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地理 1.2人口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地理 1.2人口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23 09:3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口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所授内容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本节教材的编写分为两部分: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二、人口东多西少。分别讲述了我国人口数量多、基数大的特征,以及为了减轻人口压力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在分布方面存在东多西少的差异,这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地区差异有密切关系。
2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人口总数,能运用人口增长图和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特点以及增长的趋势,理解我国人口政策。
2、知道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分析人口分布存在差异的原因。
3、通过计算、识图、辩论等方式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分析、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掌握一定的读图技能。
2、 树立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环境资源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
4教学难点
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能根据中国地形图、中国降水分布图以及交通运输分布图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掌握一定的读图技能。
5教学方法
指导性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6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中学,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对于我国人口众多的概念没有生活在大城市学生的感受深刻,因此在教学中要紧扣“运用相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以及增长趋势”的教学目标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人口众多给社会所带来的压力;在教学中充分借助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及电子白板设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人口问题、了解人口政策以及人口分布特点,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7教学准备
1、 鸿合i学教学设备、教学课件、我国人口问题的视频以及二胎政策的相关视频。
2、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存在差异的表格。
3、身边的人口问题图片。
8教学过程
活动一 【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2、师:首先来播放一段视频请仔细观看,说说从视频中你们获得哪些信息?
3、播放关于我国人口众多的视频,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并进行思考。
【自主学习】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一)、学习我国人口“数量多”的基本特征
1、观看完视频,看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
预设学生回答:我国人口众多;我国每年出生人口也很多。
2、师:过渡,正如你们所说我们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全中国人手拉手站一排可以绕地球赤道四十多圈;世界上人口超过五千万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人口超过五千万的省就有九个。
3、出示我国人口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数量柱状图比较学习我国人口众多。
4、板书:我国人口的第一大特征:数量多
5、阅读教材11页相关内容,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 ,约占世界人口的 ,是世界上人口最 的国家。
6、指名学生上台,在屏幕上书写,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从关于人口的新闻报道引入,让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运用数字说话,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使学生加深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活动二: 【合作探究】
(二)、结合教材内容读懂“我国的人口增长图”,运用图中的数据说说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
1、学生边学边议,指名学生上台讲解,分析人口变化的特点。
2、指名回答为什么1950年以前和1950年之后差距如此大,使学生明白人口增长与社会环境以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密切关系。
3、再次追问,谁还有所发现,?引出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
4、课件出示计划生育政策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计划生育政策。
(三)、学习我国人口“基数大”的特征。
1、出示:中国、叙利亚、阿曼三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年净增人口数量图,请观察一下两幅图,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讨论,然后指名学生上台讲述。
3、归纳总结我国人口第二大特征,板书:基数大
4、阅读教材内容思考,人口众多给我国社会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设计意图:落实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并能结合自然、历史、人类活动需求等要素分析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
活动三: 【课堂活动】
1、完成课本13页活动二的内容,并填写表1.3
课件出示表1.3,小组分工合作计算在不实行计划生育和实行计划生育情况下我国2010年教育经费和人均粮食占有量的不同,说说你的感想?(利用幕布遮挡答案,学生合作计算然后汇报订正。)
2、通过计算所得数字的差异你有什么感想呢?指名回答,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及其对减轻社会压力、改善人民生活所起的作用。
设计意图:有效利用白板资源工具,先遮挡住答案让学生计算,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通过计算和观察感受计划生育的显著成效,也有利于教师分步指导。
二、人口东多西少
活动四 【合作探究】
1、承转过渡:是不是在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到处都有这么多人呢?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13页内容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特征及其相关知识。
2、指名说说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请学生代表和他的团队与大家一起探究我国人口分布规律以及分布不均的原因(这一部分由学生自主探究。)
(1)主持人:请大家在地图中找出江苏、山东,新疆、西藏这四个省份,看看它们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其中江苏、山东是东部沿海地区,新疆、西藏是西部内陆地区。
(2)计算山东、西藏这两个省人口密度,复习人口密度计算方法。
(3)主持人用鸿合i学教学软件工具中的计算器在白板上计算并填写,其余学生小组合作分工计算。
(4)主持人分析讲解,并板书我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分布规律 东多西少 。
(5)团队中两位同学上台书写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其余学生小组合作在事先准备好的表格中讨论完成)。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地形
气候
交通运输
工、农、商业
(6)一名同学根据中国地形图、中国降水分布图、以及中国交通分布图讲述我国人口分布差异形成的原因。
(7)另一名学生在我国人口分布图上划人口分界线,并讲述这条线的位置和意义。
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也培养学生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探索科学知识的习惯;通过学生自己操作白板,训练他们的操作水平,也达到了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效果。
活动五 【拓展延伸】
各抒己见:(辩论赛)我国人口东多西少能否向西部大量迁移人口呢,发表你的看法。学生自由辩论,总结升华,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我国可以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从而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更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不过,人口向西部地区的迁移,也应当考虑到自然条件和环境容量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辩论赛,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活动六 三、了解二胎政策
1、过渡引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为减轻我国人口压力,乃至世界人口压力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也做了适当的调整,什么调整呢,再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2、你看完视频知道了什么?预设学生答案:放开二胎政策。问:为什么要放开二胎政策?因为人口老龄化。……
2、小调查:如果条件允许你同意爸爸妈妈生二胎吗?
3、学生展台展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新闻片段,使学生了解社会最新动态,关心国计民生,不做读死书的书生;通过展台展示自己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心声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活动七 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节课主要内容
1、指名学生上台在鸿合i学工具里找出思维导图,然后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并讲述。
2、学生小组合作,画自己喜欢的思维导图并总结本节课内容。
3、小组内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操作白板,总结本节课内容,既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很好的体现了白板交互的功能;通过展示环节,即巩固知识,又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
活动八 【课堂检测】
1、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目前我国人口处于低增长率阶段但人口总数仍比2000年增长7000余万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 B.生活水平高
C.出生率高 D.死亡率低
2、1970年至2010年间,由于中国的努力,“世界70亿人口日”整整比预计的迟来了5年。推迟的原因是(  )
A.人口死亡率高 B.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人口负增长 D.大量人口迁移到国外
3、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 )
A 6% B 43% C 57% D 94%
4、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相比( )
A 已接近世界平均人口密度。
B 略大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
C 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D 远小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
活动九 播放我们生活中的人口问题组图,引导学生理解生活无处不地理的道理,结束课堂教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地理用地理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口
数量多
特征
基数大
分布: 东多西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