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人种及其分布。教材通过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许多人口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来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课文中介绍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4个人口统计指标,要求学生对人口数据能够进行初步的计算和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课文与地图密切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可记住四大人口密集地区。
“世界的人口问题”这一部分紧靠“人地关系”的主线,通过分析一系列实例来说明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正常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本节教材既介绍了世界人口和人种的地理分布,又分析了人口和人种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人口分布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以此来培养学生透过数字看本质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数据一般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共性是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比较主动,课堂比较活跃。教师要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这个特点,课堂上安排的学习任务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包括学生有亲身体会的所见所闻,要训练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四、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的分布的地区差异
五、教学难点
1、各种统计图的判读
2、人口分布的成因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
七、教学过程
阶段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哪些同学是独生子女?同学们有没发现在你们的父辈,大多数是2个或两个以上的兄弟姐妹,但是到了你们这一代,大多数是2个或2个以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提问)那么你们知道地球上现今有多少人吗?最新的数据是截止2011年10月31日人口总数突破70亿。 (过渡):那么我们地球上的这些人口总数是怎么变化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学习世界人口的增长。板书: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这是因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而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世 界 人口 的 增 长 世 界 人口 的 增 长 那我们来看一则新闻。ppt:大屏幕:地球人口在2011年突破70亿人类的发生发展已经有几百万年了,大家来看下近几百年来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请看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ppt:大屏幕: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分析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提问)仔细观察图,找找哪一段是曲线比较平缓的,哪一段是比较陡峭的?从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曲线平缓,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指图解析)。指出图中的18世纪以前,及18世纪-20世纪那段活动:看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请看图4.3,我们来算一算(ppt)组织学生根据计算所得到的数据讨论:① 从1830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的时间有何变化?② 这种时间的变化,说明了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何变化? 小结: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即人口增长越来越快。板书: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缓慢-快速-减缓(过渡):那么人口增长的速度是受什么影响的呢?(口述)据有关资料调查,现在每年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人数,使得人口总数不断提高,显然,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决定的。板书:2.人口增长速度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图4.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ppt)读图4.2思考各个环节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呢?(提问)什么是出生率?什么是死亡率呢?(解释两个水龙头含义及用具体数值解释出生率和死亡率)(提问)自然增长率越大,人口增长越快。自然增长率与死亡率,出生率的关系是?大屏幕:世界各地人口增长举例在自然增长率这一栏出现了一个与其他国家的自然增长率值不同的是?(拓展负增长国家的一些人口政策) 学生自主阅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总结世界人口增长规律。 指导学生填-活动表1并观察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计算出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的时间,并把计算所得的数据填入表中。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学生在课本上找出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定义: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利用公式计算并填表格 通过设问一步步让学生归纳出世界人口增长规律。并通过具体的数字和计算理性地认识到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这一事实。 让学生认识到应该珍惜如今优越的生活环境,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举例不同国家的人口增长情况,并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的内涵。
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 界 人 口 的 分 布 (过渡):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从刚才的表格中看到各国增长不同,即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板书:二、世界人口的分布(讲述)人口的分布有些地方稠密,有些地方稀疏。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板书: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不均匀知道了什么是人口密度,那么我们现在就要利用它来玩个小游戏,游戏名称就是-我要搬新家。活动:我要搬新家(ppt)①假设现在有位小C同学要搬新家了,而他还在考虑新家地点,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帮他找到他所满意的新家地点而他的新家要求是需要清静宽敞的环境。②这有两个地区让你选,A地与B地。这里有份资料给予你参考!需要你仔细的计算出两地的人口密度,最后对比得出数值越小的就为你的选择!而什么是人口密度呢?板书:2、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提问)你们为小C同学选的新家地点是哪里呢?(过渡):既然同学们能够这么快的为小C同学找出他的新家地点,那么接下来的肯定难不倒大家。活动:这里有两个来自两个国家的朋友,他们想知道他们所处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密度,你能利用图4.4为他们解惑吗?我们看看这幅世界人口分布图。看第一个同学,他是来自中国的长江三角洲(指出位置),他所在地区的人口密度是大概在什么范围内呢?接下来一个他是来自法国,他所处的国家的人口密度又大概是多少呢?这两个朋友所处的地区和国家是在人口密度>200和100-200的,而这些地区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而由此我们可以依刚才的方法找到世界的人口稠密地区大致是?板书:3、稠密区:(让学生划书)再看看接下来的,酷热干旱的撒哈拉沙漠和终年寒冷的北极地区等。这些地方的人口密度基本上都是<1,,自然条件恶劣的干、湿、冷、高的地区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板书:稀疏区(小结)人口的分布与自然条件优劣、经济发展水平、开发历史长短等因素有关 掌握人口密度的概念: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并计算(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并得出应该选人口密度较小的A地 指导学生读图例并思考问题。 从图中找出范围 学生自主归纳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看图思考 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地域性差异 通过设置活动,让学生实际应用所学的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并能从地图中提取出有效地信息。在读图中强化所学地理知识,并了解世界人口密度的地域分布及特点。
小 结 (过渡):看刚才的那则新闻,我们地球人口已经超过了70亿,而世界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也就是说每秒钟出生2.5人,课后可以算算在我们上课的45分钟内出生了多少人!(6753人) 学生课下计算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的人口增长和世界的人口分布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了世界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学会和提高了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计算人口密度及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和各种统计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气候、地形、水文条件,进而说明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回顾整节课主要内容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总体认知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缓慢-快速-减缓
2.人口增长速度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不均匀
2、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
3、稠密区
稀疏区