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3张PPT。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哪些?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诺贝尔奖章(The Nobel Prize) 诺贝尔奖——1900年创立,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部分财产作为基金。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奖项。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三、文化事业的发展两弹一星含义:
两弹:核弹(原子弹、氢弹)
导弹
一星:人造卫星两弹一星代表人物:
邓稼先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他还领导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两弹一星元勋两弹元勋----“邓稼先” (1924—1986年)
新中国成立时,邓稼先正好在美国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博士学位,很快回到了祖国。1958年,邓稼先受命研制原子弹。从此,他一直奋战在中国西部荒漠中的核基地。1964年,他指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并于1967年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的实验。此后他又领导了地下核实验。邓稼先结婚30年,但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足3年,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我国的核实验工作,被誉为“两弹元勋”。1986年,邓稼先患癌症逝世。直到这时,为中国核武器默默耕耘近30年的邓稼先才为世人所知。
感人故事: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两弹一星代表人物:
钱学森
(1911-2009) 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在他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中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试验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工作条件艰苦两弹一星成就: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
实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世界第五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 从首次爆炸原子弹到爆炸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前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合作探究:读材料分析,小组讨论材料二: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 ——毛泽东 材料一: 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从战争废墟上刚刚站立起来,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麦克阿瑟甚至扬言要在中朝边境建立“核辐射带”……严峻的现实迫使新中国的领导人不得不考虑研制自己的原子弹。
想一想:原子弹研制成功有何意义? 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加强了我过得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和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第一枚国产近程地地导弹
—东风一号先进的发射方式:除了可以固定阵地发射外,还可以移动发射。80年代以来自行研制的东风系列核导弹东风-11近程导弹,射程:300公里东风-21中程地对地弹道导弹
射程:1700公里-3000公里东风-31远程导弹射程:8000公里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
射程:15,000公里意义:
两弹一星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我国是什么时候成功发射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呢?
2.这颗卫星取名为?
3.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4.我国在无人飞船和载人飞船的发射技术上取得了那些成就?知识抢答“神舟一号”“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神舟七号”飞船神舟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由 “长征二号” 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根据任务计划,“神舟九号”飞船将于2012年6月至8月择机发射,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展望:“神舟九号”飞船 载人航天——漫步太空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开启我国的飞天之旅。
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航。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世界第三载人航天——漫步太空空间站建设登月工程“萤火一号”火星探测示意图“嫦娥工程”“中国火星探测计划”正在进行中……“嫦娥一号”探月示意图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三、文化事业的发展1、左图人物是谁?
2、他的主要成就是
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3、他被誉为“ 之父”。杂交水稻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袁隆平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湖南安江农校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据统计,普通水稻亩产约550千克,而籼型杂交水稻亩产约为660千克。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占全国的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带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还惠及世界。解决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世界行饥饿问题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1976-2005,全国累计种植籼型杂交水稻面积约3.4亿公顷,增产稻谷4.5亿多吨。关于杂交水稻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杂交水稻中国农民说: 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改革开放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国家政策科学技术2004年10月14日,在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市,中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左)和塞拉利昂水稻专家蒙蒂·琼斯博士共同获得世界粮食奖。我们应该从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学习什么?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青蒿素①时间:20世纪70年代②发现者: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使全球数亿人受益。③ 意义:青蒿素屠呦呦科研团队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的原虫抑制率达到100%。1973年经临床研究取得与实验室一致的结果、抗疟新药青蒿素由此诞生。青蒿素人物:屠呦呦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使命是什么?实验什么时候成功?治疗疟疾20世纪70年代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 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青蒿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由——“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关于青蒿素 在1949—1950年,也就是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全国病例约有3000万例,死亡率约1%,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即使到了1970年,也还有2000万以上。很多农民们到了收获季节不是到田地里农忙,而是在家里“打摆子”。
全国从3000万到现在40例病例数,我国经历了一段长期艰难的过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12月发布的数据: As a result, an estimated 207 million cases (uncertainty interval, 135–287 million) and 627 000 malaria deaths (uncertainty interval, 473 000–789 000) are estimated to have occurred in 2012.
2012年约有2.07亿疟疾病例(不确定范围为1.35亿至2.87亿),有62.7万人死亡(不确定范围为47.3万至78.9万人)。自2000年以来,全球疟疾死亡率已下降42%,世卫组织非洲区域降幅达49%。大多数死亡发生在非洲儿童中,那里每分钟便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 屠呦呦于2015年12月 7日下午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演讲时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藏,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藏中发掘出来的。没有大家无私的团队合作精神,我们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把青蒿素献给世界。”屠呦呦这段演讲表达的两个主要观点是什么?并谈谈你的感想。探究: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 的发展创造了前提。
二: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 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三:优秀的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 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三、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双百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①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双百方针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体裁与表现手法,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②成果:话剧《茶馆》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文化成就莫言 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进一步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 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外交事业的发展20世 纪70年代全方位外交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中日建交(1972)外交政策
外交原则
外交格局
外交就成就
意义乒乓外交(1971年)
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
尼克松总统访华(1972)
中美建交(1979)本课小结1、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
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
2、2003年10月15日,实现我国载人飞船航天梦想的飞船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神舟四号 D.神舟五号CD当堂达标3、在我国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最先取得成功的是( )
A.氢弹 B.人造地球卫星
C.导弹 D.原子弹
4、我国对使用核武器作出的承诺是( )
A.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用核武器
B.没有受到明显威胁时,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C.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D.无论何种情况,只要中国受到战争威胁,都会考虑使用核武器DC5、2001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泽民主席亲自给袁隆平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奖励他( )
A.在基础数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B.在航天技术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C.在杂交水稻培育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D.在理论物理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6、2012年,中国作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A.莫言 B.屠呦呦 C.袁隆平 D.邓稼先CA课外延伸收集、了解同学们身边的小发明、小制作,
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探索科学的奥秘吧!请大家结合生活,说一说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