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定格· 外国风景画赏析(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中阶段美术学习的第一课,从小学美术的学习到初中美术的学习是一个台阶式的提升,在作品赏析过程中应注意学生思维层面上的提高。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分析与讨论交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强调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注重教学“三维目标”的科学整合。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评析、,初步了解风景画产生和发展概括,提高审美能力。
2. 通过赏析与评述提高学生互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3. 从外国风景画的赏析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写实技巧,培养学生感悟外国风景画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初步认识十七世纪荷兰风景画和静物画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
2. 自然风光中的美和艺术以及情感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分析和评述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 教学课件
学生 美术书、作业本、
教学设计:(课件应用流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学生绘制的风景画照片,学生欣赏美丽景色作品回答问题导入风景画的定义与艺术特点。
2.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表述一下给我们心灵的感受。(面对着大自然美丽的风光,我们忍不住想把它画下来……)
3.让我们先走进绘画大师,看看他们面对美景时是怎样涉笔成趣、点景成画的……
二.新授内容
1.外国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介绍。
2.出示一组自然风光照片和油画风景,探讨风景照片和风景画给人不同的感受
小结:照片只是真实地记录了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景绘画不仅仅表现了自然之美,而且还融入了画家的精神、情感和艺术之美。
4.教师简介:什么是风景画?风景画的出现的开端。
5.介绍在发展独立的风景画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的尼德兰画家彼德·勃鲁盖尔。
6.风景画的产生和意义。
7.介绍17世纪荷兰风景画中最杰出的画家雅各布·凡·鲁斯达尔的学生迈因德特·霍贝玛。并赏析其作品。通过古典绘画和印象派绘画比较并引出印象派绘画。
8.重点赏析《日出-印象》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2. 画面内容(略)
3. 表现技法
《日出-印象》19世纪下半叶,光学原理改变了画家对固有色的观念,由此他们开始在艺术上对外光表面的新探索.《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生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该画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推崇的那种谨慎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
4. 审美情趣
莫奈是一位对色彩怀有浓厚情感的田园风景画家。他一生的作品众多,除《日出-印象》外,对于光影描绘最为精妙的作品是《睡莲》对于不同光线和不同时间的睡莲的光影描绘得惟妙惟肖极为生动。对每一幅画,他都作实地观察,认认真真地去体验大自然的美与诗意。
5. 教法建议
设疑探究赏析。引导学生探究风景画的色彩和笔触问题,领悟画家诗一般的语言以及其在风景画中渗透的情感。
9.师生探讨如何赏析艺术作品。小结。
三.课后拓展:
选择你喜欢的一幅风景画进行赏析,写一篇400字左右的鉴赏短文。
提示: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美术资料。
1. 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体验我们生活、学习环境的自然之美。
2. 鼓励学生们在图书馆或上网察阅世界名作的相关资料,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