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芽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生已熟悉了植物的花、果实的形成过程以及种子用各种方式将种子撒播到远处之后,种子在怎样的条件下才会萌发而引出的研究。
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浸泡种子。第二个是种子内部结构。第三个活动是发芽的蚕豆。
二、教学背景:
学生对于植物的种子是有一定感性认识的,但是对于种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部分所起什么作用知道甚少。本课让学生通过亲自解剖多种种子,了解种子内部的结构;再让学生在课外对种子发芽进行持续地观察和记录,发现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三、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新的生命,条件适宜的时候,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
命就会开始。
2.植物的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部分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4、学生通过合作,乐于探究生命世界的规律,做到珍惜粮食、尊重生命、爱护大自然。
(二)过程和方法
1.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比较蚕豆、黄豆、油菜籽、绿豆等种子内外部结构特点。
2.指导学生开展蚕豆发芽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坚持观察记录的良好科学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剖并认识种子(双子叶)的基本构造。
难点:正确地辨别种子胚中的胚根和胚芽
教学
准备
教 具
学 具
说明与提醒
浸泡2天、浸泡更长时间的蚕豆种子,黄豆种子,油菜种子各一杯,浸泡实验装置,课件。
(1)放大镜1个,浸泡2天的蚕豆、黄豆、油菜籽种子各2粒,记录纸一张,放在解剖盘中。(放在讲台桌旁。)
(3)浸泡2天的蚕豆各2粒。(课结束前下发。)
教 学 流 程
观察不同种子的外形特点→比较干、湿种子引出浸泡实验→两次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猜测种子各部分在发芽时的作用,引导学生做种子萌发实验
活 动 过 程
基 础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导入
出示两张农作物图片。提问这些农作物是由什么发育来的?从而点出它们都是由植物的种子发育而成的。
师:种子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发芽的秘密呢?让我们一起展开对种子的研究吧!
观察浸泡后的种子
两天前,老师分别选取了大蚕豆、中黄豆、小绿豆各十颗,将它们分别放进加入200毫升的水中浸泡。请大家先看看水的变化,再与原来的种子对比观察一下,看看你们会有什么发现?汇报:水和种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汇报种子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变化。问题:种子为什么会膨胀变大?为什么水的减少量不一样?揭示课题:
师:种子在水的作用下膨胀、发芽,我们称之为种子萌发了。(板书:萌发)
师:水能使种子萌发,种子的萌发也离不开水。
三、种子的构造
衔接过渡语:刚才有些同学的眼睛一直盯着这些种子,一定是迫不及待想看看这些萌发的种子,是吗?
1.教师提示:
(1)小心地将种皮剥下,尽量保持完整。
(2)小心地将“豆瓣”分开,观察连接处是怎样的?
(3)仔细观察、认真完成记录表。
2.教师做解剖演示。
3.请材料员用刚才的材料来交换新的材料,拿到材料后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请学生上台展示观察记录。(重点交流:我在“豆瓣”的连接处发现了什么?)
5.(投影出示蚕豆结构图)教师点出:像蚕豆这样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外面的被我们剥下来的是“种皮”,里面的“豆瓣”我们称它为种子的“胚”。胚还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等。
6.让学生在记录纸上画的蚕豆图,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7.那么其他的种子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构造呢?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浸泡过的其他种子。(师出示装好袋的黄豆、油菜种子)
8.让学生再像刚才那样来剥一剥其他种子,与蚕豆种子比较一下。
9.投影出示这几种种子的解剖实物照片,交流这些种子的构造有哪些共同点?
四、发芽的蚕豆
我们已经知道种子的内部结构,还知道它们会发芽,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有关种子发育成幼苗的视频片段吧!
学生观看种子萌发的视频。
2.刚才我们观看了一颗种子可以长成一株新的植物,那胚的各个部分分别变成了植物的什么呢?
3.学生交流各自的猜测。
4.大家的猜测很丰富!但要想知道结果,有什么好方法?
5.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法。(在一个小盒子里,只要垫上一些棉花,保持棉花湿润,然后把浸泡后的蚕豆种子放在上面就可以了。)
6.教师下发材料,学生操作实验。
这个实验的操作是很简单的,但接下来的观察记录可不轻松。有没有发现盒子上面的记录表?
7.师投影出示记录表与学生讨论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问:我们可以几天观察一次。
?老师发给大家的种子已经是浸泡过的了,今天正好是第三天,我们就以三天为间隔,可以吗?
?五、课后延伸
1.课后由小组长负责一起去完成这个实验记录,好吗?
2.师生一起朗读<<悯农>>,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生命的珍贵,从而更加珍惜粮食,珍爱生命,爱护大自然。
板 书
设 计
种子的萌发
???
种皮(保护)种子????????
种子
胚芽
胚? 胚根
子叶
课外
活动
1.在小组长负责下一起完成蚕豆发芽实验。
生成
预见
学生可能无法保持完好地解剖种子,教师可在学生活动前进行提示并示范。学生也可能无法辨别胚根和胚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交流“我在‘豆瓣’的连接处发现了什么?”并让学生对观察到的部位进行形状的描述。
课堂
评估
1.学生能否通过对种子的解剖,知道植物的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由胚根、胚芽、子叶等构成。
2.学生能否在猜测胚的各个部分变化基础上,产生到课外进一步探究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