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土地改革 (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2 11:3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3课 土地改革学习目标1.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土地改革的意义。
2.认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十年内战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政策“耕者有其田”——《中国土地法大纲》新中国成立后:???打土豪、分田地回顾:(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读教材第一段,
找出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占农村人口比例占有土地比例(1)时间:
(2)颁布文件:
(3)内容:
(4)具体做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读教材,找出土地改革的相关情况:1950—1952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注意此次土地改革:是在 开展与以往土地改革的不同之处: 对地主由过去没收其一切财产改为没收土地、农具、耕畜、多余的粮食及房屋,同时土地也分给地主一份等。土地改革新解放区———— 土地改革 农民热烈拥护和欢迎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农民丈量分配土地土地改革的结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农民
土地
所有制地主农民剥削与被剥削平等土地归私人所有不同点相同点土地
占有者类别名称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2、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3、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土地改革忆往昔,看今朝 2006年1月1日,中国完全取消了农业税,在中国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交公粮土地改革技术下乡机械化生产农场化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时间:依据:意义: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土地改革也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内容:本课小结1950—19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穿越时空,回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农民拥有自己的农具、牲畜 D.农民不用向地主缴纳地租B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藏的和平解放; ②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③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④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A. 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C 3. 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 因为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
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
地改革,获得土地。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本课结束,及时复习哦!土地改革时间:1950—1952年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意义: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土地改革也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内容: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