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九上 9力量与生命 外国雕塑艺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九上 9力量与生命 外国雕塑艺术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22 17:5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力量与生命 古希腊雕塑艺术
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和感受古希腊在雕塑方面的突出成就,理解数理美,人体美,动态美的表现形式以及由现实美到理想美的审美观念。
3、技能目标: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分析作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不同的美。
2、情感目标:感受雕塑中的力量与生命,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生活理想。
教学重点
分析古希腊雕塑的动态美、人体美、数理美等美的形式,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难点
感受雕塑中的力量与生命,理解古希腊现实和理想化的审美形态的结合,并掌握正确的欣赏角度。
教学过程
备注栏
一、创设情境 美的呈现
观看2004年是希腊雅典奥运会开幕式表演。
观看视频1: 希腊奥运会视频(1分23)
▲问:你看到了什么?表演联想到哪种艺术形式?(希腊的人体雕塑表演)
仰望希腊文明,仰望希腊雕塑,两千多年前,在欧洲其他的国家还处在比较蒙昧的状态时,勇敢而智慧的古希腊人就创造了辉煌的希腊文明,我们看到的这些写实的雕塑,在当时他们创造了一种美的典范,成为整个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今天,在这节美术课上就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古希腊的雕塑,一起去领略古希腊到底留给世界留给我们怎样的美!
二、分析探究 美的形成,印证探讨 美的形式
出示图片:《维伦多夫的维纳斯》
▲问:你看到这件雕塑的时候首先会有什么思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同学们心目中的维纳斯是什么样子?PPT出示:对生命对力量的一种赞美!
1,人体美
▲问:初看这些古希腊的雕塑你会有什么思考?
▲问:为什么在古希腊有如此特殊的表现形式呢?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希腊是一个三面环海,气候温润的城邦制国家。
▲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哪个行业可能会比较发达?
频繁的海上战役和海上贸易,迫切需要体魄健全,尚武善战的斗士,为此古希腊从很早起就非常重视体育运动,以锻炼出健美的身体为无尚光荣。另外,希腊人在体育锻炼时是赤身裸体的,这既有利于展示健美有力的身躯,又自然而然地培养出一种能够以坦荡无邪的态度去看待裸体形象,同时,也为雕塑家提供了很好的观察和写实的机会,正是这样特殊的社会风尚和由此产生的特殊的审美观念,决定了古希腊的人像雕塑往往采取裸体的形式。
出示图片:《维纳斯》——分析神态之美
观看视频2:维纳斯(1分9)
【设计意图】对于阿芙罗狄特学生不止一次地欣赏过,这里放在古希腊人体美的形式中来欣赏不但具有典型性,更想通过这个熟悉的例子来解决学生对于人体这个敏感的话题所存在的一些误区,那么在这个环节中采用讨论或者辩论无疑是最合适的,教学过程没有预设的很细,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作补充,逐步地获得完整、系统的审美感受和体验,从而真正的理解古希腊人体的美,并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美,从而掌握本课的重点,对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身材美的认识,教师要作正确引导。
2,数理美
希腊雕塑和建筑还有一个形式特点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些希腊的雕塑和建筑的美在希腊人眼里都成功地依靠许多数的关系,什么数呢?黄金分割相信大家都是听说过的吧,在古希腊,这些严格的数的比例关系成为艺术的准则,这个艺术准则和希腊的文化背景也是分不开的,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在数学、科学、哲学、文学等方面都具有辉煌的成就,对美的追求艺术家和科学家精确到用数字来表达。
分析《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的黄金分割比
头长和身长的比例是1∶8,另外这座雕像的各部分比例几乎都蕴含着5∶8的黄金分割。维纳斯雕像所创造的美,成了黄金分割比值最理想的范本,为后世的艺术树立一个标准比例。
▲问:为什么这样的比例或黄金分就是美呢?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古希腊人有着何等敏锐的感官、何等精细的趣味啊!
【设计意图】通过例证和一些数值的呈现,让学生从理性上理解古希腊人追求美的严谨态度,以及他们所创造的这种美的形式对后世的影响,引导学生从视觉语言的变化和发展来看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拉近遥远的古希腊美和现实生活的距离,提高学生欣赏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分组讨论:
▲①阿芙罗狄特成熟自然的丰腴的美和T台上现代模特儿的美相比你更喜欢哪个?——体态之美
教师小结:每个时代每个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审美观,在我国唐代以肥为美,宋代以瘦为美,维纳斯在当时的希腊她有着丰腴饱满、劲健健美之体,她是一种健康的、自然的、典雅的、崇高的美,也是当时人们对美的理想追求。而现代的模特儿呢,是高挑的,瘦削的美,给人轻柔飘逸的感觉,这是这个时代这个环境你认为的美,但我国古代有“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现象,因此,美是应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
▲②你觉得维纳斯的双臂如果在的话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残缺美
有很多同学提到残缺的美,虽然残缺并不是古希腊人体雕塑本身的特点,而是因为发掘过程中丢失的,但同学们感兴趣我们不妨也可以来讨论一下,残缺的到底是不是美?
观看视频3-维纳斯修复(3分46)
教师小结:残缺的美,美的并不是残缺本身,而是残缺后面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提示:以后遇到这样的作品要正确地来分析。)
3,动态美
出示图片:《掷铁饼者》和《门考拉夫妇》
▲问:两件雕塑相比,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动与静
自由和民主使艺术匠师的创造力较少受到压制,加上刚才讲到的体育运动在希腊的重视,艺术匠师要为体育获奖者塑像,运动中的人物英雄是他们最多的题材。
①《掷铁饼者》(演绎得最完美的动态美古希腊雕塑)
(这个掷铁饼的运动员的动态有哪个同学愿意上来表演一下吗?)
结合表演的学生和课件图片同时分析:重心落在右腿上,右腿成了整个雕像身体自由旋转和屈伸的轴心,同时又保持雕像的稳定性,张开的双臂像拉满弦的弓,带动身体的弯曲,呈现出不稳定状态,但高举的铁饼又把人体全部的运动统一了起来,使人们体会到暂时的平衡。在这里,雕塑家把抛掷铁饼的一系列动作压缩到一个瞬间,表现了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联想,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运用表演体会、分析比较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参与到作品中来,加深印象,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知识,学术的语言来分析作品,《拉奥孔》的欣赏起到承上启下的目的。
②《拉奥孔》(表现的是特洛伊战争中《木马计》的故事)
▲问:有谁知道这个神话故事吗?
古希腊的几乎每一件雕塑或建筑背后都有美丽的神话故事,我们刚才在分析的时候只是从形式上来分析希腊美,暂且忽略了它美的根基,但其实是希腊神话孕育了希腊的美术,古希腊人用有血有肉的神话形象来阐释他们对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理解,雕塑家在表现神的形象时,采用写实的手法表现现实中的人像,但他的写实不是写生,因为现实中没有如此完美的人,那么只有神,所以人像就是神像,为神造像也是为他们理想化的人造像,表现理想化的美,这就是古希腊宗教的“神人同形同性论”。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对希腊神话故事的了解比对希腊美术的了解更多,所以在前面没有过多的展开,到最后把两者相联系起来归纳,帮助学生理解由现实的美到理想的美的升华,由外在美到内在美的高度统一。
出示图片:《命运三女神》、《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动态美残缺美
③《命运三女神》
④《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
⑤观看视频4——胜利女神修复3分+胜利女神(2分25)
三、归纳总结 美的统一
我们今天看到的数理美、人体美、动态美的任何一种美的形式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一件作品上,每件作品都是各种美的形式的统一体。
这些完美的体现都源于希腊人对理想美的追求,而这种理想美不是凭空产生的,是由现实为起点的,现实中的人像,现实中的动态,现实中的数理关系,所以希腊的雕塑的美是由现实的美到理想美的高度统一。
四、记录心声
▲通过古希腊雕塑作品的欣赏,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你体验到作品中蕴含的生命与力量带给你怎样的感动?
【设计意图】小练习实际上是让学生归纳本课的学习内容,是教学效果的反馈。
五、拓展比较 美的延伸
▲问:欣赏了古希腊的雕塑,我们再来比较一下中国的古代雕塑与之有什么不同呢?
图片比较:《拉奥孔》与中国古代佛像《卢舍那佛》
西方:体积感强,注重写实性。崇拜神一般完美的英雄形象,雕塑是以人为本的真实自然的神像,是一种纯碎的雕塑艺术。
中国:不注重体积感,雕塑和中国画一样注重写意性,注意外在的轮廓线和衣纹的节奏和韵律,平面感强,动态不过分的扭曲,情感不过分宣泄,
▲问:这些是否就说明,中国古代雕塑就不如西方的呢?
不能以西方写实艺术的尺度来批评中国传统雕塑,中国雕塑的含而不发的美感特点是和当时中国的审美理想相一致的,也和我们民族的“温柔敦厚”的气质、生活条件、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密切相关。不同的美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如此来说,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又多了一些美呢?
【设计意图】用比较的欣赏方法,将东西方雕塑作比较,由此上升到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使学生学会评价美最根本的精神,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不同的美,同时也是本节课所学的欣赏方法的运用。
教 学反 思
本课以希腊所创造的人体美、动态美、数理美的不同美的形态为横线,以“感知——分析——印证——归纳——拓展”的设计过程为纵线,对古希腊的建筑和雕塑两个方面进行鉴赏。学生对古典的写实的美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教学中要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利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深刻地体验古希腊现实美和理想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