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镜头里的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花卉摄影的取景、构图、拍摄角度、用光技巧以及明暗背景方法的恰当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小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拍摄花卉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拍摄手段表现花卉,感受自然美,体验摄影带来的乐趣。
【学情分析】
目前学生对现代生活状况已经有一定的主动意识了,尤其是相机或手机的使用更是很普遍,有兴趣的孩子对于拍照已经很是熟稔了,所以这节课要求教师必须精讲、精炼,知识要准确到位才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拍摄花卉的取景、构图等摄影技巧,表现主题突出的花卉作品。教学难点:
花卉的构图方法、用光技巧以及主体物与背景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农历四月就是现在的五月时节,文人墨客喜欢用诗词来描写花的婀娜多姿,画家喜欢用手中的画笔来勾画出花的绚丽多彩,我们现代人则喜欢用镜头捕捉花的美丽。
书写课题:11、镜头里的花
最近,老师的朋友圈变得很不淡定了,朋友们以刷屏的节奏发的图片都是关于花的主题,在欣赏和品评的过程中有很多心得和感受,这节课就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二、探究交流
拍摄左边的图片并不难,而拍摄右边的作品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来支撑了。下面我们就从书中找一找,拍摄一幅优秀的花卉作品得从哪几方面入手呢?
生:自主探究拍摄技巧(尝试从构图/取景、拍摄角度、用光技巧、明暗背景)
要想拍出艺术家的效果,得从构图/取景、拍摄角度、用光技巧、明暗背景等方面来进行
1、构图/取景
有选择的取景,有设计的构图会使画面效果更加生动。
问题:
(1)如何选择拍摄的主体?
(2)构图时把花放在什么位置上来突出它的主体形象?
A:取景原则
正所谓“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告诉我们需要对拍摄的花卉进行取舍,进行有选择的取景。两三朵玉兰足以说明它的主体形象了,我们把已经选择好的玉兰花放在画面的什么位置上会更理想呢?
生:
B:三分法构图
玉兰花位于画面的交叉点上,一前一后,一高一低,相伴争艳,更加形象地表现出玉兰的洁白与婀娜多姿。
我们把主体形象安排在画面的交叉点上,突出主体的构图方法称为三分法构图或黄金分割构图,这种构图形式被广泛应用在花卉、人物以及风光摄影中。
三分法构图的应用
主体花朵放在任意一个交叉点上,都能在视觉上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
C:对角线构图法
对角线构图法更能突出表现花旁逸斜出与婀娜多姿。
D:体验取景与构图
下面就让我们亲自体验一下构图,可以任意的变换方向和位置,看看怎样取景更合理?
小结:合理的构图不仅会让画面简洁灵活,还能给观者带来舒适的感受。
2、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的选择可以是纪实的再现也可以是夸张的表现。
问题:
(1)从什么角度拍摄的?
(2)不同角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小结:选择适合的拍摄角度可以使画面更具创造力和视觉感染力(冲击力)。
3、用光技巧
光好比天然的影像画笔,可以赋予画面丰富的细节。
问题:
(1)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光线?
(2)不同用光给画面带来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顺光出细节(有利突出主体的色彩)
侧光出质感(有易于表现花的层次)
逆光出光影(表现主体物边缘明亮)
小结:合理运用光线可以突出表现花卉的不同色彩、质感和光影
4、明暗背景
背景的处理是决定花卉摄影作品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问题:背景在花卉摄影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先比较一下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
生:背景的明暗不同
师: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我们看看花苞上的光……
生:用光
下面我们进行模拟拍摄:眼前有一个暗箱,一株花和顺光和逆光的光源。
逆光拍摄:给被摄对象选择较亮背景,拍摄时按主体的亮度曝光,使背景变亮,突出花卉。
顺光拍摄:给被摄对象选择较暗的背景,也是按照主体进行曝光,使背景变暗,突出花卉。
小结:背景在花卉摄影中起到了陪衬和烘托主题的作用。
三、艺术实践
运用所学到的构图/取景、拍摄角度、用光技巧和明暗背景的方法拍摄一幅花卉作品。
四、评价要求
方法恰当、主体突出、效果精彩
活动5【作业】拓展延伸
人生的智慧在于取舍和选择,生活如此,艺术更是如此。老师相信大家再一次走进大自然时,镜头里的花会变得更加灵动,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