写完整, 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 4505406307201第 1 个问题中,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 面积与边长成正比例吗?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一定,而面积与边长的比值不一定,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不成比例。2学校科学小组在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进行观察实验, 测得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如下表。(1) 说一说竿影的长与竹竿的高的变化关系。竿影的长随着竹竿的高变长而变长。2(2) 写出竿影的长与竹竿的高的比, 你有什么发现?
竿影的长与竹竿的高的比和比值分别是:
0.4:1=0.4 0.8:2=0.4 1.2:3=0.4
1.6:4=0.4 2.4:6=0.4 3.2:8=0.4我发现比值一定,都是0.4学校科学小组在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进行观察实验, 测得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如下表。2学校科学小组在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进行观察实验, 测得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如下表。(3) 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是不是成正比例? 说明理由。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成正比例,因为竿影的长随着竹竿的高变长而变长,并且比值一定。3根据下表中底是 6 cm 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相对应的数据, 判断它们是不是成正比例, 并说明理由。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在底一定的情况下,平行四边形的高越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越大。并且它们的比值都是6,所以在平行四边形的底一定的情况下,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面积成正比例。?1把表填完整, 应付金额与所买邮票的数量成正比例吗?2.43.244.85.66.4成正比例。2 填空。
1. 判定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主要看它们的( )是否一定。
2.自来水每吨2元,小明家2月份的水费和用水的数量。
( )和( )是相关联的量。
小明家2月份的水费和用水的数量的( )相同,所以( )和( )是成正比例的量。 比值水费用水的数量比值水费用水的数量3判断下面两种量,能成正比例的打”√ ”,不能的打“×”。(1)大豆的出油率一定,豆油的质量和大豆的质量。( )
(2)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 )
(3)圆的直径和周长。( )
(4)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 )
(5)火车的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
(6)每包书中册数相同,包数和总册数。 ( )√√√√××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况如下,把表填写完整。435小明和爸爸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小明和爸爸的年龄不成正比例,因为这两种量的比值不一定。
343637王敏调查一种花布,米数和总价如下表:5总价和米数是不是成正比例, 说明理由。
总价和米数成正比例,因为随着米数的增多,总价也在增加,并且它们的比值,也就是单价一定,所以成正比例。6已知a和b成正比例,完成下表。150.313402.510因为a和b成正比例,所以a÷b=一定的量,30÷6=5,也就是定量是5,根据这个量求出其他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