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的描写》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发现静物线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用线进行精细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正确的观察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合作与探究意识。?
过程与方法?
教师教法:讲授法、谈话法、示范法、启发引导法等??
学生学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小组学习法等等?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在本课之前也进行过多次的写生教学,学生能够总结出写生的基本方法,如和观察物品,如何用线表现物品学生能够做到心中基本有数,本节课在写生的基本步骤上要引导学生关注写生对象的细节,用线条不同的排列方法表现细节,突出物品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抓住物象的特征用线进行精细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物象的特征?【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欣赏导入??
教师出示:图一<端阳婴戏图>图二<傀儡婴戏图>?
3,中国传统绘画中用线条表现作品堪称精美绝伦,尤其工笔画让我们过目不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工笔画引出本课的线造型主题,更好的揭示本课课题.?
出示课题:?精细的描写?
新授课?
1,欣赏李嵩工笔画<市担婴戏图>?
探究单:?结合教材,说说画家在哪些地方进行了精细的描写??
设计意图:通过工笔画的赏析引导学生感受线的艺术魅力.?
2游戏:一分钟完成线条排列?
探究单:你发现线条的排列有什么规律??长短??粗细??疏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组合规律.体验线的排列方法.?
生活中有很多物品也都可以成为我们线描练笔的对象:?
探究单:?观察桌面上的物品说一说他在结构外形和细节上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小物品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写生对象的细节之处.?
师生共同小练笔.?请同学们观察桌上的静物,快速用线画出静物的外轮廓.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用线条造型.?
出示探究单:?如何表现物品的细节??
我们今天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精细的描写。那就是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描写用线时应注重: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轻重、刚柔、有韵律、前后遮挡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范画解决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有序组织线条表现写生物品.?
6,学生练笔?
学生完成作品,为了更好地表现出线条的美感,在写生中不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通过比较和感受进行有目的地取舍与提炼、加工。?
展示、讲评作业。?
教师对作业进行讲评,学生自评、互评????板书设计?精细的描写??构图饱满?线条丰富???????
粗细??长短???疏密?刻画精细??
教学反思?
《精细的描写》这一课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一部分,目的是通过静物写生,进一步学习线描写生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学生在画线描写生时,一方面往往对物象观察的不够具体,另一方面不知如何用线进行精细的描写。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分析物象的特征以及线条的变化,从三个方面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画面的构图(构图丰满)?
学生在作业中往往把物象画的过小,也有少数学生画的过大,构图缺乏美感。我出示了三幅学生作业(过大、过小和适中的构图),请学生评价哪一幅构图最为合理,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恰当地安排构图,再个别辅导构图不合理的学生及时调整,以免影响作业效果。?
特征的描写(刻画精细)???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线描内容要选择学生所熟悉的,掌握先易后难。本课选择的是学生的书包作为写生对象,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画,会使学生易于感知,增加兴趣,形成良好的开端。为了克服作画简单化,类同概念化的儿童心理弱点,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尽量多用线条来刻画物象,不轻易放过所见的一切,特别是要牢牢抓住物象有特征的细部,如包带、拉链等,宁繁勿简。学生有了“繁”的基础,再学习精简,可以使线描简练而不简单。??
线的组织(线条丰富)???
线描的表现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线条本身的美感,体现在线的浓淡、粗细、长短、疏密等变化上;二是通过线的安排组织来反映物象的空间、结构、质地等。要突出线的表现力,首先要让学生认识线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一找书包上的的各种线条:精致的细线条,粗的直线条,柔和起伏的曲线等。其次,要让学生敢于用线。学生运线涂改较多,线条呆滞,我就引导他们多看少画,要求观察充分后再下笔,线条要肯定,让学生明白未经涂改的线条才是有个性的。线条画错了,可以再画一条,或者“将错就错”接着画下去,即使外形不太规则,甚至歪歪扭扭,也不难看,“稚拙”也是一种美。
线描使用工具简单,画起来方便,它对具体物象既能作概括处理,也可进行细致刻划;既能进行造型训练,也可作创造表现。本课学生作业效果良好,线条的运用大胆、肯定,富有美感;有些作业中所体现出来的“稚拙味”、“原始味”,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有些学生作品虽然不象,但用线大胆,颇具稚拙美。另外,还要多和学生交流,一起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学生知道自己作品的可取之处,以提高他们作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