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路程时间与速度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路程时间与速度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2 17:1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基本信息
学校
本溪市溪湖区石桥子中心小学
课名
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师姓名
朴永顺
学科(版本)
北师大版
章节
第六章
学时
第一学时
年级
四年级
二、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是本溪市溪湖区石桥子小学四年级学生。
2、学生已经在二、三年级学习了乘法的意义,乘法的计算,除法的意义和除法的计算上,进一步来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使学生理解速度=路程÷时间。
3、学生通过已掌握的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转化出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4、学生对动手操作的东西感兴趣,积极性较高。
5、学生已初步体会数学的转化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行程为题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学模型。
难点: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和正确书写速度单位。
解决措施:利用白板的功能,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感受新知。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1、谈话导入
0’5”- 1’20”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刘翔110米栏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到快慢的意义,
课件演示,视频播放刘翔比赛的场面,然后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视频当中跑在最前面的是谁吗
学生欣赏完视频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用白板的超链接功能把视频连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入主题
1’21”- 8’15”
通过观察表格的的内容使学生明白路程和时间的概念,然后展示给孩子们他们赛跑的画面,使学生更加的明白快慢的另一种比较
使学生比较2004雅典奥运会当天110米栏前三名的成绩表
老师及时的点拨和鼓励。引出本课的主题,同学们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是怎样比较快慢呢?
学生在表格中进行比较分析后回答那个是路程,哪个是表示时间,总结出路程相同的时候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跑的快。
时间相同的时候,路程跑的远的就是跑的快。
本环节中用快照遮盖的方式,图章等功能,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吸引的孩子们的眼球,愿意参与其中积极回答问题
3、教师讲解,自主探究主题
8’16”- 27’17”
学生通过计算,算出哪个车跑的快,然后教师讲解线段图,使学生做题的时候更加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并正确做题
突出了重难点
教师出示讲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
播放线段图画的过程,并讲解每个线段图的意义。为以后做题打基础。
然后老师让学生通过比较最后得出速度的含义,速度就是单位时间所行驶的路程
学生通过分析数学信息,并计算,然后欣赏画线段图的过程,并说出线段图上的2小时,3小时应该怎么画,为引出速度铺垫。
学生明白速度,以及速度单位以后做练习题。巩固
在本环节中,我在白板课件里链接了幻灯片,因为幻灯片里有动画的效果,所以我用链接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学生直观又生动的感受到线段图,从而更加愿意参与,探究,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及分析能力。
4、数学联系生活
27’17”- 29’02”
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给学生欣赏生活中都有哪些速度,先把蜗牛,人步行的速度用图章的方法把速度隐藏起来,让学生先看看是什么,然后设问,
蜗牛的速度
出示课件问学生下雨天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
学生欣赏,然后分析哪个速度快,哪个速度慢,根据数据能够正确的分析出现的自然现象。
在这个环节中我用图章,把蜗牛、人步行、声音的速度、光的速度隐藏起来,给学生带来神秘感,想迫切的知道下文。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5、联系实际运用
29’02”- 32’09”
为了加强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并灵活运用
引导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
教师出示课件,利用幕布和快照的功能把局部答案遮挡。
使学生能够说出已知的条件和所求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求的是什么
如:朴老师每小时行驶80千米是速度
行驶了2小时是时间,一共走了多少千米是路程。
通过幕布,快照局部遮挡,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明白了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
6巩固练习
32’09”- 36’27”
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能正确处理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出示课件,只有一个已知条件的线段图,
这时候教师再出示一个条件,让学生知道求第三个量,必须知道相对应的两个量
学生先观察,然后说出缺少条件,让学生处理,
通过加进去的条件再进行计算。
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快照的局部遮挡的功能把已知条件中的其一遮挡,为了让学生知道三个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7、总结
36’27”- 39’09”
进一步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师出示课件,填空题,
老师用无限克隆的方式把学生说出的答案拖拽到填空里
学生通过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在这个环节里我利用了无限克隆的功能,使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学生正确掌握知识点。
学校
本溪市溪湖区石桥子中心小学
课名
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师
朴永顺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1.应用了哪种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我在教学当中运用了巨龙软件,开始我使用的巨龙里面的微视频的功能,起到了导入的画龙点睛的作用,然后就是白板里面链接的PPT的功能,这样在白板当中使学生能看到生动的动画效果,然后利用图章,快照的功能,做一个遮盖的作用,先把答案遮挡起来然后利用拖拽的功能展现给学生。
这样学生看到新颖,把全部的注意里课堂中,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2.在教学活动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关键事件(起止时间(如:5'20''-10'40''),时间3-8分钟左右,每节课2-3段),引起了那些反思(如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实施、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师生深层次互动,生成性的问题解决等)。
0'05''-1'20''视频的导入直观形象的展示,快照遮挡、拖拽、无限克隆的、等功能成了学生探究重点难点的关键所在。
8'16''-17'30''超链接幻灯片的线段图动画效果,生动的展现了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解决了重难点。
32'09''-36'27'' 用幕布遮挡已有的计算题,师生深层次的互动,通过学生的计算和老师拖拽幕布的互动进一步认识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3.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创新点及效果思考(教学组织创新、教学设计创新等)。
利用白板可以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白板使用过程中使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情境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教师教学的难度。
视频的播放深深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快照遮盖、图章、拖拽、幕布、无限克隆等功能的配合使用使学生充满了新鲜感,提高了课堂效率。
同时利用超链接等功能轻松的解决了重难点。
4.对新技术的教学适用性的思考及对其有关功能改进的建议或意见。
新媒体和新技术,应用在数学课堂上,直观形象,能有效打开学生思维。互动性强,时刻抓住学生的眼球,提高了学习的效果,白板里的功能成了学生探究和重难点的突破要素。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语言归纳能力。使学生充满新鲜感,激发了学生参与其中的欲望。
在白板运用中,教师就由课堂的主宰、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学中可以通过运用电子白板注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问题探究过程的知识形成,注意课堂角色的人机转换。学生主体,教师辅助,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整体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例编号
学校
教师姓名
课名
学科
学段
教师电话
石桥子小学
朴永顺
路程、时间与速度
数学
四年级

附表4
2017年观摩活动教师信息表
单位公章:
学校名称
课型
1.新授课 2.练习课 3.复习课 4.讲评课 5.实验课 6.其他
根据所报课例选择,将相应的框中涂黑□
1□ 2□ 3□ 4□ 5□ 6□
教师姓名
朴永顺
职称
性别

教龄
19
年龄
40
电子信箱
piaoyongshun@163.com
QQ
1506758889
手机
13841480328
通讯地址
本溪市溪湖区石桥子中心小学
邮编
117000
教授学科
数学
教授年级
四年级
教材版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知 识 点
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
课题
路程、时间与速度
课时
1
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刘丽晶、刘丽娜
课堂
环境
要件
1.移动终端
2.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电视类
3.3D打印类
4.创客教育类
5.虚拟/增强现实类;
6.云课堂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类
7.其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所报课例选择,将相应的框中涂黑□(可多选)
1□ 2□ 3□ 4□ 5□ 6□ 7□
课堂环境具体信息
交互式电子白板
品牌
巨龙
型号
互动电视
品牌
型号
移动终端
品牌
操作系统
教学平台提供商
云课堂计算机教室
品牌
3D打印类
品牌
软件、语言
创客教育类课例所需的器材、辅助学具:
虚拟/增强现实类课例所需的器材、辅助学具:
本人承诺该课例未参加过其他国家级评审活动。同意课例作品著作权归参赛者所有,同意授权主办单位推广课例作品。
作者签名:朴永顺
2016 年 12 月 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