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自然花卉的结构和形态,学习图案的变化手法。
技能目标:掌握图案装饰变化的三种基本方法,尝试用喜爱的装饰方式设计制作一幅花卉图案。
情感目标:发现生活的美,学会用图案艺术来美化生活,表达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花卉的装饰变化
教学难点:富有创意地设计
三、课前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纸,水彩笔等
生:纸,水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自然美
1. 认识自然中的花卉,感受花卉的造型特征
教室 ,大屏幕展示花的图片。
2. 通过对比,感受花卉装饰图案
经过装饰变形的花卉,我们称之为:装饰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来学习“花的变化”,一起走进图案的世界。导出课题:花的变化(板书)
(二)艺术美
1. 花卉装饰图案的历史运用
花卉图案在远古的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2. 花卉装饰图案的变化方法
以牵牛花为例,画线描稿 ,“变身”技巧——变化的方法
1. 夸张变化=减化(提炼)+夸张(强调)
“变身”技巧之一:减化——去繁就简,去粗取精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指出画面哪些可删,哪些保留
(同桌间讨论并交流),(教师展出减化画)。
“变身”技巧之二:夸张——强调个性与特征
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第二个技巧——夸张。
2. 丰富变化=添加+组合(通过添加产生的变化,对图案形态进行丰富性的表现)
“变身”技巧之三:添加——用点、线、面或其他形态装饰(教师示范)
变身技巧之四:组合——把美好的东西集中在一起。
学生:画面了叶子和花苞。添加和组合这种内外的丰富技巧,构成了图案变化的第二种方法:丰富变化(板书小结)
3. 构成变化=重复+分解
变身技巧之五:重复——反复与构成变化
在内部添加、在外部组合的基础上,如果我把设计出来的纹样在数量上反复增加的话,就有了我们的第五个小技巧----重复!
变身技巧之六:分解——反复与构成变化
将每个花瓣都分解后再重复,这种通过形态、空间的构成,对花卉进行一种特殊的装饰变化构成了我们第三种方法:构成变化(板书小结)
3.考考你们:你们看下面这几张作品以什么手法为主?
学生:夸张变化——丰富变化——构成变化。
参照自然界的花卉来表达我对美的理解,进行再创造,也就是说无论怎么样来设计,“美”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三)动手创造美(学生实践)
请大家以这些花卉为对象,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设计一幅花卉图案。(配乐:《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四)交流展示美(学生评价)
展一展:小组展示,展示台展示。
评一评:由小组推荐1-2名同学,展示本组的作品。
说一说:
1. 装饰图案作品设计的方法运用
2. 创新之处
(五)延伸拓展美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这些方法不仅是对花卉而言,它们也适用于图案的其他题材,如动物图案、人物图案、风景图案等等。装饰图案是一门系统的设计知识,它还有许多内容和技巧等待大家去继续学习。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图案的构成形式,如: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希望大家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身边存在的实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